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世界》2006,(4):51-51
田家英从1948年10月到1966年5月任毛泽东秘书时间达18年,深得毛泽东的器重。1959年庐山会议时他才37岁;1966年5月23日,“革”刚刚开始,在江青、陈伯达、戚本禹等人的残酷迫害下,田家英被逼饮恨自杀身亡,终年44岁。  相似文献   

2.
徐曼 《档案时空》2007,(3):18-20
今年是田家英逝世40周年。田家英曾是毛泽东的5大秘书之一。他才学深厚,为人坦诚,为毛泽东起草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稿。但是,庐山会议的政治风暴差点把他推入深渊,史无前例的“文革”浩劫终于使这位正直的书生蒙冤自尽……。但“田家英之死”的话题至今没有结束,他的思维方式、工作态度、思想品德、人格魅力无不给秘书或将要从事秘书工作的人以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3.
田家英同志是党内有影响的学者,他不仅对党史有研究,对当代中国社会有调查和了解,同时他对中国历史有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对清史兴趣更浓。不幸他被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夺去年轻的生命。 田家英对收藏书法、书扎等有很大志趣。他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多年,毛主席书写的诗词、书扎不时丢  相似文献   

4.
曾自 《出版参考》2009,(10):6-6
我保存着一张当年毛泽东和读书小组成员在杭州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的照片。这个读书小组里有我的父亲田家英。  相似文献   

5.
甲:我想写一篇《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的书评,因为书写得很好,很动人,有好多话想说,与老兄探讨一下,如何? 乙:好啊!此书我也看过.引起我很多思索,你先说,好在哪里? 甲:材料真实,事迹感人,田家英很了不起,特别在1958年以后对大跃进、庐山会议、包产到户等的看法似乎都胜过某些长辈人;还有毛和田都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关心人民疾苦,这是很有现实教育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田家英,原名曾正昌,1922年1月4日(农历十二月初七)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3岁丧父,9岁失母,后靠哥嫂抚养,13岁辍学,在药铺当学徒.但他没有停止学习,立志"走遍天下路,读尽世上书",坚持自学.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对人民公社内部的平均主义是反对的,所以才决定将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但他又认为,生产队内部不能没有一点平均主义,不能搞彻底的按劳分配1961年3月7日,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来到广州参加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并请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将关于安徽"责任田"的一份材料转送毛泽东。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论述了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同志一生爱书、买书、藏书、用书成为一大藏书家的鲜为人知的事迹,并总结了他藏书的四大特点:即入藏的马恩列斯毛泽东著作系统完备;大量的工具书和历史书籍;中国文学体积中丰富一;明清文人学者和书画名家的墨迹珍品在国内外为独步。田家英在藏书管理、分类编目、资料分析整理利用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足为当今图书馆工作学习借鉴,更上层楼。  相似文献   

9.
知识与趣味     
从废纸篓里拣回的毛泽东名诗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63年印行后,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然而,这首诗是曾任毛泽东秘书的田家英从废纸篓里拣回的。原来,毛泽东有个习惯,写诗词写罢,或觉得诗词写得不好,或以为字写得不好,就随手把纸揉成一团,扔进废纸篓,爱诗词爱字爱毛泽东的田家英,却说那是“国宝”,总是从废纸篓里把一团团宣纸拣起,摊平,然后装裱起来,如此这般,他裱成了一大叠。内中有毛泽东自己写的诗词,也有毛泽东抄录古人的诗词,如唐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相似文献   

10.
1954年春,毛泽东主席在时任浙江省公安厅厅长王芳等人的陪同下,从杭州驱车到新登农村视察。他在松溪桥头下车后,步行一公里多路,来到松溪乡王家水碓村,与王关林等农业合作社员亲切交谈,调查了解农村合作化和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期间,毛主席听到了新登县的有线广播,兴奋不已。他对秘书田家英说,要将发展农村广播这一条写进“农业发展纲要”。  相似文献   

