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中日两国大学改革的若干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日两国百余年的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大学改革分别成为这两个国家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转折点,而且改革所形成的新的大学体制奠定了20世纪后半叶中日两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基础。将中日两国几乎发生在同一时期的大学改革作一比较研究,对于我们深刻理解改革的背景、原因、过程、结果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比较研究中着重分析与讨论中日两国这两次大学改革的相似点和相异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择世界上有代表性的美国,日本为比照国家,以国家之间地理课程的差异为立论的基本前提,运用描述法,比较法,地区差异分析法,对中、美、日课程设置,教学目的等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研究;首先运用描述法描述中,美日中学地理课程的特点,为进一步分析,比较和做出结论而积累必要的资料,然后经过分析和综合得到一般的评价,揭示中、美、日地理课程的特点及差异为我国地理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中美两国都先后出台了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其中对比两国统计和概率内容的标准可见,两国各有侧重。统计和概率内容标准的实施应注意加强统计与概率教学和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在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加强概率统计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面向21世纪中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整个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改革浪潮.特别是加大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各国几乎不约而同地将课程改革置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这一切对中美两国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中美两国先后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基础教育改革方案:美国名的教育科学组织、以布什为首的共和党政府、以克林顿为首的民主党政府先后推出了各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中美两国中高职衔接机制的对比,探寻我国的中高职衔接的方法,从而为我国中高职衔接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大学承担社会责任不可忽视的因素和动力.大学社会责任的确立与履行,不应疏远文化,反而更应该融入其中.从文化视角来理解中美两国大学在履行社会责任时的差异,并从社会文化、组织文化两个层面和多种维度对中美两国大学的社会责任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这将有助于我国大学在未来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重视“文化的力量”,当这种促进大学社会责任的新文化能够真正贯穿于大学的政策、制度、理念乃至组织上下的时候,大学的社会责任才会实现.  相似文献   

7.
从办学的法律结构、管理、财政资助、使命和任务方面对中美两国公立大学的办学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后,找出了异同点。建议中国加快立法建设,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立大学治理结构;出台鼓励捐赠办学的法律法规,拓宽筹集办学经费的渠道;高校加强财政管理和资本运作,解决办学经费短缺的困难;建议高校实施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中、英、美、加四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整课程目标,优化课程结构,改进课程实施与评价方式,是当前中、英、美、加四国课程改革的根本构成和共性所在。同时,共同的时代背景和不同的国情又使这些改革举措各具特色,体现出明显的反思补缺、殊途同归的基本态势。对这四国课程改革的比较与横向参照不仅有助于开阔我国新课改的国际视野,而且有利于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旧高等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内容之一。章就这一阶段课程改革的原因、课程改革的政策制定、实施过程和课程改革的作用及影响进行论述,以期为当前不断深入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不后悔从美国回中国读高中翘翘的马尾辫,充满青春气息的穿着,阳光般灿烂的笑脸,眼前的张驰和每个刚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孩子一样,眼睛里写满了轻松和愉快。让人怎么也想像不出,这位可爱的"邻家女孩"在同学眼中是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张驰在北京上的小学,后随父母到美国读了初中,刚上到九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中一年级)又因父母工作的原因回到了中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 2 0世纪末德国中学课程的开设和课程教学方面的主要举措。包括增加课程的宽广性 ,重视基础性关键技能的培养 ,加强价值观教育 ,开展创新教育 ,渗透信息与通讯技术教育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中日两国大学本科课程改革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朝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10):48-52
研究型大学的本科课程改革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文章通过对中国和El本几所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观点。这对于当前我国大学的本科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尚贤华 《考试周刊》2013,(45):21-23
19世纪中期,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影响下,同为东亚封建国家的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社会转型、谋求民族生存的重大课题。两国由此开始了学习西方、赶超西方的近代化进程。然而不同的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逐步强大,中国的屡次变革不但没有使国家富强,反而沿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越陷越深。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决定了两国近百年来不同的遭遇。以史为鉴,分析他们成败的原因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纵向梳理和分析20多年来我国学前课程在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实践及其所蕴涵的价值取向,讨论了我国学前课程改革的总体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历来受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对美国20世纪50~70年代的数学教育改革进行回顾和反思,可以汲取其有益的经验,并对我国的数学教育改革提出如下建议:数学教育改革要有合理的价值取向;正确处理好数学教育的数学方面和教育方面的平衡;加强数学课程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资料显示Ⅲ,从1980年到2001年间,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共产生了14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26位沃尔夫奖获得者和27位图灵奖获得者,1982年至1998年间产生了18位菲尔兹数学奖.  相似文献   

17.
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中心,其工程硕士的发展比我国早三十余年,现已初具规模和体系。中美两国的工程硕士招生制度在其主要方面都与各自国家研究生招生传统一脉相承,但又各具特色。从招生对象、选拔方式、收费情况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其异同,目的是为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快速和稳健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一直被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但就其成效而言,还是没有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理想效果。下面我们就来比较一下中美两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从中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看能否借鉴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经验,给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末德国中学课程改革的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20世纪末德国中学课程的开设和课程教学方面的主要举措。包括增加课程的宽广性,重视基础性关键技能的培养,加强价值观教育,开展创新教育,渗透信息与通讯技术教育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中美两国的教育制度各不相同,但是,在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上却是基本相同的,概括起来两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都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