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世明 《情报杂志》2003,22(11):13-15
面对高科技网络信息犯罪的问题,无论是民事、刑事还是行政证据制度,都处于一种无可奈何的尴尬境地。电子证据作为信息的载体。它的出现带来了证据领域的变革。也表明人们驾驭和运用信息能力的提高。鉴于电子证据的特点和性质,在运用时对其信息来源、取证主体、电子证据的内容等等是否合法,需作综合审查和判断,以及时、准确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为定案奠定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沟通、交流方式,同时也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活动契机,智能手机中通常隐藏着很多的犯罪证据,为了进一步拓展职务犯罪侦查手段,提升公诉人审查运用电子证据水平,电子手机取证就成为了检察技术中的重要内容。本文详细地描述了Android手机系统电子取证的技术现状,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同时结合检察办案中取证工作实际,展望未来取证技术发展方向,比如引入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进一步提升检察机关电子证据鉴定人取证准确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3.
会计电算化和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税务稽查取证,规范电子证据取证工作,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一熟练掌握电子证据现场取证流程;二电子证据进行稽查取证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审计目标需要收集不同类型的证据,不同类型的审计证据要求采取不同的取证方法收集,主要介绍了审计取证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高强 《今日科苑》2007,(22):164-165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管理方式。同时,也为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了新的犯罪空间和手段。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犯罪对象和工具的各类新型犯罪活动越来越多,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如何获取与计算机犯罪相关的电子证据,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已成为司法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中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作为计算机领域和法学领域的一门交叉科学——计算机取证学成为人们研究与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取证是指对计算机入侵、破坏、欺诈、攻击等犯罪行为,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按照符合法律规范的方式进行识别、保存、分析和提交数字证据的过程,取证系统则是实现计算机取证功能的软件工具。在深入探讨计算机取证发展与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基于网络的互联互动、多层次的计算机取证系统模型,简述了此系统模型的组成、相应模块的主要功能及未来取证系统设计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犯罪现象日益增多,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犯罪的手段更加隐蔽,因此计算机取证技术成为解决争议和打击计算机犯罪的重要举证途径。以计算机主机系统中可获取证据的途径为切入口,阐述了计算机主机系统取证的基本原则,探讨了计算机主机信息隐秘取证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并对计算机主机隐秘信息取证系统及其主要的数据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王峰 《中国科技纵横》2010,(12):100-100
审计取证是审计工作的核心部分,是决定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实践告诉我们,要获取真兵可靠、充分适当的证据,不仅要求审计人员紧密结合实际,按照规定程序取证,更需要采取一些灵活的方法和策略,保持耐心、细致和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如果获取的审计证据是足够的、充分的,才能保证审计项目的质量。笔者通过审计业务实践,发现当前内部审计取证中存在着缺乏规范程序和统一标准;取证方法单一,重视书面证据,忽视环境分析实物证据;取证的文书内容和形式不规范;审计人员双证方法不适当等问题。对此,内部审计机构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犯罪也呈上升趋势,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对已获取的计算机证据进行正确合理的保全,从而才能在法庭上作为有效的证据进行呈示。对计算机取证及计算机证据作了简要说明;着重讨论了计算机证据保全和呈示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最后介绍了几种目前常用的计算机证据呈示工具。  相似文献   

10.
电子数据已经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类型被写入法律,此种新型证据正逐步成为目前司法实践中解决纠纷的主要证据形式,但由于电子数据这种新型证据的特殊性,为其取证、收集、保全乃至鉴定与认证带来了一系列的困境,故探讨一种在纠纷产生之前的保全方法,可有效地运用事先保全的证据达到定纷止争的目的,电子数据证据的发展以及在司法实务中的运用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取证和计算机证据的基本概念,进而对实施计算机取证时的相关技术及工具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分析了该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取证的模型多种多样,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计算机证据的可采用性问题。在对现有模型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多维计算机取证模型,该模型既兼容了现有的模型,又增加了时间约束和对取证过程的全程监督,使得取证策略可以随时间变化并可以把取证过程的监督数据作为证据的一部分呈堂。  相似文献   

13.
胡鹏  金鑫 《科协论坛》2007,(9):106-107
目前,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犯罪对象和工具的新型犯罪活动越来越多,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侦破这些案件必须要用到计算机取证技术。文章对计算机取证的涵义、环节、取证技术和工具、局限性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夏海红  段成阁  孙威  魏敏 《百科知识》2023,(9):44-46+49
<正>根据我国法律,电子数据可以作为有效的法律证据使用,因此电子数据的取证变得十分重要。在对案件进行电子数据取证鉴定时,取证人员需要根据司法鉴定法律法规的流程和规范来实施,以确保电子数据鉴定的司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电子数据在刑事诉讼中一直存在着定性难和收集、质证、认证等各种质疑,以致电子数据写入刑事诉讼法证据种类以来,在审判中关于其取证、质证、认证等方面都引起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的热烈探讨。本文即从现有的电子数据的法律规定着手,分析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从收集取证、质证、认证过程提出了针对性的完善措施,以期对我国电子数据取证的相关规定进行更好的规制,更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田斌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8):160-161
介绍了计算机取证的意义,计算机取证的关键技术,计算机入侵的步骤,以及计算机取证的新技术——蜜罐,并对计算机取证工具进行了进一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贵静 《科教文汇》2009,(32):241-241
自认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在很多国家的民事诉讼法典中均有明确的体现。而我国沿用至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却没有将自认制度纳入其中,2001年12月21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中弥补了这一立法的不足,具体体现在《证据规定》的第八条之中。本文从自认的概念、对自认的限制以及自认的效力几个方面对该制度进行了简析。  相似文献   

18.
石会燕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124+280-124,280
凡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而审讯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查明案件的事实真相,揭露、证实、惩罚、打击犯罪,确保无罪人不受刑事追究,实现不枉不纵。根据刑事诉讼法学对证据的分类理论,证据可分为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亦称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侦查审讯人员应当全面、客观、公正地收集、运用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的证据,特别是辩护证据。这样才能避免无罪的人受到刑事追究,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保证我们侦查办案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据挖掘的计算机取证分析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源泉 《大众科技》2009,(11):18-19
文章主要论述了计算机取证技术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传统计算机取证分析技术的类型,指出了传统技术的局限性,介绍了基于数据挖掘的计算机取证分析技术的创新点,并结合数据挖掘技术设计了取证分析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20.
计云倩 《情报探索》2014,(3):110-112,120
阐述数字取证的定义及重要作用,从数字图像、数字视频、数字音频3个方面,论述数字多媒体资源的被动取证技术,认为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多媒体资源的数字取证理论和实验体系,大多数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