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11月13日,《山西日报》刊发了侯红武先生题为《男无闺蜜女无汉子》的文章.该文严厉批判了“男闺蜜”“女汉子”等新词语,称“(男闺蜜)说白了就是婚外性伴侣”,“女汉子”恶劣鄙俗,并分析此等“恶劣之词”流行的原因是反智化、鄙俗化、动物性由弱变强、伪创造.此文一出,被众多网站转载,引发热议.走在信息传播前沿的新闻人该如何看待、使用新词语,是亟待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聂丛 《新闻爱好者》2012,(11):32-33
网络时代信息的传者与受者合二为一,网民对信息的传播和接受有更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与此同时,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热点事件、群体利益博弈事件时有发生。网络造句现象在此背景下出现并迅速形成一种新的网络文化现象。笔者发现目前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很少,本文试就网络造句现象的特点、产生原因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金鑫 《现代视听》2012,(6):6-11
电视广告,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现代传播行为,不仅成为构建当代社会与生活的重要工具和内容,更逐渐成为顺应和引领时代的社会审美的生产基地。认识当前中国社会语境的构成和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社会成员的审美心理,对于从内在逻辑上把握电视广告的创作与传播,使之健康有序发展并对社会意识形态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玄玉 《今传媒》2012,(12):56-57
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发展,微博的影响在不断地扩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大学生的思想既受到微博的影响,也通过微博影响着社会,大学生微博道德失范现象一旦产生会对社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我们必须重视这一现象,并且要着手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5.
谢文帅 《今传媒》2013,(6):54-55
本文介绍了群体极化这一社会心理学现象及其在网络中的成因及表象,分析了群体极化在现实以及网络中的可能引发的后果——有利也有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统媒体在应对网络群体极化事件中的责任与作为。  相似文献   

6.
当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底线失守现象屡禁不止,并且愈演愈烈。这种违法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底线失守表现及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应该的办法与措施,希望可以提高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书的畅销是出版业一个十分特殊的案例。项目策划的成功背后是社会影响力的失责,其负面效应也是出版者始料未及的。“张悟本现象”有着深刻、复杂的社会因素。针对此现象作者对出版入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进行认真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社会个体建立的社会关系相互勾连,形成了一张无形的、无处不在的社会网络。我们所有的信息、观念、行为、规范、文化等等都受此影响、相互作用而产生复杂的意义。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路径。在媒介融合和日益个人化的时代,社会个体通过传播活动不断建构和使用传播网络,并借此搭建自己的社会网络关系,从而使自己融入社会系统中。文章着重分析了社会传播中的一些具体现象,以此来说明以传播为基础的社会网络的关系流动与价值变迁。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观察读者如何接受或排斥电子书时,不仅要注重此现象在科技与社会经济方面的研究,事实上,电子书还有其他重要方面值得我们去研究。像所有技术一样,电子图书(以及人们对电子书的使用和拒绝使用)值得作为一种社会技术现象来研究。也就是说,电子图书不仅代表一种技术创新,也代表一种社会发现过程。同时,该行业的利益相关者不仅是软硬件生产商,图书贸易中的各参与方、作者,还应包括政府及最被忽略的用户。  相似文献   

10.
"先问亲邻"制度是我国古代对于不动产交易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法律依据,是古代社会以家族为基础本位的农业社会制度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法律制度,文章就针对此问题进行详细地探讨。  相似文献   

11.
冯勇 《兰台世界》2014,(6):93-94
"先问亲邻"制度是我国古代对于不动产交易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法律依据,是古代社会以家族为基础本位的农业社会制度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法律制度,文章就针对此问题进行详细地探讨。  相似文献   

