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经甘肃张掖城西注入古居延海的那条河又叫做“黑水”、“额济纳河”、“合黎水”或“弱水”,本文指出这四个名称分别来自汉语、西夏语、古突厥语和古藏语,意思都是“黑河”。其中视“弱水”等于藏语nag chu,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翻开初中地理课本第三册第 5 9页“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图 ,我们可以看到 ,在西部广大的内流区域中 ,除了我国第一大内河流———塔里木河外 ,还标明了另外一条河———弱水。弱水也称黑河 ,它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近年来 ,由于向下游内蒙古实行跨省区调水而名声大振。一、黑河概况早在《史记·夏本纪第二》中就记载有黑河 ,当时称为“弱水” ,后才称为“黑河” ,现黑河在地图上仍多以弱水标名。它自南向北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 ,全长 81 0多千米。黑河发源于冰峰雪岭的祁连山地。源头分为东西两支 ,东支发源于青海省祁连县俄博…  相似文献   

3.
杜甫共有三首诗出现弱水这一意象,弱水在不同的诗歌中以各异的形象建构起诗歌空间。弱水意象的形成,是杜甫将弱水实际局部特征纳入诗歌中进行主观虚构的结果。透过弱水意象的表层,可深入理解其中隐含的诗人情志。  相似文献   

4.
对于翻译,许多人理解比较偏面简单.认为是“人云亦云”,“乌鸦学舌”之事.作者通过对《西游记》中“弱水”一词的理解与翻译进行分析,让大家对翻译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萧兵的《楚辞与神话》说,“中国没有在冥河或黄泉为阴魂摆渡的古老记载”,然而少数民族地区却有这方面的事实。云南的独龙族、彝族等都有象古希腊的“塔耳塔洛斯”,印度的“泥犁”那样的地狱,也有灵魂必需“舟渡”的冥河,分隔着“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这条河大约相当于华夏一汉族的“弱水”。周明的《论上古冥界神话》说楚人等的冥府“幽都”在西北的昆仑——这里也是楚人的归乡,《离骚》、《涉江》诗人的神魂正是要飞向昆仑。那么,楚人灵魂之所归也必在此处,险象横生的“弱水”或“赤水”对于鬼魂来说  相似文献   

6.
暑假时,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热播52集动画片《哪吒传奇》,多么难得的机会呀!中午我好好复习功课,下午5:00我准时打开电视机观看,当播到哪吒和杨戬追击石矶要过弱水时,杨戬提醒哪吒,这条河连天上掉下的一小片羽毛都要下沉,你最好不要过去,哪吒不听劝告,起身一跃。到了河的中央时,从空中落下,坠入弱水中,石矶见了。哈哈大笑:“哪吒哪吒,你终于死了,再也没人能救你了,这条河一点浮力也没有……”  相似文献   

7.
古人有云:“弱水三江,取一瓢足饮,多则无益;米粟万种,仅三餐裹腹,无欲为高。”无独有偶,举国上下,大兴宗旨教育之际,笔者身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当一日三省吾身,叩问自己的心灵是否偏离了清正廉洁的良性轨道。笔者很崇拜“树立淡泊名利,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报国、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常树廉洁之心,力行廉洁之事,争做廉洁之人”的思想观念及行动,时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并从学生的细微之处入手,  相似文献   

8.
本期我们推出《新诗的‘变’与‘常’笔谈》之二。笔谈仍处在无“常”的状态,这是一种正常的学术状态。浙江大学的江弱水标举了几位现代诗人在1930年代通过古典意境来表达现代诗情的事例,肯定了他们使中国古典诗学获得新生的努力。他认为,这些诗人当年对传统与现代的兼容与有机转化是值得我们今天注意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道德经》的“上善弱水”的原文出处解释开始,结合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际,从像水一样的勤奋、执着;像水一样海纳百川,有包容之量;像水一样机动灵活;像水一样透明、公正;像水一样有团队精神这五个方面来阐述高校辅导员平常工作所应该学习、具备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是刊登在《中学语文》(2000年第1期)活动启事上钱梦龙老师即将作的学术报告的题目。其中的“弱水”是什么河流呢?是不是水流很弱?钱老文章的题目有什么含意呢?《辞海》和《辞源》这样解释:古水名,由于水道水浅或当地人民不习惯造船而不通舟楫,只好用皮筏济渡,古人往往认为是水弱不能载舟,因称弱水。辞书还援  相似文献   

11.
上海也有饮食文化?不是我夸海口,上海的吃当得起“海纳百川”四个字。这是因为,上海的本帮菜虽然没有“川菜”、“杭菜”名声那么响,但它的饮食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紧密联系——地处长江三角洲,既是中国的航运枢纽之一,又是一个重要的通商口岸,上海的饮食文化吸纳了各地风味而独树一帜。就拿“小吃”来说,因为兼容并包,种类还真不少——弱水有三千,只取一瓢饮。  相似文献   

