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野钓钓位的选择能力是考验钓手实力的最重要因素,占领一个好的钓位是丰收的基本保证。好的钓位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有鱼,二是有利于操作。是否有鱼应从有利于鱼藏身、鱼的天然食堂、鱼的洄游路径三个方面来考虑,再结合天气、风向、水温、水的溶氧情况综合判断;有  相似文献   

2.
我与台钓     
我第一次见识台钓是1990年7月2日杭州市钓协与台湾台中市钓协举办的钓鱼联谊赛上。那场比赛在钱塘江畔的近江渔场举行。比赛采取杭州钓手与台中钓手相互间隔抽签定位。我们杭州钓手均是传统钓法,用立漂或星漂沉底钓,鱼饵多为蚯蚓或面饵。台中钓手清一色的台钓。赛场虽然是混养鱼塘,但罗非鱼特别多,钓罗非鱼正是台中钓手的强项。比赛开始后,只见台中钓手挂上饵料后很快就有鱼上钩,有时还一竿中鱼两条,让我们领教了台钓的厉害。我们用蚯蚓很难钓上一尾鱼。当台中钓手频频上鱼之时,我们就很少有鱼咬钩了。这场比赛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台钓是竞技赛中一种比较先进的钓技。比赛结束后,我旁边钓位的台中钓手陈先生送给我两支孔雀毛浮漂,还有竿架、抄网等钓具,使我学习台钓有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陈俊峰 《垂钓》2001,(9):50-51
手竿钓鲫除受气候、水情、钓位、饲料等诸多因素影响外,坠的轻重、大小及坠与线、钩、漂的组合,直接关系到钓手获鱼的多少。在垂钓中,坠可以使鱼钩迅速沉入水底或抛向远处,并能坠下一部分浮漂,以便观察鱼的动静。所以,善用坠、巧用坠也是钓鲫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功。  相似文献   

4.
马建华 《钓鱼》2005,(24):28-29
悬坠钓的战术 1悬坠钓的诱鱼 悬坠钓的诱鱼就是钓手采用对鱼的味觉、视觉有强烈诱惑力的饵料,通过钓手的技术动作对钓点附近的鱼进行反复刺激,使其被诱集到钓点并产生强烈的索饵欲望的行为。为达成诱鱼的目的,首先要求诱鱼的饵料必须是鱼非常喜欢吃的饵料,饵料的味道可以比钓饵的味道更重一些,以便于尽快将就近的鱼诱集到窝内。  相似文献   

5.
春末钓串钩     
平常,人们去中小型水库钓鲫鱼大多以手竿为主,一来携带方便,操作快捷,二来不太受环境影响,第三,手竿柔软,钓取鲫鱼这类小型鱼手感好,可以充分享受钓趣。而海竿则相反,因此,许多钓友是不屑用海竿钓像鲫鱼这类小型鱼的,觉得手感差太没劲。其实不然,如果使用小海竿钓鲫鱼是相当有趣味的,尤其使用串钩钓。在东北地区,大多数钓友入冬  相似文献   

6.
李勇 《钓鱼》2005,(12):32-32
赤日炎炎的夏天,大水面比小水面好钓鱼,这是钓鱼人的共识,其原因是大水面水域宽阔,水的对流好,水温低于小水面,大水面一般不投放化肥或家畜粪便、饲料等,水质比小水面好,这是钓大水面的优势,不过大水面鱼的密度不大,钓手要想多钓鱼,必须从气候、钓位、饵料等诸多方面摸索规律。根据我个人的实践,把它归纳为以下六点。  相似文献   

