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杜甫的著名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现已选入高中语文课本。这是很好的教材,应当充分肯定。可是,郭沫若同志在《李白与杜甫》一书里对这首诗提出的三点意见,是值得商榷的。第一点是关于“茅屋”问题。郭老指出:“诗人说他所住的茅屋,屋顶茅草有三重。……这样的茅屋是冬暖夏凉的,有时候比起瓦房来还要讲究。茅草被大风刮走了一部分,诗人在怨天尤人。”这是带有指责之意。我认为茅屋不管有多少层,不管是否有冬暖夏凉的优点,终归不是高  相似文献   

2.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下者飘转沉塘坳”的“塘坳”,现行高中语文第三册注释为“低洼积水的地方”,有人干脆解释为“水塘”。古汉语的“塘”字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四周有堤围的“池”,即“水塘”;二是指防水的“隄”;现写作“堤”,即“堤岸”。要准确理解词义,必须紧扣具体语句来辨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塘”,无疑是指种  相似文献   

3.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这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两句诗。对于句中的“屋漏”二字,注家都解作“屋顶漏雨”。例如:郭沫若同志将这两句译作:“床头屋顶在漏雨,湿成一大片,雨脚毫不间断,象麻线一般。”(见《李白与杜甫》第一三七页)周蒙、冯宇二同  相似文献   

4.
用洗衣机洗衣服,衣服兜经常会被水翻出来。如果兜里有钱的话,钱还会被洗衣机掏出来拧得皱巴巴的。面对这样的场景,你也许会感叹:奇了怪了,难道洗衣机也像小孩子一样爱翻衣兜,想看看里面有没有好吃的?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很形象地描述出了大风容易掀开屋顶的现象,不仅茅草屋很容易被大风掀开屋顶,我国农村常见的瓦房的屋顶也容易被大风掀开为什么大风遇到房屋时,首先跟屋顶过不去呢?风中的旗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第四册《井岗翠竹》一文里的“青青”一词,既没有注音,也没有释义,这样容易产生误解。在古汉语里,“青qīng”是与“菁jīng”相通的。如《集韵》注:“青,与菁同”《释文》:“青,本亦作菁”;洪兴祖《楚辞补注》:“青,茂盛也,音菁”。那么,《井岗翠竹》一文里的“青青”,是否应当作“菁菁”解呢?我以为应当作“菁菁”解。因为“青青”是作为描绘毛竹茂盛的叠音形容词出现在课文里的。如:  相似文献   

6.
一 主谓词组具有一定的语调,独立起来,就是一个句子,古代汉语、现代汉语都是这样。但是,在古汉语里也有相当多的主谓词组并不独立成句,包含在一个句子里,象一个词一样作句子成分。本文研究的是这样的主谓词组。 古汉语的主谓词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主+谓”,另一种足“主+之+谓”,“之”是虚词(语法著作叫助词,或叫介词、连词)。如下例(加点的是主谓词组,下同)。 天下归殷久矣。《孟子·公孙丑上》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相似文献   

7.
《周处》(初中语文第二册)的思考与练习第二题是这样的: “为”字在古汉语里有多种意义,具体在这一课有“认为”、“当作、作为”的意思。下边句子里的“为”字,各表示什么意义? 1.为乡里所患 2.义兴人谓为三横 3.始知为人情所患 4.终为忠臣 根据题意,以上四个“为”字,只能是“认为”或者“当作、作为”的意思。然而,实际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8.
丰小霞 《云南教育》2003,(35):40-40
一、创设情景巧设疑问上课伊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绘:“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位白发苍苍、衣衫褴褛的老翁拄着拐杖,在浣花溪畔踽踽独行,他,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前方不远,三间茅屋就是朋友帮他建的家……”此时,音乐声起,作飒飒风声。“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只听‘呼’的一声,庭院里百年的楠树连根拔起,屋顶的茅草也被狂风卷走,四处飞扬……”学生正听得入神,教师故意一顿,板书课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问学生有何疑问。立刻,便有学生问:“这茅屋被秋风吹破了,为什么还要歌呢?”“对啊,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研讨吧!…  相似文献   

9.
“孰与”和“孰若”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两个语言单位,其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但它们到底是什么词,至今还不十分清楚。一、从《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起《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三个句子: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吾孰与徐公美?③吾与徐公孰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古代散文选》注解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谁美?孰、谁。这样的意思文言里可以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也可以说“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相似文献   

