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文本分析、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基于奥运新闻传播的观察分析出我国当前体育新闻传播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传播理念:从"受众中心"向"用户驱动";传播内容:由"赛场聚焦"到"泛奥关注";传播手段:从"单兵传播"到"全息传播";新闻叙事:从"现象新闻"到"数据传播";运行理念:由"新闻主义"到"品效合一".这些特征的演变对体育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主要包括更加宽厚深广的专业知识能力,全息立体的技术应用能力,大数据调查分析呈现能力,综合的项目管理能力等.而反观目前的体育新闻传播教育供给侧存在培养目标设定的时代感不强,专业课程"增量"设置,融合欠缺,教学策略实施的实践性不足等问题,无法很好的适应和满足行业对于体育新闻传播人才的能力需求.介于此,提出了体育新闻传播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思路,在教育理念上:宽厚基础,思维融合,从"新闻本位"向"产品理念"转变;课程改革上,打造"进退均衡"、"融合有效"、"数据融入"的本体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上,实施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协同,大力推进实践教学落实;同时不断的强化师资团队的现代性建设.  相似文献   

2.
残奥会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同时也致力于传播新的残疾观念、促进残疾人的社会融入。而媒介作为传播残奥会的重要载体,它对残奥会的新闻话语建构影响了公众对残疾人群体的认知。因此本文以1984年到2018年《人民日报》对夏季和冬季残奥会的报道为研究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其新闻话语的建构和演变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探讨新闻话语背后的不同残疾模式。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对残奥会的报道经历了"伤残""残疾"和"残健融合"三个不同的新闻话语阶段,这些新闻话语受到"残疾人慈善模式""残疾人医学模式""残疾人社会模式"等不同残疾模式的影响。从联合国和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最新议程来看,在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的报道中,需要结合不同的残疾模式以及通过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的社会目标建构更加多元的新闻话语,以便建立一个更加文明和平等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中产生的木子美现象.并没有用身体挑战男权文化的主观意图,但她的行为与围绕在她周围的男权文化共同作用,她的身体所显示出的"挑战"意味,是中国网络文化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在从网络精美化时期到网络大众化时期转变的过程中,网络文化时女性形象塑造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针对近年来国内电视界掀起一股"民生新闻"的电视热潮,多数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只是在浅层次上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民生本质的现状,从民生新闻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其现状及不足,指出新闻传媒应更好的"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发挥媒介的作用,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其未来的新闻媒体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闻与宣传从来都是一对紧密相连的概念。人们总是在不断的新闻实践中探寻最佳的宣传手段,这种探寻,从无意识发展到有意识,又从有意识发展到今天的精心策划。我们应从新闻和宣传这一对概念入手,剖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到它们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实现两者之间的双赢。  相似文献   

6.
从知识生产者的角度来看,以新时期为界,戴厚英经历了与她同时代的知识分子大多走过的历程,即从"革命"改造型知识分子到"启蒙"反思型知识分子。新时期的戴厚英也同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经历了一个身份重构的过程。但是,戴厚英又是独特的。她并不局限于倾诉知识分子所受到的伤害,而是反思知识分子的局限与困境,并寻求突破的可能性。戴厚英在小说中所展现的知识分子的矛盾与困境,不仅是那一代知识分子所共同要面对的,而且是整个现代性历程本身的矛盾与困境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民生新闻以良好的收视表现和丰厚的广告回报成为地方台参与新闻竞争的必要趋势.目前民生新闻出现的问题是:只在时间表象上做文章,无暇分析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但从总体趋势看,民生新闻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应该通过民生新闻搭建起百姓与政府之间的"连心桥"和纽带.  相似文献   

8.
八十年代初期,我国教育改革的浪潮,引起了武昌造船厂退休经济师李光炬多年来的一桩心事:她出身于书香门弟,自己和兄弟姐妹全都受过高等教育,可是三个子女却成了“被耽误的一代”,个个与大学无缘。她发誓,一定要让千千万万个孩子能读上大学,使其增强才干,在四化建设中大展鸿图。她把实现这个“心事”确定为退休后的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她在分析了当时的主、客观条件后,制定了分两步走的规划:先到早期开办的民办大学任班主任,以便熟悉情况,增长才干,积累经验,为自己办学创造条件;然后自己创办一所新型的民办大学。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都市报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大众文化代言到主流化转型再到目前不断分化流变,表现出一个普遍的危机,即都市报媒介身份和新闻意识形态选择的自我冲突与矛盾。这种身份与意识的冲突贯穿于中国都市报发展的各个阶段,并造成报纸存在样态的"精神分裂"和"身份游移"。当代都市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确立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统一的、现代的媒介意识,不断强化和坚守媒介的公共性和人本责任。  相似文献   

