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首先必须明确影响学生品德形成的因素,本文着重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了新形势下影响学生品德形成的具体因素.  相似文献   

2.
刘芹华 《考试周刊》2013,(75):170-170
<正>所谓品德不良,是指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它属于道德范畴内的某种过错或过失行为。青少年处于特殊年龄阶段,缺乏辨别是非、美丑、真假的能力,且缺乏自制能力,可他们极自然地依照自己所认准的道德标准行事,这是何等危险的举动。正确分析学生品德不良的产生原因,对其引导,帮其矫正的工作就不可回避,本文从这两方面切入,旨在帮助此类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与同仁商榷。一、学生品德不良的产生原因学生不良品德往往是外在环境的不良因素与内在心理因素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产物。外在环境包括家庭环境与社会  相似文献   

3.
4.
课堂的文化学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学生进行单一的书本知识灌输的课堂局面形成已有多年,但这种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却日趋渐减。书本知识对受教育的重要性毋庸多言,但是,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是有着思想、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各种化素质的人。化发展的目的是不断地解放和完善人的个性。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知识占有式”的教学方式,把化的内涵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自主、建构性的知识观和审美化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学生品德评价存在诸多问题,存在问题的主观因素主要有:教育者德育观及品德评价观模糊;教育者相关知识技能素质及职业道德素质较低。客观因素有:品德评价理论和实践研究薄弱,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品德评价体系;学校班级评价目的错位,评价方式、方法、内容单一;品德评价“专人化”。  相似文献   

6.
心理因素与品德之间是相联系的,心理因素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因此高职德育教育必须要重视心理因素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职学生品德素养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得到较快发展,不少职中生学会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却不懂得如何做人,整体的道德水平有令人忧心的方面.本文着重从现状及其出路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与认识。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品德形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外部要求到内部需要的过程,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基础,经不断地训练逐步发展形成的。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出现反复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下列因素的影响不容低估。一、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个课堂,也是终生受教育的永恒的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不可替代的终生教师。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对待事物的责任感、待人处世的方式方法,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因此,家庭教育在孩子品德形成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家长能够…  相似文献   

9.
1、心理因素对品德认识的影响 根据有意义的学习理论,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都是在用头脑中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赋予新知识以意义的过程中实现的,品德认识也是一种学习,同样存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在品德认识过程中,“品德知识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道德心理学》提出了一个概念:认知结构变量。认知结构变量实际上就是富有个人特色的认知结构,共有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影响着个体对品德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所谓缜密思考,就是考虑问题全面、周密而不遗漏,这是学好数学必备的思维素质。周密地考虑题目所提出的全部问题,详尽无遗地求出全部结果,题目无解时,说明其理由;不合题意的解予以舍去,解答需要检验时,必须进行检验;含有参数的问题,应根据参数的取值范围作出全面的讨论,等等。这些都是解数学  相似文献   

11.
肖牛牛 《时代教育》2010,(5):248-248
本文针对学校如何建构学生的品德才是有效的这一主题,着重论述了活动是建构学生品德的有效方式、情感是建构学生品德的关键、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建构学生品德的润滑剂等的内容,也指出了现在学校在品德建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学的视角来思考阅读教学,揭示其真实文化定位,诠释与分析其内在的生成与建构,可以获得更多的启示。因为阅读教学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课程内容所蕴涵的文化学特征,从而揭示课程内容在文化的制约下呈现出的课程类型、结构及其与文化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诠释课程内容的生成和发展,使之成为课程改革实践的基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课程内容所蕴涵的文化学特征,从而揭示课程内容在文化的制约下呈现出的课程类型、结构及其与文化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诠释课程内容的生成和发展,使之成为课程改革实践的基石.  相似文献   

15.
16.
从文化学的视角来思考阅读教学,揭示其真实文化定位,诠释与分析其内在的生成与建构,可以获得更多的启示。因为阅读教学并不只是单纯的技能训练,也不是死板僵化的技术,而是一种文化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强德育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品德量化的“指挥棒”作用,许多学校制订的量化条款非常详细、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也很好地制约了学生的行为。然而,“加分”也成了学生极为关注的问题,学生每次参加学校的活动都相应的加品德分,慢慢就形成为了加分才参加活动的习惯。如某班主任看见教室里满地废纸,动员学生说:“谁把教室打扫干净,给谁的品德分加2分。”等。久而久之助长了学生投机取巧的思想,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取向,不利于价值观的形成。其实,对人的品德进行评价是很复杂的,尤其是学生,他们的人生观和品德修养处在一个…  相似文献   

18.
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很多。在诸因素中,道德心理、道德环境、道德评价是主要因素。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加强学生良好道德心理的培养,抓好道德环境的优化,把握道德评价的质量,并使三者成为德育系统不可偏废、不可分割的部分,从而实现德育整体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品德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影响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是道德心理、道德环境、道德评价,教师要想做好德育工作,就必须加强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心理的培养,采取各种措施使道德环境得到优化,并完善道德评价机制,使三个要素互相促进,从而提高整体的德育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