7.
双人钓马口     
潘玉成  温晓东 《钓鱼》2004,(17):21-21
在我国南方的小河溪流中,栖息着一种身披银灰略带红色,身体长有蓝色横条的马口鱼,是当地群众喜欢食用的小型鱼(一般长约13厘米,咸鱼尾重30-60克)。此鱼喜食苍蝇、飞蛾、蚯蚓等多种昆虫和水生动物,常在溪河的浅滩、急水和缓流中觅食,追逐嬉戏,十分活跃。利用抛竿双人钓马口鱼,上鱼速度和鱼获量大大超过手竿钓和其它的钓法,消除了手竿钓的盲区。现将双人扣钓马口鱼的方法,向钓友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任志新 《钓鱼》2005,(20):27-27
鲢鳙作为一种滤食性养殖鱼种,早先多采用飞钩挂酸臭食钓浮的方法来钓获它们。自从引入台钓之后,人们发现采用手竿悬坠钓法.用商品饵钓取它们更方便、更有趣味。目前混合鱼比赛,凡钓场的鲢鳙达到一定的密度,钓手往往更愿意把它们选为主攻目标。那么在竞技池塘或自然水域究竟是钓底好还是钓浮好?笔者以为没有定规,应根据天时(阴晴冷暧、气温高低、风向风力等)和地利(钓场性质、水域大小、水质肥瘦和鱼的品种、密度及大小等)综合来决定。  相似文献   

9.
初冬钓串钩     
徐坚 《中国钓鱼》2006,(12):10-11
通常,人们钓鲫大多以手竿为主,一来携带使用轻巧方便;二来钓点移来转去自由,受环境影响较小;第三,手竿柔软,钓鲫鱼这类小型鱼便可充分享受钓趣。而海竿则相反,因而,许多钓鱼爱好者是不屑用海竿钓像鲫鱼这类小型鱼的,觉得没劲。其实不然,海竿钓鲫鱼也是极具趣味性的,尤其是钓串钩。  相似文献   

10.
苏宁译 《钓鱼》2007,(7X):52-53
鱚鱼的出现,往往宣告夏季的开始。现在鱚鱼钓季即将拉开帷幕。鱚鱼比较容易上钩,且垂钓过程充满钓趣,获得了众多钓手的喜爱。不过,要想超越一般钓手的水准,使钓获数量再上一个台阶,则需要下一番工夫。让我们看一看那些在投钓鱚鱼方面颇有心得的钓手们能够告诉我们哪些窍门吧!  相似文献   

11.
梁增林 《垂钓》2005,5(4):51-51
在海钓活动中,选择一个好钓位对于垂钓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水域中没有鱼,任凭你钓饵多好、钓技多高,也都无济于事。但是,在茫茫大海中怎样才能找到密度大的鱼群、选准钓位呢?很久以前,渔民就知道通过观察海水的颜色、海底底质、潮流、鱼群在水面的形状、分析捕到鱼体的大小、鱼胃中的饵料等方法来判断某处是否有鱼群以及鱼群的大小等情况。  相似文献   

12.
杨伯诚 《钓鱼》2006,(19):32-33
在水库钓鱼,与池塘钓、竞技钓最大的不同是必须精选钓位。所谓“三分钓技、七分钓位”讲的就是自然状态中好的钓位,那怕是钓鱼的新手,也能满意而归:碰上差的位置,即便是老将,使出浑身解数,也可能收获甚微。怎样在自然水域选到最佳钓位昵?笔者依据十几年的实践认为:灵活运用鱼谚巧选钓位,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冬钓江鲤     
一、钓位选择 钓位的选择,应抓住两点:一是食物丰富处;二是鱼居住安适的地方,当然两者兼有鱼更多,更为理想。下述钓位就不错。1.江湾。江湾水缓,有的有回流,可滞留大量食物,招引鲤鱼前往进餐、居住,此处下钩,必有好的鱼获。  相似文献   

