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21世纪大陆新武侠   总被引:31,自引:13,他引:31  
“21世纪大陆新武侠”简称“大陆新武侠”,这一概念于2004年正式提出。大陆新武侠具有鲜明的不同于港台新武侠的特点:一是大陆新武侠的“江湖”表现了后现代语境下的现代追求;二是女性武侠小说作为一个突出的现象改变了武侠小说性别政治的固有格局;三是强调学养与智慧的武侠智性写作。丰富和提升了武侠小说的类型界域与体品位;四是大陆新武侠的广域叙事,从知识立场上拓展了武侠小说的体类型。上述特点,共同形成了短短几年来大陆新武侠创作的繁荣.表现着大陆新武侠巨大的类型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大陆新武侠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广义大陆新武侠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的作家、作品,与武侠相关的影视、网游,以及关注这种文化的读者与之产生的互动,通过复杂的媒体运作与传播产生的文化类型与文化现象。它有六个标志性事件:2000年前后清韵"匪帮"成立;2001年《今古传奇·武侠版》创刊;2002年电影《英雄》公演;2003年,武侠网游《剑侠情缘》上线;2004年,盛大网络收购起点中文网;2006年,大型动画卡通片《红猫蓝兔七侠传》推出。狭义大陆新武侠主要是指以《今古传奇·武侠版》为平台推出的一批武侠作家与作品,代表作家是沧浪客、小椴、沧月、凤歌、江南、步非烟等人。大陆新武侠由复苏到发展,与中国不断加速的、全面的都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它是在由杂志、图书、网络、网游、影视、手机等组成的"全媒体"平台上展开的,其中,网络媒体是关键,它推动了故事技术的演进和武侠范畴的多元与扩展。  相似文献   

3.
2004年大陆新武侠在小说原创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今古传奇·武侠版>、<白桦林·新武侠>、<湖北画报·奇幻>、<科幻世界·奇幻版>、<武侠故事>等期刊为阵地,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2004年大陆新武侠文坛的成就,昭示着以中国先进文化为指导的中国大陆武侠文学与通俗小说的繁盛.  相似文献   

4.
论大陆新武侠的当代性回应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大陆新武侠在21世纪走出了一条与民国旧武侠和港台新武侠都不相同的、具有超越和发展性质的、大陆自己的武侠小说创作道路。以“后江湖”的姿态对当代性作出了回应,网络性与女性主义也是其重要的特征。小椴、沧月、沈璎璎等作家的创作代表着“大陆新武侠”的最新成就。  相似文献   

5.
“大陆新武侠”这一概念自2004年提出之后,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自2007年底以来,也有许多人对此提出质疑。其实,“大陆新武侠”既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更是一个“核心”概念,揭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新武侠小说创作的独特性。当然,“大陆新武侠”这一概念无论是在理论构架还是在操作实践方面,也还存在诸多有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6.
今天,大陆新武侠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武侠“战国时代”,一批优秀的创作以自己的独特体验继续着对侠的精神的阐释和侠的审美的呈现。对他们作品的精心汇编,表现当下对于侠的体悟。在此背景下,北方艺出版社于2006年4月出版了韩云波主编的《武侠新力量排行榜》,选取了12位前沿武侠作家的作品并配以颇有特色的主编点评和读评论,呈现了当下武侠的多样面目。就大陆新武侠较之港台新派武侠的新发展而言考察本书,则在作化背景的丰富性、人物心灵世界的复杂性、本审美价值的多样性三个方面有集中而良好的呈现。但我们也注意到,正如主编本人所言,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是入选的最重要标准,整部书的核心甚至可以说就是对作品审美风貌的展现。  相似文献   

7.
大陆新武侠与武侠小说的文体创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大陆新武侠继承20世纪武侠小说体创新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回归古典、靠近玄幻、电玩动漫、灵智写作等不同路向的体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陆新武侠在学制度、层次定位以及作家的当下探新等方面,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完善深化之处。  相似文献   

8.
从唐人女侠传奇到21世纪女性武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人女侠传奇中最有光彩的是“历史宏大叙事”,代表作为《虬髯客》、《红线》、《聂隐娘》等,女侠成为作品的第一主人公,女侠形象具有明显的叙事主体性。21世纪大陆新武侠出现了“女性武侠”的新潮流,其庞大的数量和较高的质量,使之已经成为大陆新武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唐人女侠传奇到21世纪女性武侠,其女性的主体性一脉相承,21世纪女性武侠完全可以从唐人女侠传奇中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超越。  相似文献   