11.
田家英曾是毛泽东的五大秘书之一,跟随毛泽东18个年头。他不仅才学深厚,为毛泽东起草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稿,还当过毛泽东长子毛岸英的文史老师,一度备受毛泽东的赏识和器重;而且为人坦诚刚直,曾自喻“京兆书生”,并自吟《京兆书生》诗一首:“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  相似文献   

12.
王茜 《图书馆》2012,(4):102-104
田家英作为毛泽东的秘书和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在图书馆界也享有盛名。他以个人的学识地位,指导建设和充实了毛泽东个人藏书室与中央政治研究室图书室的藏书。他在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保藏以及情报研究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提出一些指导意见,这些思想对当今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社会主义文化仍颇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写的信大都是经过秘书室登记后发出的。为了保存毛泽东的手稿,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指定办信的同志将毛泽东写的信全文抄录一份以后,再发出支。有一次办信的同志将毛动东亲自封口的一封信也拆开来抄录了。止巧毛泽东把这封信拿回去修改,拆信的事被他发现了,他很  相似文献   

14.
田家英在毛泽东身边工作18年,其主要活动之一是参与毛泽东著作的编辑出版,并为之付出了大量心血和艰辛劳动.其积累的宝贵编辑经验,值得当代编辑工作者学习与发扬.  相似文献   

15.
彭程  少辰 《出版参考》2006,(7):26-27
差点卷入“反党集团”;因病休养,毛泽东致信关心。 1959年的庐山会议,胡乔木差一点进了彭德怀“反党集团”。庐山会议的初衷是纠“左”,胡乔木被毛泽东指定是会议决议起草小组的组长。会上,胡乔木与曾经担任和仍在担任毛泽东秘书的周小舟、田家英、周惠、李税等接触较多,且思想上与彭德环的意见比较相通。彭德怀被揭发批判后,周小舟、周惠、李锐等受到株连,胡乔木、田家英也险些被划进去。  相似文献   

16.
吴健 《档案与史学》2013,(12):24-27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杀敌人数最多的澳籍华裔狙击手——BillySing(全名WilliamEdwardSing),他曾荣获大英帝国杰出贡献勋章fDistinguishedConductMedal,DCM)以及比利时政府颁发的战争十字勋章(CroixdeGuerre)。1995年,他的家乡克勒蒙特(Clermont)为他建造了塑像,此后每年的澳新军团日都在他的塑像前举行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7.
德纳(Charles Anderson Dana,1819-1897,又译戴纳)是美国19世纪著名新闻记者和报业主。1819年,德纳出生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贫困家庭。1839年,他进入哈佛学习。由于经济窘困以及视力问题,一年后退学。在哈佛时他与乔治·里普利(Gorge Ripley)相识。1841年,他加入了里普利创办的德文《先驱报》(Harbinger)。  相似文献   

18.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和中心思想富有特色的浓缩和概括。它是文章的眼睛。《神异记》曰:画龙而点睛,则“雷电破壁,见二龙飞去”。文章有了好的标题,则全篇得神,文采飞扬。在新闻报道中常有这种现象,一些作品的具体内容读者早已记不清了,而那些脍炙人口的标题却深深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甚至成为人们生活的座右铭。毛泽东同志是文章大家,他特别重视文章的标题。据《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一书介绍,1955年为了推进合作化运动,毛泽东同志亲自编辑  相似文献   

19.
《浙江档案》2007,(6):12-14
我是绍兴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在档案局(馆)工作整整二十年了。卞局长来了以后,一直在他手下工作,对他非常了解!  相似文献   

20.
近代地理学家张相文(1866~1933),字蔚西,号沌谷,清同治五年四月十六日(1866年5月29日)生于江苏省桃源县(今江苏泗阳)。他自幼好学,爱好地理,博览史传,卓有见识。甲午战争后,因痛惜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萌发了研究地理学的决心,想通过传授介绍地学知识唤起国人的救国意识。1899年起,他先后在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广州师范讲习所、天津北洋女子高等学堂任教。他积极创办地学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