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引用了陶潜《挽歌》的末四句,对其中的“死去何所道”,吴海发同志作了新的校勘和释义。他根据《初学记》引《挽歌》,认为末二句应是“死去何所适,托体同山阿”,意思是“人死了,去的地方在何处?让身体埋在山野(托体),跟山陵作伴儿(同山阿)”。他觉得这样校释才连贯通顺,而部编教材第一册注解似是而非,应按《初学记》校勘。(见《关于“死去何所道”的释意与校勘》,载《天津师院学报》一九八○年第六期)。笔者对他的新的校勘  相似文献   

2.
《马氏文通》云:“曰‘何如’,曰‘何若’,曰‘如何’,曰‘奈何’,曰‘若何’,曰‘如之何’,曰‘若之何’,曰‘谓之何’共八语微有异同”。实则尚有“奈之何”,“如……何”等式,用法颇多,并不一致。兹分别举例汇释如下: 一、“何如”、“如何”、“若何”、“何若”、“谓何”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与研究》一九八二年第八期发表的覃普昌同志的《谈谈“何”在古汉语中的运用》一文(以下简称覃文),有的地方笔者有不同看法,特说出来就正于覃同志。“何”是古汉语中极常见的一个疑间词,常作宾语、谓语,定语和状语,这一点不少语法书都指出了,但能不能作主语呢?吕  相似文献   

4.
在古汉语中,“何……为”与“何……之为”都是习见的固定结构,如果不深入分析它们的语法特点与作用,很容易使二者混淆起来。“何……为”(“何以……为”、“何故……为”、“何必……为”、“何乃……为”、“何足以……为”)这个格式一般用来表示询问或反问。“何”是疑问代词作状语,“为”是语气词,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如“上知朔多端,召问朔:‘何恐朱儒为?”’(《汉书·  相似文献   

5.
释意学派的口译理论认为口译包括三个主要程序:原语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和译语表达,而使三个程序形成工作链的是"意义",口译过程就是释意过程。本文运用该理论对记者招待会口译实例进行释意性的评述和分析,并据此探讨口译释意训练的主线、核心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7.
十九世纪末,美国康乃尔大学做过一次有名的实验:实验人员在做了十分完善的策划和安排之后,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这只反应灵敏的青蛙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说时迟那时快,用尽全力跃出油锅,跳到地面安然逃走。半小时后,他们使用一个同样大小的锅,这回锅里放满4/5的冷水,然后把那只刚刚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到里面,这只青蛙在水里不时来回泅游,看似非常惬意。接着,实验人员偷偷在锅下用火慢慢加热,青蛙仍然悠游在水中享受温暖,等到它始感水温已  相似文献   

8.
粗略一看,这两种结构似乎没什么区别,但仔细一观察,便会发觉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构。请看;A组: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②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乐府诗集·白头吟》)③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B组;①如今民有耻心,则何盗之为?(《列子·说符》)②若让之以一矢,祸之大者,其何福之为?(《左传·成公十二年》)③头颅方行万里,何席之为?(《三国志·魏书·袁绍传》)  相似文献   

9.
疑问代词“何”一般代事,疑问代词“谁”一般代人,这是勿庸置疑的,然而并非尽然。在《鸿门宴》中,叙述樊哙闯帐后,项羽问道:“客何为者”,教参译作:“客人是干什么的?”不够准确,因为从张良的回答“沛公之参乘樊哙也”看出,答句答的是“什么人”,如果将“何为者”解释为“干什么的”,则张良的话答非所问。  相似文献   

10.
在日语学习中,常常会有"形近意不同"的语言成分出现,因此常常困扰日语学习者对于日语本身的整体把握。由于语言学习是一种感性与理性兼备的学科,尤其是在语言辨析等方面,只停留在表层语感的抽象把握上。但是,作为日语语言的研究者,我们在未来的学习与教学工作中却不能只停留在表层的语感上,要更深层次地从语法和语义上去把握其正确的辨析方法。本文旨在以"何でも"和"何も",这两个在日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为例,从语法和语义上去分析其不同之处,并期望以此为契机,进行更深更广的类似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死去元知万事空”之我见长期以来,人们对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名作《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一句理解为:诗人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以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将“元”理解为本来,把“空”理解为没有了。我认为有点偏颇。让我们来看看陆游坎坷的一生再作评论吧。陆游生于仕...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中,有学员就《现代汉语词典》释“通假”为“汉字的通用和假借”,对通假与假借的区别提出了质疑,现解答如后: “通假”和“假借”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通假”是古人运用文字的一种现象,如《史记》里的“禹抑下鸿”,“鸿”是“洪”  相似文献   

13.
党的一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又将此写入宪法。“法治”与“法制”,虽然仅一字之差,但从内涵上讲,即有很大的区别。“法治”与“活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法治表达的是法律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序和过程;而法制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法律制度”的简称。现代法治的概念包括如迭律的至高权威,法律的公正性、稳定性、普遍性、公开性和平等性,法律对权力的制约与对人权的保障等一系列原则和基本要求2迭制则不必然地具有这些内涵。只要有法律和制度存在就有法制存在,但不一定就是实…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在学习多位数的读写时,经常遇到“改写”与“省略”,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具体表现为:⒈意义不同。“改写”是把整万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样便于读写;而“省略”是把比万大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⒉方法不同。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万位后面的四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行了。例如:把26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260万;把比万大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尾数的最高位(千位)上的数是几,再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例如:把364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36万,而把365000省略万后…  相似文献   

15.
甲骨文“(士)”字释为“巫”,从“無”字衍变而来,继承其手执物件之意,是巫师手执巫具之形.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有这样两句话: 1.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 2.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对这  相似文献   

17.
在教《渔歌子》时,有学生提问:“老师。‘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位渔人为什么下雨还不回家呢?”面对突然杀出的“程咬金”,真有些措手不及。静心细思,觉得这是个教学的亮点,正好能够满足一下学生的精神诉求。  相似文献   

18.
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阙第二句“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般人都认为,“羽扇纶巾”指周瑜的儒将装束。笔者认为也可以指诸葛亮。理由有三:其一,苏轼的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即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第四年。词写古战场的壮丽景象,即景抒怀,引  相似文献   

19.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的“世”历来都翻译为“朝代”,笔者认为不妥。一、“世”有七个义项,但没有“朝代”的意思。将其译成“朝代”显然没有根据且显得牵强。如果译作“朝代”,那么,原文中就应该是“问  相似文献   

20.
人教社初中《语文》第二册《卧看牵牛织女星》的最后一段,引用了苏轼《赤壁赋》中的一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以前人们还据此概括了一个成语:沧海一粟。那么,此处的“粟”指何物?一般的辞书都释为粮食的“粟”或“谷子”“谷粒”。《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版、《汉语成语词典》1986年版(上海教育出版社)、《辞源》1983年修订本 (2000年印刷)、《辞海》1999年版,在释“沧海一粟”时,都是这样理解的(分别见第122页、76页、1863页、缩印本1072页)。不少教材和选本,则对此未作注释,或许是编者认为它就是上面所指的内容,人们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