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素质教育,具体到学生身上来说,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奠定基础。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提出来的,那么具体到电脑教学中该如何实施呢?本文就此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目前电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目…  相似文献   

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中学思想品德课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科学,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实施思品创新教育应该是实施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建构的帮助者,学生地位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为此,思品教师必须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冯镇湖 《教育导刊》2002,(11):56-57
一、开展"导创"教育模式实验背景 21世纪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人才竞争.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导创"教育模式正是为了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而构建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一种教育,是一种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必须明确教育"为了谁"的目标导向,坚持以生为本的价值旨归,从学生需求出发,结合行业、企业的人才要求,全面系统设计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并循序渐进加以实施,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成功。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中国教育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为宗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一决定,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对培养人才的需求。小学科学学科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充足的条件和扎实的基础。因  相似文献   

6.
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卫生事业的创新人才是高校的历史使命。医学生素质教育的总体设计,以十大系列素质教育组成高校素质教育医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是民族振兴和事业兴旺的希望。高校要根据新国际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要求,当代医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结合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在深化教育改革中,全面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医学人才新世纪医学院校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1]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为双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2]以学生全面成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7.
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它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并不否认"全面发展"。个性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素质在各方面都达到或超过基本标准后,再求得某些方面的专门性、特长性发展。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创新人才。强化个性教育,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否认和忽视个性差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每个学生相对他自己而言最好的个性发展。这是创新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素质教育根本目的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造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的.因此,需要明确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之关系,在基础教育实施和管理过程中找到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及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有生命力的国家是否能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培养出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创新思想、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中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支柱,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素质教育中感受历史的博大、科学的深邃、文学的优美、艺术的震撼。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参考》2007,(10):95-95
1月: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及其培养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周济部长也表示,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大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光靠考试制度改革是不能解决的。我们推进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