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小儿辩日》一文,最后一句话是“孰为汝多知乎”。对其中的“为”字,课本注解的是“为,以为、认为”。(见修订本初中语文第一册注②)笔者认为,这样解释缺少根据,实属臆断,在此,“为”应看作“谓”的通假字,也就是现代汉语“说”的意思才较合适。理由如下: 第一,“为”释作“认为”使同一条注解中的翻译和解词互相矛盾: 注解中先把“孰为汝多知乎”翻译成“谁说你多智慧呢”,显而易见,这是把“为”翻译成“说”了。但随后又解释说:“为,以为、认为。”那么,这个“为”到底是应解释成“说”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中有“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句,诗中对“三十年”的解释,历来颇有争议,注解较多,我认为,这些注解都有不妥之处。所以,在此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供参考。 一.对“一去三十年”的注解举例 1.三年制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注为:“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初做江  相似文献   

3.
读课本中的注解,我的方法是分类活读。课文中的注解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一般是每篇课文的第一条注解,内容多为介绍文章的出处,作者简介,对课题的解释,有的还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主题思想、精华糟粕等。读这类注解,要抓要点。抓要点常用分层次、圈点关键词语的方法。例如高中语文第一册《药》的注解:“选自《呐喊》,这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写的一篇反映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现实的  相似文献   

4.
训诂就是解释,就是用语言解释语言。有解释词义的,如《尔雅》、《方言》、《说文》、《释名》、《广雅》之类的训释;有解释古书的,如古书的注解。训诂也叫诂训。《诗·关雎诂训传》疏:“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又:“诂训者,注解之别名。”训诂要运用文字、音韵的知识,所以训诂学要以文字学、音  相似文献   

5.
高中课本第二册《鸿门宴》,有一条这样的注解:〔王之〕就是“以他为王”。即这句是一个意动句。我认为,这种说法有点欠妥。这个句子,不应解释为意动,而应解释成使动为好。下面结合课文,联系该词在句子中的语言环境,试作分析。原句是:“怀王与诸将约曰:‘先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语文第三册(必修)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其中有些注释和课后练习的参考答案令人费解,这里略述拙见,供同仁指正.一、《季氏将伐颛臾》“无乃尔是过与?”课文注释为“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从这条注解来看,显然,注者是将“过”解释为名词“过失”了.既然如此,“是”又该如何解释呢?  相似文献   

7.
对《沁园春·长沙》“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粪土”一词,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教材都这样注解:“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从这一注解中不难发现,它只是讲明了“粪土”的用法,名词作动词,意动用法,并没有解释出具体意义,显然注者是将“粪土”理解为现非常用义,  相似文献   

8.
省编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二课《深切地怀念敬爱的董老》,附有董老的光辉诗作《九十初度》。编者对诗的第二句“吾生多难感蹉跎”的“蹉跎”一词是这样注解的:“蹉跎——这里是挫折的意思。”我认为这个注解是值得商榷的。《汉语辞典》蹉跎一词的第一种解释是:“失足颠踬,如‘中扳蹉跎’(见楚辞)”。第二种解释是:“谓失时,如‘年已蹉跎’(见晋书)。”《新华字典》上则直接解为“把时光白耽误过去,如“‘岁月蹉跎’。”我们现在用“蹉跎”一词常用它的“空过时光”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9.
老师     
对老师的注解有很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殷雪梅用在死亡面前的奋力一推作出了自己的注解——老师=大爱;晏才宏用高超的教学水平和临终的“讲师”职称作出了自己的注解——老师=学识和风骨  相似文献   

10.
《陈涉世家》中“苟富贵,无相忘”的“相”字,教材中未作注释,一些教学参考书上虽有解释,但却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应作副词,有的认为应作代词……等等,教师无所适从。“相”字作为虚词,在中学文言文中是常见的,究竟如何解释,应从多方面进行探讨。首先让我们考查字书的解释。我国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中,“相”字只有一条解释:“相,省视也。”显然是一个实词。《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旧《辞源》、《辞海》都只有两条解释:(一)共也,(二)交相也。一九七一年出版的《新华字典》对“相”字的解释是:“交互,动作由双方来,如:相亲相爱,言行相符。动  相似文献   

