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2.
在中国大陆教育史学界,以田正平教授为首的浙江大学教育史研究团队,是以中国教育现代化史研究而著称的.<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研究-以清末民初乡村教育冲突考察为中心>,作为该团队持续不断之学术努力新成果,在视野下移中拓展了中国教育现代化史的研究领域,以"乡村教育冲突"为核心透视了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深层历史问题,修复了从清末兴学到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研究的缺损环节,是一部"费了功夫"也"费了脑筋"的学术力作.若能走出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视野重叠,在全球化视野中界定中国问题,在多层次不同教育主体的博弈中审视国家的现代化规划,或将开创出中国教育现代化史研究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教育的发展变革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它在承袭了清末的外求型发展模式的同时,也受到传统社会和固有观念的影响,对西方经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本土化适应性改造。在实现外部改造和调适内部冲突的过程中,乡村教育的发展演进十分典型,既要上承中国传统乡村教化体系,对外又要学习西方的教育模式,尝试将古今中外教育精华与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适应性因素相结合,是一个以教育为切入点促进农村人口的现代化、农村社会的现代化以及国家整体的现代化的过程。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呈现出鲜明的特征,即空间特征——乡村场域,主体特征——知识精英以及目的特征——着眼社会。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奠定了20世纪中期以后乡村教育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5.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明为底基,以乡村自然环境为基本载体,融入现代先进技术手段,以乡村教育优质均衡为目标,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的乡村教育现代化进程。要推动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需要直面我国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所存在的实践目标不够明晰、主体治理亟需提质、助推乡村经济文化能力偏弱、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相对滞后、风险调适机制仍需完善的挑战,遵循保障农民教育基本权益的底线逻辑,根植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逻辑,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以及扎根中国乡村大地办教育的实践逻辑。从动态目标设计、主体治理完善、经济文化重塑、合作交流拓展、行动协同规范五个层面推进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颇具中国化特色.他在论述近代乡村教育价值时,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特点出发,提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战略地位,并指出在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乡村教育具有"为农"和"离农"的双重使命.这对于今天的农村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创立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他从乡村入手,通过活的乡村教育来改造乡村社会,促进乡民生活的现代化:既有政治上的乡村自治生活训练以执民权,又有经济上的合作社训练以创造富的社会,同时更有各种教育形式和教育组织进行人的现代化改造。这一现代化方案对于转型期的中国乡村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陶行知认为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所以其乡村教育思想就是通过乡村教育的改造来实现乡村社会包括政治、经济以及人自身的全方位的改造,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改造,最终建成一个现代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研究,学界已取得不少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弥补这些不足,从新的角度对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乡村教育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优质均衡化发展的重要基石,在现代化力量形塑下,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应然之义,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教育也受到一定冲击,在新时代背景下探讨乡村教育时,我们不能忽视对现代化与乡村教育关系的研究。现代化力量冲击着传统乡村社会,使乡村教育失去了稳固的依托;“逆乡土化”使乡村教育的本体价值被城镇教育所遮蔽;乡村教育由于其更加突出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特点,尚未全面从现代化技术中汲取发展的力量。面对不可逆转的现代化进程,乡村社会必须从宏观改革处着力,消除不利于乡村发展的制度和体制壁垒,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产业发展、加强人才储备等方式恢复乡村和乡村教育文化发展的活力,才有可能重构乡村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教育现代化进程对我国乡村小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在教育内容上,既强调教育的特殊性,又强调教育活动的普遍性,在教学功能上要全面发挥乡村教学工作的"愿景性"。考虑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及教育资源的现代性,因而在乡村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机制中,要秉承乡村现代化教育的资质、包容、绿色等理念,结合农村发展内容,提升乡村小学师资质量。本文结合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探析乡村教师职前培养现状,提出促进教师培养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结合具体案例对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数学教育能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的里程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以及全国师范教育体制的调整,师范教育体系从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最终向一级师范过渡,使师范教育的重心逐步上移,以提高小学教师的学历规格和学术层次,这不仅符合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方向,也符合国际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小学教师教育发展、进步的里程碑。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我国国情出发,面向现代社会的挑战,积极推进我国小学教师教育向新的高度发展,积极探索创新,最终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教师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含义,学校体育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内涵,学校体育现代化的特点,实现学校体育现代化的意义等是学校体育学所须研究的主要课题。因此,需要对学校体育学理论构建的逻辑起点、逻辑中介、逻辑终点等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师资培训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中小学师资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农村中小学师资培训角色定位不清晰,师资培训内容陈旧,缺少综合协调的师资培训规划与管理体制,以及缺乏农村中小学师资培训的合格“双师型”培训教师等。为此,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中小学师资培训机制要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切实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教师作为教育现代化“人”的要素,其现代化同样是一个缓慢的渐进性过程。借鉴哲学本体论层面的研究,可以从工具性存在、关系性存在、精神性存在等三个角度理解教师职业存在的本质。教师教育观经历了第一代以“教师培训”为核心、第二代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正在向第三代以“教师学习”为核心逐步转变的过程。基于此,在教师学习过程中应当遵循情意原理、强化内隐属性、遵从同构迁移等三个过程性原则,以促进教师及教师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教育专业是由中师并入高等院校以后新兴的一门专业,作为从事小学教育专业教学的教师要认真研究探讨中师教学与小学教育专业(以下简称小教专业)教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锐意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更好的完成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论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随着教育目标和要求的变化调整而不断变化发展。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更加强调多层复合性;小学语文教师应更加注重提高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提升学习能力、现代化教学技能和教育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8.
时代发展呼唤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通过对中外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与初中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比较分析,无论从培养机构、培养模式,还是从课程设置来看,实行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都是完全可行的。它反映出我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师范院校改革的基本趋势,适应我国教师培养模式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教师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小学教师教育高等教育化为契机,以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培养机构一体化为平台,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重新厘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培养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的合格师资。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教师教育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在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上,我国教师教育存在思想认识上的不足、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上的分离、理论学习与实践上的脱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意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实现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全程培养;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训练相结合,提高完善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等对策,将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民初崞县的乡村教育主要体现在学制与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师队伍与待遇以及教育经费等几个方面,并带有时代发展的印记,呈现出新旧并陈等特点。尽管得到初步发展,但仍步履蹒跚,给我们留下不尽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