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内容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框题讲述对立统一规律最基本、常识性的内容。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居于实质和核心地位。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最根本的就是关于世界观的矛盾观;作为认识规律,最根本的就是矛盾规律;作为认识方法,最根本的就是矛盾分析法。只有抓住对立统一规律,  相似文献   

2.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正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我们要学会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分析事物,学会用对立统一规律经营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正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我们要学会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分析事物,学会用对立统一规律经营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规律是矛盾规律。矛盾规律,也叫做对立统一规律。这条规律主要地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都包含着互相统一而又对立的两方面;我们研究任何事物,都要从两方面看问题,反对片面性。毛主席说:“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 矛盾是客观世界的普遍现象,客观事物内部包含着既互相联系、互相依赖,又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是人们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立面的同一与斗争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中心内容,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弄清矛盾的同一性以及它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理解矛盾的斗争性以及整个对立统一规律至关重要。一所谓矛盾,就是对立面的同一。矛盾双方的基本关系,就是又对立又同一。矛盾的斗争  相似文献   

7.
对立统一规律,是关于矛盾关系即对立统一关系生灭、演变的普遍规律,是“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的唯物辩证法根本法则。依据这一法则的本质内涵,现实地分析和考察对立统一规律在社会主义矛盾运动中实现的根本环节和基本形态,从而使我们从新的视角深化社会主义运动必然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国情紧密地结合起来,自始至终地坚持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处处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并且,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就是要以矛盾的观点观察一切、分析一切。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并善于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十二大政治报告首先分析了形势,指出:“自  相似文献   

9.
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教学岂术充满辩证法,也讲求对立统一规律。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恩格斯:《反杜林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规律,是它的实质和核心.这一规律表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着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正是由于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又统一、又斗争,决定着事物的生命,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这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就是一分为二.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把对立统一规律,通俗而形象地归结为“两点论”.毛主席深刻地指出:“一万年都有两点.将来有将来的两点,现在有现在的两点,各人有各人的两点.总之,是两点而不是一点.  相似文献   

11.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毛主席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精辟地阐明了革命辩证法世界观的本质。认真学习和掌握对立统一规律,坚持革命辩证法的世界观,对于我们深刻理解新生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正确看待新生事物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阻力或矛盾,提高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  相似文献   

12.
<正>一、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既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又是唯物辩证法根本的规律,也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哲学上所讲的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接的属性和趋势,表现为两点: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种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哲  相似文献   

13.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一切事物作为过程而向前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矛盾即过程,而过程的根源在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是事物发展过程的矛盾,过程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过程。”所以,从这个意义讲,教学过程就是由矛盾组成的,它时刻变化着、冲突着、发展着。矛盾的特殊性与矛盾的普遍性相对,它强调事物的“个  相似文献   

14.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指出了事物为什么发展。但事物究竟如何发展,事物发展采取什么形式呢?不了解这些问题,对发展的理解仍然是不全面的。质量互变规律,正是解决这些问题,它揭示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量变和质变这两种形式,都必然经过由量变到质变和由质变到量变的辩证发展过程。质量互变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不可分,它是对立统一规律的普遍表现形态之一。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列宁在关于辩证法的十六要素中,把这一规律看成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实例”。因为事物的内在矛盾,并不是一开始就可以解决,而是有其产生、发展和逐步激化的过程,通过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矛盾特殊性原理时,教材对主要矛盾是这样论述的:“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许多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种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而高一《思想政治》教材在论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时,有这样一段表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并决定和制约着这个社会的其它一切矛盾。”那么,如何理解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关系呢? 首先,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有根本的区别。基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全过程,并决定整个过程的根本性质的矛盾。它的解决即是事物整个过程的终结,事物的根本性质也就随之发生变化。一个事物包含着许多种矛盾,所有这些矛盾的特殊性对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区别开来都有作用,但是其中只有基本矛盾的特殊性对于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从根本性质上区别开来具有决定意义。而主要矛盾则是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某一事物在自身发展的全过程中经历几个阶段,决定于它所包含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区分  相似文献   

16.
矛盾规律应表述为对立统一转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事物的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长期以来,人们都把矛盾规律表述为对立统一规律。我认为,把矛盾规律仅仅归结为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不够的。因为矛盾双方不仅是对立和统一的,而且是相互转化的;转化是矛盾的普遍属性,它同对立、统一三者构成了矛盾的根本特性,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完整地表述矛盾规律。因此,我认为矛盾规律应该表述为对立统一转化规律。把矛盾规律表述为对立统一转化规律,在哲学史上,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中  相似文献   

17.
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从哲学对立统一规律这个哲学根本规律入手,分析事物的矛盾,认清方法和特点,并且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的本质。江泽民同志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的关系,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思想。  相似文献   

18.
张华夏教授在《系统主义:当代辩证法的新发展》一文中,指称对立统一规律的说服力是“泛泛而论”;赵凯荣博士在其专著《复杂性哲学》中,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思想只是特例而非通则;任恢忠先生在《物质.意识.场》一书中所持的基本观点仍然囿于传统矛盾学说,对矛盾规律在认识上并未与时俱进,上述三同志对矛盾法则的观点或提法是笔者所不赞同的。笔者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根本规律,有切实而精致的内容,只是对它的理解、认识和运用要与时俱进;与矛盾规律同样,系统规律也是宇宙根本规律。  相似文献   

19.
魏云 《考试》2014,(Z1):59-61
<正>唯物辩证法是《生活与哲学》最重要的板块,是历年高考不可回避的必考点,主要讲述三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涵盖三大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其中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根本观点。一、联系的观点1.联系具有普遍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事物的内部来讲,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从事物的外部来讲,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从整个世界来讲,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因此,世界上一切事物  相似文献   

20.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阐释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实践中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其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