10.
简·奥斯丁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人物的小说家"。她的作品反映了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生活的喜剧,显示了"家庭"文学的可能性。她多次探索青年女主角从恋爱到结婚中自我发现的过程。这种着力分析人物性格以及女主角和社会之间紧张关系的做法,使她的小说摆脱了十八世纪的传统而接近于现代的生活。《傲慢与偏见》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为主线,共计描写了四起姻缘,是作者最富于喜剧色彩,也最引人入胜的一部作品。通过对《傲慢与偏见》的分析与研究,深入探讨了奥斯丁的小题材创作"以小见大"、"以细见广"、"以小寓讽"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呈现指数级增长,大众的注意力越来越稀缺,新闻消费碎片化、随时化。这种背景下,无论是重大时政新闻,还是突发新闻,抑或常规新闻,相对于有限的时间,都显得过"重"。东方网在实践中,摸索出了"重"新闻的"轻"表达模式,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的词是婉约派的正宗,但除了婉约之外,从她的词中还能读出她性格的另一面,品出一些"别样的东西",这便是她婉约芬馨的词风之中隐蕴的清刚神骏的风骨。而这种"芬馨"之中的"神骏",正是易安婉约词风格中的个性特质。如果说"芬馨"所代表的婉约是易安皈依于一个词派的分类标志,是属于整整一类词人的公共特征,那么,这种"神骏"便是使易安能从一个词派的整体中凸现出独特个性来的某种特质,是使她在文学存在中区别于其它存在的个体性要素,正是这种隐蕴的神骏之致,使她能超越一般的婉约派词人和"婉约"的樊篱,显现出一种既体现了婉约风格的典型又不失个人特色的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大陆中心"而言,港澳台与北美、西欧、东南亚等区域性的华文文学创作似乎都是一种"边缘书写",而马来西亚本土的马华创作群体则又是处于"边缘"的边缘,黎紫书就是这样的一个作者,她由此而有着很强的"边缘心态",但也正是这种"心态"让她的写作充满着开放性,即:没有固定风格与固定题材。这些,最终造就了她的影响力。从她作品中关于情爱、性爱的书写,便能看出她集边缘性与开放性于一身的另类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4.
"9·11"恐怖袭击事件过去已十余年,美国文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持续关注,并诞生了许多与之关联的文学作品。2011年美国作家艾米·沃尔德曼发表了她的小说处女作《屈服》。作为一部与"9·11事件"密切相关联的文学作品,《屈服》关注的是该事件对整个美国社会以及美国民众的改变。作者通过自己独特的新闻视角,准确而又深刻地为读者呈现出了"9·11事件"之后美国社会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艾米莉·狄更生在索居生活中反复玩味着人生、死亡和永生。本文分析了狄更生"死亡主题"诗歌的意义,并从她的经历和社会影响方面探究她的创作根源。  相似文献   

16.
吕峨 《职大学报》2008,(4):11-13
从成名作<烦恼人生>到新作品<所以>,池莉以平民视角开创了"新写实小说"的先河,她的文章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抛开社会责任上高大全的人生意义,而展现的是赤裸裸的人们生活的实际内容.本文尝试从池莉作品的平民叙述立场和女性意识的逐步深刻来阐述其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以其方便灵活、快捷高效、实时互动、聚合人气、传播力强、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舆论焦点等独特优势,影响力、知名度、使用量与日俱增,不仅赢得了社会公众的青睐,更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在微博成为新闻传播"主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假微博新闻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微博新闻传播的公信力。本文从微博及微博新闻的内涵和特征入手,对假微博新闻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开栏语:从2015年2月起,《中国记者》与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合作开办"中国新闻奖评选面对面"专栏。以问答的方式,集中解答读者关心的问题,为大家了解新闻评奖工作、参与中国新闻奖评选解疑释惑。敬请关注。中国新闻奖评选是展示新闻战线精品佳作的重要平台,是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重要载体,是推进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抓手。可以说,中国新闻奖评选既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业务活动,也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与美学有着不解之缘。新闻的"真"、新闻语言的感染力、新闻典型的美育作用等都可以用"美"的规律来衡量。新闻报道用美的规律来衡量,对改变新闻程序化,增强新闻的传播力和吸引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党的新闻事业是一项充满着美的事业,因此,新闻工作者时刻不要忘记用美的标准检验自己的工作,用新闻手段,开垦美的土地,播下美的种子,点燃读者心灵美的火把。  相似文献   

20.
石评梅是"五四"时期最为活跃的女性作家,在向西方汲取真理的过程中,她接触到了基督教精神内涵并在作品中有所体现:祈祷、自我牺牲精神、忏悔意识、圣母形象以及平等博爱精神。这些精神内涵使得她的作品更具有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