12.
原禹 《视听》2018,(6):173-17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进入信息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传递范围和速度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由于受到媒体竞争等多方面的影响,新闻报道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虚假报道,并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传播,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反转新闻"事件的不断发生成为社会的新现象与新焦点,本文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媒介社会责任的构建做出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徐健 《新闻传播》2010,(1):133-133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在新闻传播领域,在我国各城市都出现了一类被称作"新闻报料人"的媒体信息提供者。这些新闻报料人为传媒竞争注入了活力,因此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近两年,国内有一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新闻报料人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韩运平 《图书馆学刊》2011,33(12):39-41
地方文献资源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某一地域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客观记录,是地方的百科全书。从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的现状入手,对地方文献资源在保存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构建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交流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科学方面产生了许多新兴学科,出现了大量的图书。对这部分书的归类问题,一些同志提出了许多见解,使我们很受启发。在此,我们也试就某些新兴社会学图书的归类问题谈点看法,与同行们商讨。一、宏观社会学、微观社会学宏观社会学亦称“巨型社会学”,首先由法国葛维治在研究中提出来的。系从宏观角度来考察社会,其构想相当于物理科学中的“宏观物理学”。它主要研究大规模的总体的社会现象,探讨人类社群情态现象,试图从交互文化的研究中发现文化的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16.
论新闻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新闻的特性是新闻的独特性能什么是新闻的特性?从原则上讲,就是规定新闻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根本区别的那种独特的性能。这有两层意思:(一)它是新闻现象所赖以独立存在的依据,它一旦丧失,新闻现象也就消逝了。(二)它不为其他社会现象所具有,它是判明新闻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根本区别的试石。在实际生活中,新闻现象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通常总是和其他社会现象结合在一起表现出来,有时其他社会现象比起新闻现象还处于更为显眼的地位。这就容易使人们模糊新闻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界限,甚至认不清新闻现象的独立存在。因此,认识新闻的特性,确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上述原则,就可将哪些是新闻的特性,哪些不是新闻的特性,一一加以判明。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22,(3)
塔尔德是一位被遗忘的社会学和传播学先驱,他在19、 20世纪之交提出的社会模仿观成为后来传播学诸多基础理论的源头。作为逻辑哲学,模仿律的研究目的不仅是了解社会的发展本质及规律,更要成为社会现象的解释依据。塔尔德在晚期研究中,将视野从模仿理论转向传媒与舆论的现实考察,以“公众与群众”“舆论与集群”为主题,完成了人类社会科学史上第一部有关舆论研究的专著。然而,今天传播主流学术史对塔尔德的相关叙事仅停留于“模仿”这一群体心理传播的现象表述层面,缺乏对社会模仿观的系统把握,更忽视了其对社会现实的指导性和预判性价值。基于此,论文重新爬梳塔尔德传播思想的理论脉络,试图以模仿律为哲学基础考察公众舆论的形成及发展演变,搭建社会模仿理论与公众舆论研究之间的二元关联。塔尔德开创了将交流/传播与民主政治相勾连的研究传统,他所强调的交往互动成为社会有机体的理论内核,库利的社会过程、杜威的大共同体、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皆承袭于此。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娱乐化是当前一种重要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详细分析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对电视新闻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电视新闻娱乐化关键在于把握度,只有把握度才能保证电视新闻具有正确的发展方向。基于此,重点探讨电视新闻娱乐化倾向的影响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消费社会视域下“网红打卡地”的媒体奇观及其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腾飞,各个城市大大小小的"网红打卡地"层出不穷,吸引着大众前往消费。"网红打卡地"的风靡不仅是消费社会中的一种新型消费现象,更是一场技术、资本与网民共谋的媒体奇观。其以视觉消费为基础,以媒介传播为推手,以消费者满足为导向,成长为了这一时代独特的娱乐、信息、消费的全新结合体。但也由此引发了人的主体性失落问题。本文从消费社会的视角出发,探讨网红打卡地这一奇观的发展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对此现象进行审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20.
闫征 《新闻世界》2012,(1):38-39
省级卫视之间为争夺收视率,存在相互模仿、“追风”的现象,带来了节目同质化、社会责任缺失、节目周期缩短等弊端,此现象是由于强大的外部压力、节目资源有限、定位不明确所导致的,省级卫视应进一步结合地方特色,打造具实践性的节目定位;加大创新投入,与网络结盟;建立绿色收视率评估系统来规避“追风”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