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恒利 《中国考试》2005,(10):57-59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以下简称MHK.为“民族汉语考试”的汉语拼音缩写),是专门测试母语非汉语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标准化考试。MHK主要考查应考者实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考查应考者运用汉语工具完成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任务的能力。从2002年起.MHK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考生的高考科目。继新疆之后,今天MHK已经成为吉林、青海、四川的高考科目。  相似文献   

2.
构想效度(construct validity)一直是效度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对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高等])和实用汉语水平认定考试(C.TEST)的构想效度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梳理了这两种考试的构想模型,并初步提出了操作性定义。研究样本为550名同时参加了这两种考试的考生,我们使用因素分析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我们只能有把握地说,这两种考试都测到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其他能力的检验本文还不能给出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充分分析新汉语水平考试的特点、结构、形式的基础上,强调师生要高度关注《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在此前提下,文章分别探讨了如何针对语法、词汇、听力、阅读和书写等环节进行辅导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4.
关于汉语水平考试等值设计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水平考试(HSK)实施多年来,一直坚持等值。在实际等值过程中,HSK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旧的等值设计暴露出一些局限,变得难以适应。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测等值和跨国等值等新设计,以期应对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论述在新疆推行预科汉语水平考试的必要性,介绍了预科汉语水平考试及其设计原则,对试卷内容进行了量化分析,并结合测试试卷的分析,对预科汉语水平考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老HSK试题文本的对比研究,作者发现新HSK试题在文本选取方面遵循了国家对外文化推广战略的编写原则,丰富地展现了中国价值观的各个层面。应考的外国留学生除了在语言方面要做好准备以外,还要了解并熟悉中国价值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8.
将汉语考试列入国家统一考试,是俄罗斯多年来对汉语教育和汉学研究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经俄罗斯联邦教育测试研究所的研制,汉语考试试题于2019年面世。试题包括笔试与口试,既考查学生对汉字、语音、语法、中国文化的掌握能力,也考察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具有考查点丰富、贴近生活等特点。同时,在试题中出现的难易程度差异等问题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缅甸汉语教学状况进行调查,简要地介绍了缅甸教育及汉语教学概况,重点分析了缅甸汉语教学7个方面的特点,提出了推动缅甸汉语教学的6条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汉语水平考试(以下简称HSK)自1984年开始在北京语言大学(原北京语言学院)研制,已经走过了20年的不平凡历程,无论在考试的研发方面,还是在考试的管理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许多教训需要汲取。这里仅就管理工作中的一个侧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大学生成就动机的特点及与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关系。方法:使用成就动机量表(AMS)对244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在年级和城乡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其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相关不显著。结论:低年级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成就动机高于高年级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来自农村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成就动机高于来自城市的维吾尔族大学生;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是目前国内面向少数民族的唯一的国家级语言类标准化考试,其创立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族教育的高度重视。梳理MHK的历史沿革和在考试科学化发展方面的探索,提出MHK在新时代要顺应民族教育的发展要求,顺应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顺应考试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肩负起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使命,为提升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伴随中国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汉语迅速地走向世界,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数迅速增加。为了应对这一新的局面,2004年中国汉语水平考试考务中心(简称“HSK考务中心”)在北京语言大学正式组建,其前身是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汉语水平考试(HSK)为例,通过梳理HSK的发展历程,对HSK相关研究进行述评,较为全面地呈现了HSK近30年的发展研究概况。这一基础性研究将有助于学界对汉语水平考试自身发展和学科建设形成系统、全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新汉语水平考试没有规定的汉字大纲。三级考试对汉字认读及书写的考查,相较于一、二级,难度跨越式提升。科学统计词汇大纲的用字情况,量化分析真题中的考字信息,以此为基础,提出基于汉语水平考试的初级汉字教材编写应该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功能的应试性、内容的趣味性、语言单位的关联性等原则,同时从字种字量选择、分类排序标准、结构体例安排、汉字信息说明、资源形式拓展等方面提出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6.
文章立足于吉尔吉斯斯坦实际,从该国汉语教学开展的特点出发,以汉语学习者为主要调查对象.本研究对汉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时间、收获、难点、了解中国的途径、周围人的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并依据其特点,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汉语教师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浅谈哈萨克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与汉语水平考试(HSK)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实施,全面推动了哈萨克族中、小学汉语教材、教法的改革,使汉语教学步入了一个崭新的、科学的、系统的教学模式,教材内容、形式、要求都有了一个历史性的跨越。  相似文献   

18.
孟加拉国南北大学孔子学院是南亚第一所孔子学院,也是孟加拉国唯一的汉语水平考试考点,该考点于2011年1月举办了孟加拉国首次汉语水平考试。2011年9月之后又增设了HSK其他各个级别的考试和YCT考试。2013年4月举行了孟加拉国首次汉语水平口语考试(HSKK)。笔者对南北大学孔子学院考点近年来的考试情况作一个回顾与分析,调查和分析了孟加拉国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水平考试的态度,并提出几点针对孟加拉国汉语水平考试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正 《考试周刊》2010,(16):1-1
根据不同的测试目的,语言考试可分为学能考试、成绩考试、水平考试等类型。学能考试的目的是检查应试对象学习外语或第二语言的潜在能力(即天资)。这种考试一般在教学前进行。成绩考试的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考试的主要作用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估教学效果、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加以解决。成绩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必须与教学要求,以及体现在教材和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相一致。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HSK[高等]考试的实测数据为研究材料,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高级水平学习者语言理解能力结构进行探讨,并对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结构关系进行了讨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第一。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结构是相似的,它们都包含两个或者三个子能力。听力理解能力包含三个子能力,即“概括总结能力”、“细节捕捉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包含两个子能力,即“理解显性信息的能力”和“理解隐性信息的能力”。第二,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在理解过程方面是相似的,但在解码过程中却是不同的,具体表现在呈现模式上,即听觉渠道和视觉渠道。第三,第二语言理解能力的可分性会受到被试语言能力和测验任务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