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海的女儿》,会发现安徒生实际上在讨论妇女如何寻找自身价值的问题。《海的女儿》体现了安徒生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但他无法摆脱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的制约,在同情女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对女性的歧视。作为男性,他也无法真正为女性指出一条明确的寻找自身价值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分析劳伦斯的《马贩子的女儿》与詹姆斯·乔伊斯的《伊芙琳》中女主人公们的相似处境和遭遇,从而揭示女性悲惨命运轮回的根本原因是男性中心主义对女性思想的毒害与女性独立意识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海的女儿》是安徒生童话中的经典之作,在这篇童话故事中,以小人鱼的经历展现了极具特色的女性主义。通过简要分析安徒生童话的创作特点及《海的女儿》故事梗概,将《海的女儿》中女性的成长历程划分为萌芽阶段、发展阶段以及成熟阶段。基于女性主义诗学观对安徒生《海的女儿》进行研究,继而了解童话故事中女性自我救赎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王安忆的长篇新作《桃之夭夭》叙述了旧艺人笑明明与其女儿郁晓秋母女两代人的悲苦命运。尽管这部作品和她的《香港的情与爱》、《长恨歌》、《富萍》等小说一样都取材于都市女性生活,然而,无论作家的创作立场还是作品的情感基调,以及人物的精神风貌等,都与过去有了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与《镜花缘》是明清小说中主要描写女性的两部小说。红楼女儿在理想世界大观园里充满诗意地生活,她们害怕长大,拒绝成熟,守住了个性的独立和人格的尊严,但对家庭有无法摆脱的依附性。镜花女儿生活在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具有自主意识和自立能力,获得了政治、经济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特殊的经历孕育出林海音的女儿情结,它指称寻求庇护与娇宠的女儿性,它具体表现为空间自闭的恋家情怀、怀旧伤今的孤儿情结和顾影自怜的性别认同趋向。女儿情结使作家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停留于泣诉和哀求,对男权文化所规定的传统女性角色表现出难以割舍的亲和,但它也使作家的创作超越了直接的功利目的,注重对情感性灵的真诚抒写。  相似文献   

7.
媒介是支撑记忆特别是文化记忆的重要基础,不论是个体还是集体,都需要通过特定的媒介来组织、传播与继承记忆。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长篇小说《掘墓人的女儿》借助文字、图像两大记忆媒介书写过往,反思个人命运与历史、种族等宏大问题。明信片、照片等形式的图像不仅在推进人物关系与情节发展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体现出文字作为记忆媒介的虚妄性与图像作为记忆媒介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8.
《大尉的女儿》是俄罗斯伟大作家普希金蜚声世界文坛的散文杰作。作品以普加乔夫起义为背景,通过贵族青年军官格里尼约夫和大尉女儿玛丽娅的命运的描写,再现了18世纪下半叶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革命战争。作家采用独特的家庭纪事的艺术形式,以格里尼约夫和玛丽娅的恋爱为情节线索,巧妙地把这对青年的恋爱故事和普加乔夫起义连结起来,将真实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同虚拟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交织在一起,使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完好的统一,被俄国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称之为“普希金散文创作的顶峰”。  相似文献   

9.
以 《乱世佳人》《安娜·卡列尼娜》《苔丝》三部经典电影为例,通过对三位女性人物形象解读发现:除了性格和环境,性别也是影响女性命运的关键因素之一;与社会环境相比,家庭环境对个体性格的影响更大;性别、性格和社会环境共同决定人物命运,性格占主导地位.由此对当代女性留下思考与警醒:作为新时期女性,应该具备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正确健康的爱情观念、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轻易为外界环境所左右.  相似文献   

10.
《历史无情》与《月牙儿》关注混乱局势下上层世宦之家母女和下层贫民母女两代的命运。《历史无情》中的凤英和《月牙儿》中的“我”奋斗过,努力过,挣扎过,但最终没有希望,没有出路,不论做何种努力都是枉然,都逃不脱悲惨的结局。母亲的以前正是女儿的现在,而母亲的现在也正是女儿的未来,最终走向母女殊途同归的命运。两篇的女主人公出身不同,追求目标不同,处事态度不同,生活轨迹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最终指归是命运的趋同。  相似文献   

