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很多的年轻人都非常认真上进,这意味着他们将成为时代的希望。而一些上了点年纪的人与他们会面后,却常常会得出和这样的年轻人见面很无趣的结论。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沮丧的评价,诚然,认真没什么不好,但如果被认为是无趣的人,那就未免会有视野狭窄、话题贫乏之嫌。  相似文献   

2.
电视     
●症状一首先我得说,现在不喜欢电视的人实在太少了。所以这头一种人是口是心非的人。他们每天都在看电视,每个周末都准时收看“快乐×××”,但是他们跟人说的是他们只看7点的新闻,看完以后就会去读一些有意义的书来充实自己。他们受上一代主流的影响太大,害怕自己变成所谓的低俗的年轻人。这种人普遍会比较敏感一点,所以请尊重他们的谎言。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的歌唱活动最忌讳反复练习,机械学唱,因为这会失去歌唱活动传情达意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孩子只要意识到要反复练唱时,他们好奇好动的天性就会把歌唱降格成无趣无奈的被迫学习,他们会用东倒西歪和东张西望表达自己无声的抗议。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南端新山的警察,日前奉命执行一项特别任务:抓闲人。他们目前已抓到二百多名在街上闲逛的青年。 闲人有罪,这是马来西亚对犯罪的新见解。在当地,政界人士、宗教领袖或公众人物无不认为闲逛是国耻。按年轻人的说法,他们喜欢呆在购物中心和人聊天,因为那儿有免费的冷气,但老一辈的人可受不了,说这样会导致饮酒、吸毒、赌博等其他犯罪事件。占马来西亚人口一半的伊斯兰教徒尤其担心年轻人闲逛,因为喜欢闲逛的人绝大多数是他们的子弟。总理马哈迪尔希望到二○二○年,马  相似文献   

5.
患难见真情     
有两个年轻人患难与共,亲如兄弟。有一天,这两个人在大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面临死亡。一个老者出现在他们面前:“孩子们,前面有棵树,树上结了两个苹果,吃下大的那个人能抗拒死亡,走出沙漠;吃下小的那个人,最终会极痛苦地死去。”两个人向前走了一段路,果然发现了一棵树,也发现树上的两个苹果。可是,两人都没有去碰那个会给人带来生命之光的苹果。夜深了,两个好朋友相互凝望着对方,他们知道,这可能是他们的最后一晚。第二天早晨,当一个年轻人在太阳的照射之下醒来时,发现他的朋友已经不在了,树上只剩下一个干巴巴的小苹果。他失望了,不是因为死…  相似文献   

6.
我们搜集了17个过去年轻人的苦恼,它们也是现在我们大多数人遇到的困惑。我们可以用乐观、自黑的口吻面对我们目前的问题,困难去解决它就会简单。所有的困惑会有答案。等我们老去时,也会变成新一代年轻人的枷锁,成为他们要超越,乃至对抗的老人。到那个时候,我们能不能接受后浪对于我们固有经验的冲击?也许,这就是我们对于年轻最好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何元国 《神州学人》2010,(10):36-36
希腊人的母语当然是希腊语,英语对他们也是外语。一般年轻人在学校都学过英语,所以许多希腊人会说一些英语。但是,希腊人说英语可不那么好懂。他们喜欢用希腊语的音来发英语的音。  相似文献   

8.
最聪明的人     
一位年轻人决心寻访雅典最聪明的人,并拜其为师。他来到德尔菲神庙,向神求助:“神啊,请你告诉我,谁是雅典最聪明的人?”神说:“凡人之中,最聪明的是苏格拉底。”年轻人虽然知道苏格拉底是大哲学家,但是怎样断定他就是最聪明的人呢?年轻人想了一个办法,决定去拜访雅典那些公认的聪明人,以试探他们的智慧。他找到这些聪明人,他们中有商贾、政客、诗人、工匠等不同类型的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干出了优异的成绩。经过一番交往,年轻人认为他们确实很聪明,而且这些人都认为自己就是最聪明的人。比如有一位会造铠甲的工匠,能造出坚实而又合身的铠…  相似文献   

9.
初涉职场的年轻人,都渴望自己有朝一目能成为“卓尔不凡的大师级人物”。可这个“一日”到底是多长时间?有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实现。也有这样一些人,多数人会认为他们聪明有天分,善于把握机遇;他们读书勤奋、阅历丰富、洞悉社会、明白事理……不错,这些的确成就了他们,但这并不能让他们成为令人钦佩的卓越人物。  相似文献   

10.
态度与高度     
台湾著名女作家张晓风,在写作上以细腻、敏锐见长,她的作品可谓言近而旨远,意蕴无穷,细细品读,会备感其妙。从她的短文《高处何所有》中即可见其一斑。这篇美文共写了三位年轻人,他们爬山的态度以及到达的高度,各不相同。其实,这不仅仅是爬山的成绩不同,实质上是三位年轻人对人生所持的态度不同,他们爬山的态度及结果,反映了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境界。前两位年轻人代表了现实生活中一般人的想法:在人生的最“高处”应当是满蕴着鲜花与掌声,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骄傲感、优越感。其实不然。第三位年轻人真正到达了山顶,体验到的却是…  相似文献   

