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决策是教师的权力,是教师职业角色和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提高学校课程有效性、促进学校课程变革的需要。教师从不同立场出发,在不同层面参与学校的课程决策,体现出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决策内容和方式的差异。要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建立和完善保障教师参与课程决策权力的体系,明确教师的决策权限,确立合理的监督系统和教师自我评价机制,提高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决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背景下,重视教师的课程意识已成定论。到目前为止,围绕着课程意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取向等,学术界已经做了多方面的探讨和深入研究。课程开发意识作为教师课程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支配着教师在教育中的行为方式、存在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本文拟就从课程开发意识的概念,教师课程开发意识的必要性及培养三个方面阐述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  相似文献   

3.
教师课程意识是教师根据自身的教育哲学对于课程系统产生的能动性反映。教师的课程意识形成于教师对实然课程的反思和对应然课程的探索。教师课程意识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乃至推进新课程改革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还存在着教师课程意识迷茫、教师教学惯习的抵制、教师"信息孤岛"的限制、学校管理体制的束缚等多重困境。因此,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需要加强教师学习,凸显专业自主;营造新型教师文化,促进教师互助发展;构筑教学共同体,打破信息闭塞;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校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4.
论课程改革要唤醒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具备课程的主体意识、生成意识、资源意识和评价意识,这需要通过鼓励教师开展叙事研究,赋予教师足够的专业自主权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合理分担教育责任等方式予以唤醒.  相似文献   

5.
课程意识的生成是教师专业素质养成的核心.个体接受教师专业发展所必需的知识体系,涉猎职业教育的内容、课程与教学的知识不仅决定了个体知识体系的构建,更重要的是生成表征其胜任职业学校教师的课程意识,从而影响着他们的教师生涯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经历了主动接受社会课程意识和反思自身教育实践经验阶段.学校和社会文化是影响中职教师课程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应当从学校层面保障教师的课程权利,从社会层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及其教师的社会地位来保障中职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合理的课程意识.当前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具备课程的主体意识、生成意识、资源意识和评价意识,但是这些意识在教师身上表现得还较为淡薄,处于待觉醒状态,需要通过鼓励教师开展叙事研究、赋予教师足够的专业自主权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合理分担教育责任等方式予以唤醒,以促进教师发展,最终促进课程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更多课程开发与创新的权利。作为构成学校基本要素的教师,应该是学校课程建设者,必须确立课程意识、研究意识、自我实现意识和合作意识,积极充分准备、扎实有序推进,认真及时总结课程建设,赋予课程更多的丰富性、可能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农村中学课程资源在短缺的同时还存在荒废和浪费现象。导致农村课程资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管理人员思想陈旧、落后,教师课程资源意识薄弱。提高学校课程资源的管理能力,加强教师课程资源及其开发意识是解决农村学校课程资源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课程理解、课程意识、课程立场、课程权力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究竟教师与课程是什么关系,什么是教师的课程理解,教师应该怎样理解课程,教师能否成为课程的一部分,教师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课程资源,教师是否拥有课程权力并应该拥有哪些课程权力等等。深入探讨并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课程实施的状况,也影响着国家和地方的课程政策和学校的课程制度。围绕这些基本问题,本刊编辑部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教学论专业博士组织了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意识及其唤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应具备课程的主体意识、生成意识、资源意识和评价意识,这需要通过鼓励教师开展叙事研究,予教师足够的专业自主权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合理分担教育责任等方式予以唤醒。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发展与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改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知识处于核心地位,教师的专业性问题主要是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情意等的发展问题。当前,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重心正在实现由"技术熟练"范式向"实践反思"范式、从"公共教育知识"到"个体实践知识"的转移。教师专业知识的培养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的支持,教师教育的各项改革最终也要以课程改革为落脚点。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与理念应回归师范性;课程设置与实施应突出实践性知识的积累与建构;课程伦理建设应关注专业态度培养,注重专业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向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着基础课程相对薄弱、教育类课程比例偏低、实践课程明显不足、学科课程有待精化等问题。为了调整和优化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教育正在通过调整课程结构、统合课程内容、重视实践体验以及加大自主课程的比例等措施,构筑"厚基础、高素质、强实践"的教师培养平台,以提高未来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3.
法国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普通高中的技术课程——"工程师科学"课程坚持技术学习的实践性和基本性,通过全程的技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技术有全面的了解,注重培养学生技术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技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对现代技术的基本理解。技术课程的实践性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教师树立课程传播意识。课程传播意识是课程意识的重要组成,其核心是课程的传播本质观。教师的课程传播意识内在地包含主体意识、内容意识、过程意识、媒介意识及效果意识等。教师课程传播意识的培养与生成要求教师秉持宽泛的课程意识,树立课程的传播本质观,提高自身的传播素养与技能以及养成反思性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教师树立课程传播意识。课程传播意识是课程意识的重要组成,其核心是课程的传播本质观。教师的课程传播意识内在地包含主体意识、内容意识、过程意识、媒介意识及效果意识等。教师课程传播意识的培养与生成要求教师秉持宽泛的课程意识,树立课程的传播本质观,提高自身的传播素养与技能以及养成反思性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课程意识是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和课程创生以及认知课程价值的自觉性和敏感性程度,包括主体意识、创生意识、价值意识和资源意识等几个内在的构成要素。要实现学生课程意识向课程行为的转化,学校和教师必须切实赋予学生适当的课程权力,创新课程与教学的管理制度,构建“学习化”的课程资源系统,强化学生的课程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由课程开发走向了理解课程,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与地位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课程知识的复制者和传递者;课程的研究者;课程的决策者和开发者.教师已经从一个课程的局外人、中介人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在教育实践中,需要从制度、技术、师资等方面不断完善,以切实促进教师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基于网络课程资源的教师角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教师的角色,明确教师自己的角色身份,对教师充分地扮演好教师角色具有积极的意义。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有多重角色,网络应用应进一步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实现,在网络资源环境下,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重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要顺利地实施,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是关键性的前提。新课程要求教师对课程、教学和学生重新进行反思和理解,并树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教学观和学生观。  相似文献   

20.
高师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河南师范大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提出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即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及"反思型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两方面展开,强化师范生的教师岗位意识和职业信念,全面提升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发展潜质;理论与实践是高师院校实践教学的两翼,其实施的关键在于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以"反思"为主线贯穿于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