11.
段玉裁《说文解字.叙》注中所谓的古字,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段玉裁对许慎的《叙》本身用字所作的注解(20条);二是段玉裁在注解过程中所使用的文字(16条)。段氏在著述中与许慎保持一致,尽量用古字进行注解,或指出某字“只作某”、“当作某”,即为古字。这反映了段玉裁的用字观。  相似文献   

12.
所谓“压力”,在辞典上是这样注解这个词的:物体所承受的与表面垂直的作用力。我们称之为“第一压力”。还有另一种解释,是指制服人的力量(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感到自第二种压力:孩子的妈妈有压力,因为她们是职业女性,还要做妻子、做母亲;孩子的父亲有压力,因为他们要做事业,做丈夫,做父亲……那么,孩子们呢,他们在大人的眼里,是无忧无虑的吗?其实在他们  相似文献   

13.
何谓“武”     
《烛之武退秦师》有一句 :“以乱易整 ,不武。”课本注为 :“用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 ,这是不勇武的。”课本虽没有单独注解“武” ,但显然是以“勇武”来解释“武”的。对此注解 ,笔者认为不妥。何谓“武” ?“武 :英武 ,与‘仁’一样 ,都是当时抽象的道德观念”(见阴法鲁《古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第一册《浣溪沙》的注解里,其中:“[于阗]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于田县一带,这里指新疆各民族。”这条注解多年沿用下来,没有变动。由地名而引到指新疆各民族,实在牵强得很。原词里  相似文献   

15.
姜夔《扬州慢》中有“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一句。对前半句,课文注解说:“杜牧善于游赏。……俊赏,卓越的鉴赏力。”可是纵观全句,这个注释却令人莫名其妙,因为“善于游赏”同“重到须惊”之间并无联系。其实,“俊赏”在《辞源》中有现成的解释:“俊赏,高超的鉴别能  相似文献   

16.
对于“阿Q”的命名,鲁迅先生的胞弟周作人曾作过一番解释:“阿Q本来是阿桂拼音的缩写……但是作者因为Q字样子好玩,好像有一条小辫子,所以定为阿Q,虽然声音稍有不对也不管了。”(《中国文艺》月刊1940年3月1日)应该说周作人的这番话是可信的。因为《阿Q正传》写于1921年,其时兄弟二人尚未交恶,朝夕相处常有切磋。这也就是说,“阿Q”这由一个汉字和一个英文字母组成的名字不仅仅是代表着某一人物的抽象符号,更是对这一人物形象作出的具象的描绘:一个圆脑袋后面拖着一条小辫子。而恰恰是这一条小辫子,不仅给我们传达出了特定时代的信息,还…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第三册,选用了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第一首。陶渊明是东晋人,其作品成为东晋文学的代表。陶诗淡而有味,蕴含颇深,语言平淡得像农家话,但内里诗味很浓。所以陶诗历时千余年不衰,脍炙人口,可见其艺术魅力之大。诗中有这么一句:“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对于“守拙”一词,课本的注解是这样说的:“[守拙归园田]守住自己的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守拙,守住自己的愚拙,这是谦虚说法。”这个解释笔者认为不十分妥帖,诗中的这个“拙”字不能简单地解释为“愚拙”。查《辞海·语词分册》第674页“拙”字条下第二个义…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中对“见”字的注解有两处,摘录如下: 第一处:“君既若见录。”课下注释为:“你既然如此记着我。”,录,记。第二处:“府吏见丁宁。”课下注这样解释:“见”,指代我,这种用法常见,如“见察”、“见恕”。  相似文献   

19.
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六册廿三课《陈涉世家》一文中,对“死国可乎”一句中“死国”的注解是“为国事而死”,参阅以往初中课本以及其它资料,如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较权威性的注解,都把这一句中的“国”字注解为“国事”,我认为这种解释是不妥当的,“国”字应该解释为“楚国”才比较  相似文献   

20.
<正>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既广取各家之优长,又颇有一己之独到,注解精确允当,简要无冗,译文明白流畅,信达且雅,笔者读此书深受教益,但对极个别注译亦觉有可商之处,兹摘若干条就教于杨先生,就教于读者。 一、《梁惠王上》:“乐岁终身饱……乐岁终身苦”。(22面)译:“好年成丰衣足食……好年成也是艰难困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