11.
程乃珊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在其《女儿经》创作中充分借助女性特质采用零聚焦叙事、私人空间叙述、网状叙事结构以及抒情化语言与方言沪语叙述了四个女人的故事,展现了女性的成长和自我回归。这种认知和叙述方式,既源于作家的女性主体身份,亦源于当时的社会气氛。从结构主义叙事学出发,探析其叙事话语范式,综合《女儿经》自身文本与外在形式的研究,将有利于深入对程乃珊创作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在《关于妇女解放》中指出:"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妇女真正彻底的解放必须是在整个社会变革之后,必须把妇女解放同社会革命融为一体,必须把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回溯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命运,分析其人物悲惨命运形成的本质因素和社会环境,能够更为清晰地理清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命运把控力与驱动力,为当代社会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此,以鲁迅先生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四部作品《明天》《祝福》《伤逝》《离婚》为原本,分析女性人物悲惨命运的始末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是一位具有成熟女性意识的现代女作家,她以自身的女性生命体验和理性思考写出了自然性别给女性带来的种种不幸,展现了"五四"妇女解放运动后闺阁女儿们的真实生存处境,从民族文化深处揭示出以父权文化为中心的宗法文化对女性精神与命运的奴役,解构了"五四"女性解放的神话。  相似文献   

14.
《与女儿共同成长》是我与女儿一二十年来的聊天记录,这是属于我们家庭的书。我的女儿是90后,我曾与很多人一样担心过,现在的我,读着与女儿共同的成长记录,没什么可担心的,除了督促她注意身体之外。  相似文献   

15.
“美杜莎”与阴性书写——论虹影小说《饥饿的女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虹影的小说《饥饿的女儿》大胆而真实地“复啄”生活的原生态,叙述女性寻找“我是谁”的身份认同,颠覆男性话语对女性的涂抹和变形,进行阴性书写。《饥饿的女儿》拓展了女性个人叙述声音的空间,丰富了阴性书写的文本。  相似文献   

16.
虹影的小说《饥饿的女儿》是一部女性成长小说,它以身份认同问题贯穿全篇,在寻找“父亲”的道路上实现着对自我的寻找和对生存意义、生命价值的叩问。这种寻找自我是建立在解构菲勒斯中心主义和建构女性话语中心的基础上的,颠覆了一直以来女性作为男性眼中的“他者”的命运,勇敢地提出“我是谁”的问题,其意义在于女性对主体性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借性助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学说来分析《永远有多远》中三个女性人物的女格,从女性意识、性格决定命运的角度挖掘白大省悲剧命运的根源,论证“永远有多远》女性性格决定命运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与女儿共同成长》是我与女儿一二十年来的聊天记录,这是属于我们家庭的书。我的女儿是90后,我曾与很多人一样担心过,现在的我,读着与女儿共同的成长记录,没什么可担心的,除了督促她注意身体之外。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的曹七巧被认为是“人性恶”的集大成者 ,是一个不被世俗所容的“异类” ,作者赋予其较其他女性人物形象更为完整的生命意义 ,在这个人物身上首先奠定并完成了作者对女性悲剧生命观的认识。在小说中另一个重要女性七巧的女儿长安形象上又寄予着作者对人生带有个人生命体验的深刻思考。从这两个女性形象上反射出的女性命运的生存本相以及由此体现出的张爱玲的生命悲剧意识正可视为《金锁记》的主题内涵。  相似文献   

20.
李敏 《文教资料》2012,(6):19-20
《荆棘鸟》是一部澳大利亚家世小说,以牧场主的女儿梅吉与罗马大主教拉尔夫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克里阿里家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时间跨越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并且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描绘了克里阿里一家三代人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的冲突与变迁,尤其是作品中三位女性的爱情婚姻生活。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忍受着爱和命运的折磨,而他们又不肯屈服于自己的命运,执著追求自己的理想。小说以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了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菲奥娜、梅吉和朱丝婷祖孙三代敢于冲破传统以不同方式追求幸福、渴望主宰自身命运的女性形象,表现了自19世纪末以来随着女权运动的萌芽和发展女性自我意识的慢慢觉醒,女性对父权制压抑从自发到自觉的抗争,以及由此而改变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