11.
信仰年轻     
张蕾磊 《大学生》2012,(Z1):36-37
张安定张安定很瘦,头发蓬乱。在北京柴棒胡同的这间小院里,来来往往的是年轻人,他们会来办个人展览、分享经历,为他们提供平台的就是张安定和他的团队。33个月前,张安定与妻子等5个年轻人辞职创业,成立了"青年志"研究团队,"专注于用社会学和人类学方法,研究中国年轻人和青年文化",耐克、阿迪、百事、雀巢、诺基亚、李宁等商家买下了他们的调研报告,以此理解中国年轻人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正>马云有一次去台湾,跟一群企业家吃饭。每个企业家都跟他大谈创新,这些人年纪都很大。马云回去后写文章说:"假如七八十岁的人还在创新,我们的问题就大了,他们不相信年轻人比他们更会创新。其实他们应该尽全力去帮助年轻人创新……"台湾的很多年轻人就在网络上骂:"你别对台湾指手画脚!"但我特别想站出来说:"我  相似文献   

13.
<正>伊壁鸠鲁是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经常会有人找他释疑解惑。一天,有三个年轻人结伴找到伊壁鸠鲁,他们对伊壁鸠鲁说:"我们三个人拥有着同一件心事,那就是都没人愿意和我们交朋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你们相互间能描述出各自的缺点吗?"伊壁鸠鲁问。第一个年轻人指着第二个年轻人对伊壁鸠鲁说:"比如他,他是一个特别固执的人,他一旦决定要做一件事就一定会去做,而且失败了也不愿意回头,无论别人如何劝解都无济于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们的作文教学越来越陷入模式化、套路化的误区,教师们在作文教学时,大都从方法、技巧、立意、布局等方面费劲心机把学生指导成模仿高手,学生的视线里充斥着所谓高分作文、满分作文,写出来的文章言不由衷、生编硬套、矫情造作,看不出年轻人的热情和真诚。学生的作文为什么会空泛、失真,为什么会矫情无趣呢?这与老师的教育教学和当今的社会文化背景不  相似文献   

15.
那么这一期就是当然的火影了~嘿嘿,既然说到了就一定要做到。不过把所有出现过的人物一一排列实在是太无趣了,所以我只特别挑选了下面这三个人而已。要是不能一眼看出他们是谁,啊啦啦……就赶快拿本书挡住脸去恶补吧。  相似文献   

16.
许多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他们宁可聚精会神地把时间大把花在电视机前观赏别人所谓精彩丰富的人生上,也不愿抽几小时的空,自己去体验周遭寻常的现实生活。问题是,现实人生就真的那么无趣吗?很反讽的是,现今当红的偶像剧内容,大都取材自日常的生活,演员平均年龄与主要收视的观众相差无几,甚至场景也都是都市一般寻常的街景。不论人物或剧情,  相似文献   

17.
这几日,有年轻人倾吐工作琐碎,抱怨大材小用:想干事儿,经手的却都是无聊小事。职业生涯开头,大概都要面临这样的窘境。壮志满怀地上岗,心劲儿高,俨然开天辟地非我莫属,却不得不面对琐碎、无趣甚至乱糟糟的现实,变成了“打杂的”。在报社的“一天到晚校对”,在银行的“当起小柜员,每天存取钱”,在机关的“提早到把屋扫、上下跑送材料”……于是便有了“一眼看到了头”“一辈子就这么过了”等相似的感叹。社会有充足的上升通道,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年轻人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自己的偶像,并从他们身上看  相似文献   

18.
信任孩子就是信任未来前段日子我去台湾,在一个餐桌上,有一批年纪很大的企业家,头发都很白了,每个人都大谈创新。我突然想到,假如七八十岁的人还在创新,我们面临的问题就大了,因为他们不相信年轻人比他们更会创新。其实他们应该是尽全力去努力帮  相似文献   

19.
有调查显示,关于爱情的观念,“七年裂变一代”。70年代的人还会相信承诺,会被承诺感动,会因为无法信守承诺而忧伤。而比他们小7岁的人,就会认为盟约太老,不如一起吃顿饭实际。甚至,有一部分年轻人抗拒谈恋爱,他们认为性是最简单的,他们的情感故事常常直接地由“性”开始。难道,我们的爱情真的没有内伤了,用刀背在手上刮一道血痕,便是生死相许?  相似文献   

20.
有调查显示,关于爱情的观念,“七年裂变一代”。70年代的人还会相信承诺,会被承诺感动,会因为无法信守承诺而忧伤。而比他们小7岁的人,就会认为盟约太老,不如一起吃顿饭实际。甚至,有一部分年轻人抗拒谈恋爱,他们认为性是最简单的,他们的情感故事常常直接地由“性”开始。难道,我们的爱情真的没有内伤了,用刀背在手上刮一道血痕,便是生死相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