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也是一位著作颇丰的文学家。 曹操能够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取得了较大范围的胜利,完全得力于他具有正确的人才观。这些人才观念和思想不仅贯穿在他一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实践中,而且也非常鲜明地体现在他的许多文学著作中。根据分析,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2.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也是一位著作颇丰的文学家。曹操能够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取得了较大范围的胜利,完全得力于他具有正确的人才观。这些人才观念和思想不仅贯穿在他一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实践中,而且也非常鲜明地体现在他的许多文学著作中。根据分析,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3.
历朝历代的用人政策不尽相同,在东汉前主要由州郡以茂才、孝廉名义向朝廷推荐,由朝廷考核予以任用,但所荐之人大都既无真才实学又无封建德行。曹操在当时采用“唯才是举‘的人才政策是石破天惊之举。求贤三令充分表达出曹操的雍容大度、不拘一格和求贤若渴的心情。他不仅有“求人”之心,更有“用人”之智,因而在当时他能三分天下有其二,三分人才之也有其二,这些人才帮助曹操在事业上取得了两大成就:一是完成了北方统一;二是为曹魏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主要阐述曹操人才政策的正面影响,他在用人方面的一些做法,今天仍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4.
清人赵翼说:“人才莫盛于三国。”汉魏之际,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为了搜罗人才,许多当政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其中曹操最引人注目。曹操曾三次下达“求贤令”,明确提出“唯才是举”,破格提拔人才,结果许多文人、名士投靠了曹操。这些人才对于曹操统一北方和巩固政权起了重  相似文献   

5.
钟江平 《读写月报》2022,(25):20-22
<正>《短歌行》创作于建安十五年(210),也就是赤壁兵败之后。曹操赤壁兵败之后,回到北方,休养生息,希望重整旗鼓,所以急需大量的人才。功业未就而又充满智慧的曹操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于是就有了《短歌行》的以歌明志、以歌助兴。诗歌如同一曲真切感人的求贤歌,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曹操对人才的急切渴望与诚挚用心。  相似文献   

6.
王慧珍 《文教资料》2014,(28):78-79
东汉末年,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魏、蜀、吴为争夺全国政权展开了殊死搏斗。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三个军事集团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选择与人才使用的较量。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在革新人才选用体制、充实曹营实力上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曹操本人心胸狭隘,在巩固政权的过程中也错杀了一批人才,这对曹操集团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曹操有完备的人才理论系统,这是他立于不败之地、最终统一北方的重要筹码。本文从曹操使用人才的意义、用人的原则和用人的策略三个方面对曹操的人才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视角解读一代枭雄曹操的人才观.通过剖析曹操的人才观与时代文化特征间的关系,把握曹操人才观与时代观、发展观、功业观的内在统一,探究曹操人才观的独到与人才经营的成功,并依据现代人才管理理念揭示曹操人才观内蕴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从曹操的发迹史和曹操的三次求贤令以及曹操对人才的驾驭等方面,阐明唯才是举是曹操人才思想的核心,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的: 1.从历史的高度认识曹操。 2.理解曹操的"忧"的内涵,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的: 1.从历史的高度认识曹操。 2.理解曹操的"忧"的内涵,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2.
曹操之所以成为一代英杰,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十分重视选用人才。曹操曾多次发布求贤令,公开宣布‘唯才是举’,主张选拔人才不拘出身、经历,即使出身卑贱之人,‘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行’,也不能因其有所‘偏短’而‘遗滞不用’。张绣曾是曹操的死敌,曹操的儿子和侄子都死于张绣之手。但曹操觉得张绣  相似文献   

13.
曹操的用人思想,概括起来有两句话:为我所用,唯才是用。为了充分网罗人才,为我所用,曹操采取了“广施恩惠,打造爱才的形象;建立制度,积极营造求才的氛围;来者不拒,充分表露惜才的情感”等策略,聚集了大批人才,为其成功奠定了强大的人才基础。曹操本着“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的用人思想,坚持唯才是用。但是,曹操的唯才是用,是以能不能为我所用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14.
曹操在建安后期发布的三道求才令,都是有实际内容的用人教令。建安二十二年令列举了五类人才,其中四类都是曹操实际选拔叙用的对象。建安后期选举拔用人才,是经常性的和制度化的,也是在求才令的指导下进行的。求才令与曹操谋划禅代的活动的关联,只能从宽泛的意义上言之。  相似文献   

15.
三国时期的曹操凭借其卓越的政治谋略和军事才华,从一个小小的北都尉逐渐成为一方统领,奠定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曹操作为一名杰出的领导者,其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不仅得益于其乐观自信、任贤使能的态度,更得益于其赏罚分明、机智灵活的处事智谋。因此,分析曹操自身所体现的法治观念和为人处事观念,对当代社会发展尤其是优秀领导者的培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的:1.从历史的高度认识曹操。2.理解曹操的忧的内涵,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学生翻译一句英文谚语:  相似文献   

17.
在人才济济的东汉末年时期,曹操可谓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在起步阶段,无论是从声望上来讲,还是从实力上来讲,曹操远远不如袁术、刘表以及袁绍等人。但是,经过了实践的检验,最终还是曹操用自己超人的智慧以及无与伦比的用人艺术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长期军阀割据的状况。特别是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中,曹操的过人谋略以及用人手段让人刮目相看,在社会进步的今天,仍然有许多军事家在关注古代曹操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正因为如此,曹操的用人之  相似文献   

18.
曹操的人才观并不像人们认为的“勿拘品行”、“唯才是举”。他在任用人才的时候非常在乎人才的品行,再有才能的人,如果没有曹操所要求的品行,他也不会任用。  相似文献   

19.
时间:东汉末年地点:赤壁人物:曹操、周瑜、黄盖、士兵(5人以上)、探子(一)曹操:(高傲地)哈哈!东吴终于要被我拿下了!周瑜小毛头敢跟我斗,还早呢!哈哈哈!曹兵:丞相英明,英明!我军八十万,东吴才三万,周瑜那小毛头也真是不知好歹,分明是拿鸡蛋跟石头碰。曹操:哈哈,你真会说话,赏![曹兵领了一锭(dìng)金子。曹兵:多谢丞相,在下一定忠于丞相,全力以赴夺下东吴。曹操:好,夺下东吴后,我让你当官。[曹操用铁索把船连起来,训练士兵在水上打仗的本领。(二)周瑜:(没劲地)唉!曹军八十万,我军才三万,这样长期打下去对咱…  相似文献   

20.
对曹操的“唯才是举”,人们往往推崇有加,关于曹操杀戮人才的原因,也多归结于“性忌”。据学界研究,这些看法是值得商榷的。一、“唯才是举”的地域及阶级局限曹操多次下令选拔人才,如建安八年(203年)的《论吏士行能令》、十五年(210年)的《求贤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