12.
《嘉应学院学报》2019,(1):82-86
苏曼殊六部小说的人物形象,表现出诸多明显的共同特征,可以用"弱水型"人物概括之。其中的男性人物形象,堪称"苏曼殊式"人物,有着明显的"弱水"性特征,呈现出严重的性别弱化和异化倾向,这和他的病态创作心理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
古时许多浅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过渡,古人认为是由于水羸弱而不能载舟,因此把这样的河流称之为弱水。《山海经》记载:“昆仑之北  相似文献   

14.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自1928年1月冯乃超发表了《艺术与社会生活》开始,差不多延续了一年之久。这是一次对革命文学运动具有极大促进作用的论争。但一开始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大半扭缠着私人的态度、年纪、气量以至酒量的问题。至少,这里都表现着文人的小集团主义”。而把这个论争扭转到原则和理论研究上来的最主要的力量,则是鲁迅。在论争的过程中,他以他的丰富的经验,深刻的认识,对革命文学运动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同时,他觉得可供论争参考的理论根据太少了,所以大家都有些糊涂,于是他默默地作着那些别人不肯做的工作,为了使论敌咬嚼有些味道,他介绍了一些马列主义文艺理论。“打着我所不佩服的批评家的伤处了的时候,我就一笑,打着我的伤处了的时候,我就忍疼”。只希望“于社会上有些用处,看客所见的结果仍是火和光”。就这样,他弄清了许多革命文学的糊涂问题,也纠正了开始时自己认识不够正确的地方,从而把革命文学的论争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醉眼中的朦胧》是鲁迅第一篇对革命文学的论战文字。因为是论战文字,自然不免有些尖锐。所以在发表后,弱水就认为是“尖酸刻薄”,“态度太不兴”了。李初梨也认为是“一片神经错乱者的呐喊”。成仿吾更认为“词锋”“刁滑得很”,是“他们师爷派  相似文献   

15.
嫩江古称“弱水”、“那河”、“捺河”、“难河”、“讷兀河”、“脑温江”、“恼温必拉”等。嫩江是我国东北地区一条十分重要的河流,它既属于黑龙江流域的水系,也是松花江水系中的最大支流。嫩江发源于大、小兴安岭夹角山地。由北向南流并与北流的松花江干流、东流的洮儿河在今吉林省的大安市与黑龙江省的肇源县fr舍,形成了松嫩平原上的三江平原区。这一地区曾经是辽金两朝经营管理大、小兴安岭及其外兴安岭地域,也是各少数民族的重要军事防御区和设防区。从嫩江流域的角度观察,辽金时期在这一区域设置了星罗棋布的军镇、城堡、路、府、州、县等建制。近年来,在嫩江流域共发现了一百余座辽、金时期的古城遗迹。梳理和综述这些已经知晓的辽、金城池及其研究成果。对于重新认识嫩江流域的筑城布局、民族分布、行政建制、历史地理、交通驿站,以及这一地区辽金时期城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罗全民 《贵州教育》2013,(13):23-25
“问题解决”和“学习评价”均是课程改革关注的重点,“问题解决与学习评价”教学模式将“问题解决”与“学习评价”相结合,追求课堂的高效以及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目前,这一教学模式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欢迎广大读者对这一模式来稿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学者先要会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此二语道出了“做学问”与“学发问”之间的关系——只有学会发问才能做好学问,才能称得上有学问!我们很多的语文教师,已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且试图从教学上加以改进,以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于是,在语文课堂上,时常出现这样的情景:老师的问题层出不穷,一环套一环,一问追一问,老师总是装着一脑袋问题走进课堂,由主导的“灌输”演变为主导的“发问”;学生从主体的“被灌”演变为主体的“答问”。  相似文献   

18.
当下许多学生常年在学“做答”,而非“做学问”,由此引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一能力的下降完全在情理之中。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用“每课一问”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提问能力,还不断发掘出“每课一问”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于翻译,许多人理解比较偏面简单。认为是"人云亦云","乌鸦学舌"之事。作者通过对《西游记》中"弱水"一词的理解与翻译进行分析,让大家对翻译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0.
关于“句号”与“问号”,张梅玲教授有一段非常经典的阐述:“教师的作用应体现在引导学生把书中的句号改为问号,又要把头脑中的问号改为句号。”“问号”与“句号”的转换过程,其实就是提出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再提出问题一解决新问题一………过程。李政道教授对“学问”也有一段精辟的阐述,“求学问,先学问;求学答,非学问。”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