9.
“三大主义”:论大陆新武侠的文化先进性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以先进文化为指导的科学主义、理想主义、和平主义构成了大陆新武侠文化先进性的“三大主义”。科学主义体现了“第一生产力”对于武侠小说文体发展的动力作用,理想主义体现了大陆新武侠站在历史发展规律性高度对人物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的表现,和平主义是对人类生命和尊严的维护、尊重以及对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前进动力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大陆新武侠关键在于创新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20世纪以来.中国武侠小说经过了三次大规模的变革。21世纪兴起的“大陆新武侠”关键在于超越前人,达到武侠小说创作的新境界。当下中国武侠小说创作有一批很有实力的作家.但总体的创作实绩还不能说其“新”。应有进一步的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11.
谈古代武侠的武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代历史上的武侠其行为是以武行侠,遵守武德是做为武侠的基本条件,武侠的武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武侠的授徒、择师之德;二是武侠的施武之德;三是武侠的处世之德。  相似文献   

12.
大陆新武侠小说创作取得了重大创新与突破,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虚幻空间的逻辑谬误、情节的荒诞和难以超越的重复。虚幻与真实并非绝对二元对立,新写实具有强大的辐射力,以新写实小说和电影的影响最大。与新写实的融合创新正是新武侠文学走向的另一种可能,可以从创作者、受众、产业化与传播因素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末。武侠文学研究逐渐在大陆兴起。这一方面是国内国外学术研究大环境变化所致,也应看到港台新武侠小说80年代后在大陆广泛流传对研究肇起所具有的意义。理论与方法在上世纪后二十年众声喧哗,众多学者掌握并运用这些新的利器开拓出不同以往的疆域,使得文学史研究本身发生了很大变化。也让文学研究出现了更多的新关注点,其中。通俗文学研究视野的扩大与重新认识即是一例。  相似文献   

14.
大陆新武侠和东方奇幻中的“新神话主义”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新神话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经过21世纪学术界的重新阐释,成为当下的一种文化浪潮。“新神话主义”在大陆新武侠和东方奇幻中都有突出的反映,两种文类借此对于20世纪以来小说中的神性和人性描写做出了幻想性超越,表达了对于小说意识形态和世界本体的当下认识,前者体现为新时代下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后者表现为关于“世界是什么,,的狂欢化思考。  相似文献   

15.
作为“大陆新武侠”的首批作家之一,沧月为新武侠小说的发展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但现有文学研究尚未完成对武侠文学的态度转变,致使沧月相关武侠风格研究仍处于模糊阶段。文章总结出沧月武侠的四大风格:女性意识、武侠加玄幻、全新的江湖以及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笔法。  相似文献   

16.
在21世纪崛起的大陆新武侠小说创作群体,将武侠小说推进到了一个不同于“金庸时代”的新的武侠时代,虽然其特色明显,但其成就与金庸时代相比仍然存在着重大差距。大陆新武侠小说创作应该进人“后金庸时代”,其所表现的新世纪“当下经验”是前辈们所无法经历的,但文化素养和生活学识则应大力补充,也应有意识地进行武侠自身的媒体革新,才能不仅仅满足于畅销,而更要追求长销,形成经典。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以来,大陆武侠小说创作数量及质量上都非常可观,其中女子武侠创作更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无论是观念上还是写法上都对以往武侠小说进行了颠覆。  相似文献   

18.
新武侠电影首先改观了武侠电影的外在美学特征:武术的风格化呈现画面构图的精致考究以及冷兵器的千变万化、光彩炫日。在发挥视觉化奇观的同时,新武侠电影在内在美学观念上也发生了变化:“武”不再有崇高的价值意义;解构了传统的侠义精神;人物遭受着精神创伤,迷乱了自我。  相似文献   

19.
“大陆新武侠”的许多作品体现出某些新的智性内质。在江湖的打造上,它们表现出与现实无涉和政治化两种取向。在对人性的探索中,它们中的一些坚持了对英雄的赞美,另一些深刻剖析了人性的丑陋面。在艺术形式上.它们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也带来了新的内容,表现出潜力。  相似文献   

20.
徐克是倡导新武侠电影运动的领军人物,其武侠电影作品获得的巨大成功把香港武侠电影创作推向了一个新高潮,在香港武侠电影导演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徐克深切地感受到了侠客思想与儒家文化之间互通与互补的关系,通过武侠电影的影像再现来展现自己对儒侠思想的尊重与推崇;多种文化思潮的和谐共存自古有之,"千古文人侠客梦",儒家文化与侠客思想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逐渐出现了儒侠互通与儒侠互补的局面,以至于影响到后来的电影创作与文学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