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的自然美、社会美和人生美等 ,都离不开表现方面的形式美。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铸成艺术的美。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就是要学生对美的内涵、美的思想境界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这种体会和认识是在潜移默化、自然而然中得来 ,是在美的形象的熏陶中达到理性的认识 ,形成美感。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有生活就有善、恶、美、丑,是啊,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善于发现美,美就在你的身边,你就会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受到美的启迪和教育。英语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化是英语的特点,从这个层面上看,英语中也存在着美。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美、领悟美、鉴赏美,引导学生从学习中发现、捕捉英语的美,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其实,初中英语教材中渗透美的地方有很多,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课本中蕴含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及科学美,通过内容的新奇美、情感的和谐美、传授的语言美和板书的简明美来创造教学之美。  相似文献   

4.
<正>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小学数学中的美和生活中的美一样处处可见。它存在着简洁、统一、和谐、丰富、深刻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能不失时机地渗透美育,引导学生发现美、领略美、追求美、创造美,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数学中蕴含的美,而且能使学生在快乐的数学审美活动中陶冶性情,培养情操,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代史中有很深厚的美学意蕴。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探索其中蕴含的文辞之美、思想之美、思辨之美和进取之美,甚至还有悲壮之美、乡土之美和人文之美,从而使得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和富有启发性,增强教学效果,给人以教益和启迪。  相似文献   

6.
热学中蕴藏着许多美的因素,包括自然美、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统一美、守恒美、理想实验美、并协互补美和结构逻辑美等。因此,挖掘《热学》中的美学因素并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对提高热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植物学中蕴藏着简洁美、和谐美、统一美。在植物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这些内在美,展示这些美,让学生欣赏生物界的自然美,感受美,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悲壮美、悲愤美、悲悯美和悲喜美四个方面论述了金庸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悲剧美。指出悲剧美在金庸作品中最具有震撼力,最能牵动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通过各种自然美的感受、艺术美的鉴赏和社会生活美的实践,培养学生认识美、见证美、追求美的人文情怀和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悲壮美、悲愤美、悲悯美和悲喜美四个方面论述了金庸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悲剧美。指出悲剧美在金庸作品中最具有震撼力,最能牵动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11.
<正>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会经常谈到美,比如语音中融入的美、句子中体现的美、语篇中呈现的美和文化中蕴涵的美等等,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我们接触最多的应该是她的音韵美。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体会英语中的音韵美。1.元音美。英语语音的突出特征是元音的长短音。英语的12个单元音  相似文献   

12.
肖丽娟 《四川教育》2022,(10):30-32
蕴含文字文化之美、多元融合之美、学生成长之美的汇美语文,旨在为每个学生描绘美好的未来。为此,教师要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在诗情画意中感受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之美;要打破学科界限,在情思飞扬中演绎融合之美;要回归生活,在实践体验中追寻成长之美。在汇美语文的世界里,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底蕴,在终身发展、全面发展中绘就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3.
数学自身是理性思维和想象力的结合体,数学美是集科学与艺术美为一体,主要包括对称美、简洁美、统一美,在数学史中,数学美是数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数学之美,学会在欣赏美中获得知识。其中对称美是数学美中最显著的表现形式,在中学数学中这一性质是非常常见的。欣赏对称美,体会数学之美。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语文课教学中进行美学教育有其必要性和积极的意义。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 ,我们应把握四个环节 :感知美、领悟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5.
蒋智芳 《小学生》2011,(6):19-20
音乐课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音乐的独特功能——乐谱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象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让美得到塑造和升华呢?单凭音乐是不够的,还要由教师精心去设计美、创造美和发现美。  相似文献   

16.
臧绪琴 《教师》2014,(26):59-59
小学语文课文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美。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美,又要使其发现和欣赏美,更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审美能力,让学生在课文中欣赏到文字的语言美、情景刻画的意境美、表情达意的情感美。  相似文献   

17.
地理审美教育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欣赏、体验地理世界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谐美、科学美、艺术美,体会地理教育之美。  相似文献   

18.
让美融入英语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即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通过对普遍存在的自然美的感受、社会生活美的实践和艺术美的鉴赏,培养学生认识美、追求美和在生活中体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进行审美教育,是每一门学科的教育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揭示美,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力求让学生感知美。那么,如何发掘英语教学中的美学内涵?如何在英语课中实施审美教育,把美带入课堂,在学习中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表达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美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重要性。数学美是一种科学美,一般可分为:严谨美、简洁美、统一美、对称美、整齐美、奇异美等;在教学中可通过课堂教学、课后交流、第二课堂三个途径渗透;在数学美育渗透活动中要充分认识和明确对数学教师的需求,数学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知识修养水平,注意仪表美,具备才识美,善于创设美的情境,才能给数学教学过程中美育渗透提供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初中化学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美、渲染美和创造美。就是说,要帮助学生去揭示知识中包含的美,通过各种方式竭力使学生去领略美,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感受美的能力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学中应从下面四个方面揭示美,进行美育。1.揭示教材中自然美、创造美的内容,进行美育大自然千姿百态,是审美教育的“百科全书”。教材中反映大自然美的内容,无疑也是进行美育的极好材料。如:“碳酸钙”一节所介绍的广西桂林地区岩洞内的钟乳石、石笋和石柱(封里有彩图)。教师在讲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