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在思政课中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故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属双赢之选.在"中国故事"进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西方故事过多,忽略中国元素;讲述维度单一,忽略故事的全面立体形象;就事论事,忽视思想挖掘;平铺直叙,感染力不足;教师讲解多,师生互动少.对此,建议教师应在故事选择、讲述方式、增强说服力三方面不断创新,实现知信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界定"中国好故事"的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故事并运用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从而在课堂中讲好中国故事,讲"中国好故事",以此开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境界,努力实现提升教师讲"中国好故事"的本领,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学生做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讲好中国故事是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通过调研,剖析高职院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现状,找到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佛教教义逐渐深入中国社会底层,成为公众的伦理规范.受其影响,小说、戏剧中的包公形象塑造明显地打上了佛教的痕迹.首先,包公被塑造成佛教的"阎罗王"最为流行.其次,受佛教伦理的"因果律"的影响,包公故事里存在大量关于"报应"的叙事,而且很多作品往往伴有相应的道德"劝诫"意图.佛教因果报应说强调善得善报,恶得恶报,来世的命运由今世的善恶行为决定,这就结合人们的性命大事、切身利益,引导人们去恶从善,从而推动人们的道德意识的自觉和个人修养的完善.受佛教拯救故事的影响,包公故事有了游历冥府的故事.无论是游历冥府所见各种阴森恐怖的"果报",还是亲见阎罗王冥府判案,其实质都暗含着"天理昭彰"的内容,只是地狱审判和佛教的修行观、儒家的天命观相联系,更能表现出正义的超验属性.  相似文献   

5.
哈拉维的理论叙事特点突出,具有"后理论"的特点。她注重剖析"什么样的故事在讲述故事",不仅关注当代科学是如何叙事的,并据此提出了"SF"理论叙事系统,更尝试以叙事的方法做理论。  相似文献   

6.
研究廓清"全球化背景"与"讲好中国故事"的选择性亲和关系,厘清全球化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的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问题破解途径。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赋予网络文学讲好中国故事的重大使命,阿耐的系列现实题材作品为读者提供认识世界的全新维度,通过跨媒介叙事建构中国故事世界,让网络文学讲好中国故事成为可能.阿耐通过直击国际关注、国民关心的问题,巧用"真实的力量",自塑、他塑与共塑等写作策略,探索出一条网络文学讲好中国故事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崔元翰是整个中国科举史上仅有的两个"四元"之一,状元及第后,成为学者型的官吏和文士,其为官贤良方正、直言敢书。为学则博学多才,在唐代141名状元中只有他和王维列入《旧唐书.文艺传》,其学术文才可见与王维不相上下,故人称有"典诰之风",尤其是其女崔莺莺的浪漫传奇故事更使其在文学作品中卓著。  相似文献   

9.
"杨家将"故事从北宋开始广泛流传,熊大木以历史记载为依据,融入民间艺人的加工创造,运用以虚入实的手法重塑历史,编撰出《杨家将演义》这部小说,使"杨家将"的故事固定下来。历来对于《杨家将演义》的研究多集中于人物考证、形象分析,对于小说的艺术手法研究并不多,从"实"、"虚"两种创作手法来展开研究,更能加深读者对历史演义小说基本手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赵琼 《职大学报》2010,(2):29-30
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婚姻的故事》和萧丽红的《千江有水千江月》虽然创作于不同的年代,但都围绕女性涉及到了"家"和"社会"的种种话题,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更能彰显其各自的独特性,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这两部作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能有效改善师与生的关系、增强问与答的针对性、提高知与行的粘合度.讲好中国故事要把讲中国故事与讲中国历史结合,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讲中国故事与讲现实问题结合,培养问题意识;把讲中国故事与讲世界未来发展结合,增强四个自信.中国故事资料库建设是教师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建设是基础...  相似文献   

12.
民族与国家发展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与现实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丰富素材,高职思政课的课程设置与中国故事的匹配关系以及思政教师所具备的讲好中国故事的素质和能力,都为讲好中国故事培育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可行性。在思政课堂讲好中国故事,培育高职学生文化自信需要重视所选故事的导向性、针对性、激励性和生活性。在讲授过程中要处理好中国故事与教材的关系,中国故事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以及中国故事的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深刻理解文化、文化自信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涵,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及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在实现中国梦的历程中,有着许许多多的中国故事,思政课教师要切实担负起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以影像记忆,讲好历史故事;以时事评论,讲好热点故事;以微视频录制,讲好身边故事;以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学生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亲和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15.
"赵氏孤儿"故事在民间影响颇大,是国内各大剧种中常演不衰的经典剧目。"赵氏孤儿"的故事之所以震撼人心传之久远,主要是因其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忠孝仁义"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上至高官贵戚,下至贩夫走卒,无不薪火相传用来严戒子孙。"赵氏孤儿"即讲述了一段有关"忠义"的故事,然而其故事的缘起、发展、影响以及真实性,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时代有关"赵氏孤儿"故事的记载,旨在说明其故事流变的过程以及分析其变化的原因,以期更好地理解其故事内容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2014年对中国经济的对外报道而言,也可谓分水岭,这一年,中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对外报道如何向海外受众报道与经济新常态有关的重要财经新闻,做好各种解释和分析,说好中国经济故事的新变化,传递中国的声音?就此结合案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直观性和生动性、震撼性和启迪性"的故事教学法,是思想品德教育中可以起到激励和引领作用的有效方法。它是思想品德教育基本原则的真切体现,是增强思想品德教育趣味性的有效方式,是思想品德教育凝神聚气的震撼力量。思想品德教育要能引用故事教学法,需采取"抽象思想品德教育理论与典型思想品德教育故事的有机结合,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设置思想品德教育的故事情景,巧妙挖掘故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等多维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孟姜女》作为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春秋《左传》"杞梁之妻哭夫崩城"故事,经过不同时代充实发展,形成丰富生动的故事,并传达出深厚的古代文化信息。四个核心情节体现的文化解读:孟姜女出生折射的古代葫芦图腾文化;水边相遇遵循的祓禊之俗;杞梁之死反映的人祭习俗;寻找丈夫渗透的滴血识骨理念。核心情节不仅使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而且使传说带有现实社会鲜明的烙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体现传说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民间故事形态的演变受到社会文化制度的制约和支配,不同的民俗心理和文化理念直接影响到民间故事的情节组成及功能建构。文章在研究两国"放鲤得宝"故事的配型基础上,用功能学的方法重点比较中国放鲤得宝 田螺姑娘的配型与朝鲜放鲤得宝 猫狗寻宝的配型,从而探究不同文化背景对于复合故事配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要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出发,不断"适应"和"选择",达到翻译生态环境的平衡.中国特色词汇反映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呈现的特点、现象和思想,其英译会直接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思想和中国立场的解读,因而译者英译时要考虑翻译生态环境,选用合适的翻译技巧.《中国关键词(第一辑)》英译本囊括了不同类型的中国特色词汇,译者进行"三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时,可灵活使用诸如直译、意译和释译等技巧,以此确定符合英语表达的最终译文,用国际声音准确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