10.
古汉语中的“说”字与现代汉语的“说”的意义不尽相同,阅读古诗文时要特别留意,以免误解,甚至闹出笑话。古汉语中的“说”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1.陈述,解说。如:(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相似文献   

11.
《月光曲》(人教版六年制第十册)是一篇老课文,这样的课文在教材中数量不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老课文怎样教出新意,闪耀出新理念的光芒?我在执教该课时,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猜“断断续续”课文第二自然段写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读到这里,学生提出疑问:“琴声为什么会断断续续呢?”这是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表现。我对学生说:“老师也感到很奇怪,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吧。”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①可能是贝多芬离茅屋较远,琴声传来时忽高忽低,有一种断断续续的感觉;②可能是钢…  相似文献   

12.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中写道:“高者挂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这里的“沉塘坳”应如何理解呢? 有人说“有的挂长林梢,有的沉入塘坳”,原教材的注释也说“沉塘坳”是“落在水洼里”,都把“沉”字作动词解。我认为这样解释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3.
《广韵》“重”有“直容切”、“直陇切”、“柱用切”三个读音,其中“直陇切”和“柱用切”两个读音是否区别意义,古今音兼注的古汉语字词典在此问题上存在分歧。论文从《广韵》出发,根据《经典释文》“重”注音所显示的音义关系证明“重”的“直陇切”和“柱用切”两个读音是辨义的读音。  相似文献   

14.
《叔向贺贫》一文里有这样一句:“……,其宫不备其宗嚣。”《古文观止》里的《叔向贺贫》这句为:“……其官不备其宗器。”1986年5月北京第三次印刷的中国农书机械出版社出版的刘允声等人合编的《古文译注》里的《叔向贺贫》也是:“……其官不备其宗器”,请问这里究竟是“宫”还是“官”?!  相似文献   

15.
贵刊第五期有作者认为:语文课《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注释,把“为之小”看作双宾语结构是错误的。我不同意.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大同小异,主要区别在于:古范围大,今范围小。王力先生在古汉语通论(八)叙述句一节中谈到双宾语句,对古今双宾语的大同小异足这样叙述的:一般说来,动词如果是“赐”“予”“遗”  相似文献   

16.
《硕鼠》一诗有两处这样的注释 :一是“逝将去女”的“逝”释为“往” ;二是“谁之永号”的“号”释为“哭”。笔者认为如此解释不妥。“逝”应释为“誓”。理由有三 :一、“逝将去女 ,适彼乐土”是奴隶们决绝的誓言 ,表现出奴隶们与“硕鼠”(奴隶主 )决裂的坚强意志 ;二、从训诂的规律看 ,“逝”与“誓”属音同形近 ,应为通假 ;三、《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 )以及《中国文学作品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温洪隆、邓支礼主编 )都把“逝”释为“誓” ,表示坚决之意。“永号”应注为“长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号”…  相似文献   

17.
郭沫若先生晚年关于杜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三重茅”的见解,三十多年来不断受到人们的讥讽。但是,应该怎样解释“三重茅”,却未见人论及。笔不揣愚钝,谈谈自己的理解,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8.
先看例子。《汉书·魏豹传》里有这样一个句子:“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救魏”颜师古注:“楚遣项它,齐遣田巴”。这实际上是把两个句子(如颜师古所注的)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句子。这是古汉语里一种修辞手法,叫“并提”,有的叫“分承”,也有的叫“合叙”。这种修辞手法也可以说是在一句中同时表述两件相关的事。它的好处是可以使文辞简练,句子紧凑,因而常被古人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在中学文言文里也能遇到,例如: 韩愈《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意思是“句读之  相似文献   

19.
初语第三册《祈使句和感叹句》里,有这样一个例句:“借你的笔给我用一下好吧?”附录《句子用途表》里,也有这样一个例句:“能把你的笔借给我用一下吗?”把这两个句子都归到祈使句里,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20.
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干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不少注本都说“屠苏”指美酒,但笔者认为“屠苏”解作“茅屋”更为恰当。查《辞海》可知,“屠苏”有三个义项:一为酒名,二为草名,三为房屋、草庵。《元日》诗作于公元1070年春节,其时王安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