14.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22):20-21
寻鱼层悬钓:是一种从下层往上引的诱鱼速钓技术。垂钓者在施钓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些情况:1 当你在正常搓饵或拉饵底钓时发现,鱼标在立稳下沉时就出现停顿、上升的漂讯或是上钩中鱼率高的现象,这都是鱼儿离底截食的反应。2当你在实施正常的底钓时,由于误将鱼儿诱集水底大多或是遇到从未被钓过的鱼儿对饵的哄抢等,造成在抢食的过程中,将钩饵推来拱去,搅得窝底浑浊不堪,只见漂动不见上鱼。遇到上面这两种惰况,你就得采取寻鱼层悬钓战术。及时将鱼标下移3-5厘米,缩短水线使双钩饵离底,避开底层浑浊区,寻找鱼儿吃食最佳的水层,这样既解决了漂讯乱的问题,又提高了上鱼速度。如果还出现鱼标未沉到位就有讯号,你仍须继续下移鱼标,直至寻到能连续不断上鱼的水层。这种由下往上的纵向诱鱼悬钓技术,是最常规的钓法,也是多数钓手喜欢采用的一种较为稳妥的诱鱼速钓方法。钓手能始终了解鱼层的高度及走向,并能主动根据其变化而随之应对。  相似文献   

15.
邹思全 《钓鱼》2006,(2):41-41
去年的8月22号,为了占个好钓位,天不亮我就来到云蒙湖边,真是“天道酬勤”,最肯上鱼的钓位被我捷足先登了。  相似文献   

16.
张炎冰 《钓鱼》2011,(14):8-9
鱼咬钩慢的原因很多,如诱鱼不到位,密度低,就那么几尾,前一拨钓完了后一拨还没有来;鱼的泳层变了、乱了,钓手尚未察觉,钓棚与泳层脱节,诱钓两层皮;伤嘴鱼、回锅鱼、健康鱼挤在一起,明知窝里有鱼却等不来有效鱼讯等等。可是变招虽多却无一胜招,充其量管得了一时,之后就没用了。  相似文献   

17.
邹卫平 《钓鱼》2005,(6):38-38
鲌鱼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名贵的翘嘴鲌(俗称翘腰、江腰)、昂头达氏鲌(俗称青腰、青梢子)、蒙古鲌(俗称红梢子、红尾)、红鳍原鲌(俗称:黄板腰、短尾鲌)、拟尖头鲌(俗称尖头红梢)。钓鲌鱼的方法也很多,除了常用的手竿钓法外,有些方法是专为钓鲌鱼而生的。其中有的方法一年四季中大部分时间可用,有的方法季节性强,使用期限短,有的方法可以在钓其它鱼时兼顾钓之,有的方法则要求神情专一,  相似文献   

18.
邹思全 《钓鱼》2006,(11):14-14
使用手竿钓鱼时,钓鲢鳙就钓不到鲫、鲤等底层鱼,钓底层鱼时,有时却能钓到鲢鳙鱼。钓底层鱼时,鲫鲤等鱼索饵后,就出现无鱼咬钩的现象。钓鲢鳙时,也出现这种情况,白白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间。下面笔者向钓友们介绍一种悬坠钓鲢鳙又能钓鲫、鲤等底层鱼的方法。鲢鳙鱼是滤食性中上层  相似文献   

19.
苏宁 《钓鱼》2007,(8S):52-53
鱚鱼的出现,往往宣告夏季的开始。现在,鱚鱼钓季即将拉开帷幕。比较容易上钩、而且过程也充满钓趣,使得鱚鱼钓季聚集了众多人气。不过,要想超越一般钓手的水准。使钓获数量再上一个台阶,则另需要下一番工夫。让我们看一看那些在投钓鱚鱼方面颇有心得的钓手会告诉我们用哪些钓具才最合适吧!  相似文献   

20.
贺建成 《钓鱼》2008,(17):30-32
鲌鱼是野鱼,是凶猛鱼,用涮竿钓窝诱钓鲌鱼,有两种钓法:一种是静水钓,一种是流水钓。静水钓要钓风天、钓阴天,小暑以后的季风之中,水面有波有浪,是静水钓鲌鱼的好当口。无风不钓鲌,没有风浪,静水中是不好钓鲌鱼的。流水钓要钓浑水,钓涨水,钓晚黄昏,钓热不钓冷,越是炎热,越是好在流水之中钓鲌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