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中政治课涉及《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及《时政热点》四部分,知识点多而散,学生感到难记易忘,因此降低了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  相似文献   

2.
黄义章  陈玉兰 《课外阅读》2011,(12):267-267
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内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这四个模块本身就指明了“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已不再处于从属地位,而是实实在在上升为“内容”与“目的”。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内容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最大限度地突出了’它的生活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对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做了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4.
潘书琴 《教育文汇》2014,(13):44-45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由《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组成,学科的理论性较强。在传统的教学中,对于文科学生而言,因为高考的压力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很难理论联系实际,加之教师课堂授课时间紧,往往“重知轻情”,导致学生厌学,老师难教,课堂枯燥,教学难见成效。对于理科学生而言,他们没有高考分数的压力,既不需要像历史学科那样死记硬背,也不需要像地理学科那样画图推测,似乎只要边“玩”边学,就可以通过学业水平测试了。但是,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只是为了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吗?怎样改变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难堪局面呢?  相似文献   

5.
许爽 《内蒙古教育》2008,(10):37-39
明朝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其意思是说,文章开头要响亮,使人为之一震;结尾要有韵味,使人觉得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写文章要如此,上语文课也应如此。不仅开课导入教师要精心设计,使学生为之一震;一课结束时教师也必须在语言设计上仔细琢磨,反复推敲,达到升华主题、画龙点睛、余音绕梁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建议中又重申“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还从更高的层面对学生主体赋予了更全面的含义:“学生是关系中的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是世界背景中的人,是文化中的人。”这一规定.充分强调了学生的社会属性和群体性.明确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贯彻这一精神。教师要努力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更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上的种种权利,要善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朱良省 《考试周刊》2012,(70):139-139
传统政治课教学枯燥乏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受考核方式的束缚。在闭卷考试的形式下,考试考条条,学生背条条。学生如果对书本知识记不牢、记不准,就达不到选拔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对政治课学习无兴趣而产生厌学情绪。二是内容枯燥。课文中不乏有许多远离学生实际的“偏、难、繁、旧”的概念、原理和观点。对这些知识原理,为了达到考核和选拔的要求.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为了突出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教育部于2001年10月17日对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进行了必要的、大胆的修订,并要求从2002年春季开学起实施。初中思想政治课由旧课程走进了新课程。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据此,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在每个学习单元后都设立了“综合探究”栏目。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中政治课面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不少困难。首先,现行高中政治教材理论性强,对其理解、运用能力要求高,但学生对它基本没有兴趣,这使教与学陷人了困境。其次,就高中目前的状况来看,若依《大纲》规定按部就班地完成授课任务,根本无法保证全部学生“一步到位”地通过高考,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灵的栖息地,它能给你一种安详、温暖的感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及赋《离骚》……他们之所以能完成如此巨著,不是因为他们虽“累”却心中有一种精神动力,在“累”中发奋,攀登高峰吗?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会遇到或此或彼的挫折,然而如果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寄托,让自己的心灵在精神家园中透透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钟忠 《成才之路》2009,(11):66-67
从事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教师都有体会,政治课入门难。一是学生开始接触的概念和原理都比较抽象,如《经济常识》中的商品、货币、价值规律,《哲学常识》中的世界观、方法论、意识,《政治常识》中有政治含义、国体、政体等,学生普遍感到不易理解和掌握。二是有些概念如价值、价格、物质、矛盾、国家、阶级、政党等,又与现实生活中见到的、用到的多有不同之处,甚至有悖。如果教者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就极有可能使学生对本门课丧失兴趣甚至出现厌学情绪,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  相似文献   

12.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是诗经三百篇中抒情的名篇。我们很难想象,在秦国这个粗犷尚武之邦,竞有这等玲珑剔透、缠绵悱恻之作。清代王运在《湘漪楼说诗》中甚至说它是“千古伤心之作”,它是如此细腻含蓄悠远空灵,以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风头甚至盖过诗经首篇《关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姚群 《宁夏教育》2009,(5):57-57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可见方法的重要性。朗读亦是如此,正确指导学生朗读,让其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绝非孰“快”孰“慢”的问题,因为我们不是在生产留声机!  相似文献   

14.
《庄子序》强调的是“内圣外王”也即为“王”的资格问题,而《庄子注》则强调的是万物的性分问题。“内圣外王”所以与《庄子注》相矛盾,并不在于“内圣”的提法不正确,而在于它与《庄子注》的侧重点以及主体精神不一致。“内圣外王”带有以道匡君,甚至以道自任的意思,而“各有性分”则更多地强调的是各守其分、欲不出位。二者在思想上差别如此之大,说它们同出一人之手显然是不可思议的。郭象的“独化论”所以在当时缺乏回应,最根本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5.
08年第3期《山花》“头条自荐”推出麦家的短篇小说《陆小依》。麦家近些年以《解密》、“暗算》与《风声》等可读性较强的长篇小说迅速走红,自然使读者对他的小说保持某种定向期待。但这篇《陆小依》却并不“好看”,可复述的故事也十分简单:陆小依因为去接从美国回来的大哥而在车站丢失儿子安安。或许作者的重心并非在于讲故事,而在挖掘呈现一个女人的精神状况——但陆小依这个形象却又如此单薄、暧昧不明。并不高明的议论与无关紧要的细节铺陈导致讲述节奏的失控,而引入“我”曾迷恋口语诗等“旁逸斜出”的段落,更使得小说有些“四不像”,整体感塌陷。  相似文献   

16.
当前,报刊书籍、影视屏幕上“想象”和“想像”频频出现,叫人无所适从。学生作文中也是如此,有的老师见到“想象”就改为“想像”,或者相反。可学生都有意见,理由是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用的是“想象”,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2005 年)以“想象”为推荐词形。“像”“象”二字,古来通用。《易经·系辞下》里就有“象也者,像也”  相似文献   

17.
王文喜 《考试周刊》2013,(84):136-136
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动力不足,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不少教师没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这些都不同程度地使政治教学失去了活力。坚持启发性原则.增强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政治情感,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的教学原则之一。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努力增强政治课堂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上人民版《历史》选修四《中外科学家》一课时,有学生提出詹天佑设计修建的京张铁路不是“之”字形线路,而是“人”字形线路.他(她)们清楚记得在小学读书时就上过一篇《詹天佑》的课文,课文里明确说出詹天佑设计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人”字形线路。笔者查阅了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詹天佑》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19.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调整高中思想政治课有关教学内容的方案〉的通知》(教基〔2002〕6号)文件精神,高中思想政治课删减了部分“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同时,为进一步贯彻十六大精神,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教材中的一些“过时”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我学习修改后的新教材,感到内容上有如下的一些变化。一、高一经济常识新教材内容上的变化1.在“前言”中删掉了“经济的基本含义”,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内容。2.原教材“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这一框题,改为“商品和商品…  相似文献   

20.
(第一课时) 品味人与小鸟的“依赖” 一、引出人与鸟的话题 (学生课前朗读苏轼《题西林壁》,白居易《忆江南》,李白《赠汪伦》……) 师:听到刚才白居易的《忆江南》,让我们想起他的另一首《鸟》,我愿意与同学们一起诵一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