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论课程的"泰勒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是教育活动的中心,对课程改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课程的"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优点和不足进行一定的了解,可以帮助教师从宏观上了解课程的内在结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课程论者对泰勒原理的误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泰勒原理(Tyler Rationale)由相互依存的课程编制原理和课程评价原理组成."在课程理论中,没有比目标模式所引起的争论更多的理论了."这里的目标模式,指的便是泰勒原理.的确,泰勒原理产生以来,人们对它褒贬不一,而一批后现代课程论者的批判尤为刺耳.  相似文献   

3.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四个步骤,即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亦称"泰勒原理"。此原理尽管对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也存在不少的缺陷。研究试图探讨"泰勒原理"的局限性,强调在借鉴泰勒原理进行课程开发时需要注意它的适用范围,在课程开发中一定要慎用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课程理论中,最为权威和经典的当属泰勒的课程理论。从管理学的决策理论的角度来看,泰勒课程决策理论具有理性主义决策理论的特征:课程决策的科学理性,课程决策的过程的线性秩序性,课程目标的预设性和外在性。泰勒的课程理论无疑属于一种典型的理性主义课程决策理论。  相似文献   

5.
泰勒原理以明确的行为目标为基点,以评价目标实现与否为终点,实现了对教育过程及个体发展全方位的、封闭化的、线性的控制,为课程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种预设的、工具主义的、具有决定论和元叙事思想的课程编制模式在时代发展中的弊端也逐渐凸显。教育工作者要全面、客观、公正地认识泰勒原理,将其与我国文化背景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才不至于沦为他国的课程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泰勒原理以明确的行为目标为基点,以评价目标实现与否为终点,实现了对教育过程及个体发展全方位的、封闭化的、线性的控制,为课程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种预设的、工具主义的、具有决定论和元叙事思想的课程编制模式在时代发展中的弊端也逐渐凸显。教育工作者要全面、客观、公正地认识泰勒原理,将其与我国文化背景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才不至于沦为他国的课程实验室。  相似文献   

7.
由于受不同的哲学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杜威与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分歧大于共通,学术界多注重对二人观点分歧的讨论,而对其共通之处的研究相对不足。杜威与凯洛夫在教育目的观、教学过程观、课程与教材观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他们的教育思想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兴趣,不同程度地肯定了教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可尊重和爱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这些对于我们认识和构建新课程改革理论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泰勒被誉为世界教育史上的“课程理论之父”,其哲学理论及教育思想对课程与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泰勒原理对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从高职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的选择与组织和课程的评价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概念被误读。常见的观点不是来自赫尔巴特,而是出自凯洛夫。这种误读不但窄化"教育性教学"概念,而且还遮蔽了赫尔巴特的教学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0.
当代课程与教学具有不同的本质属性。二者作为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形成了相互联结、相互制约、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关系。其相互关系包含三个要点:(1)彼此经常进行物质交换、信息交换和功能交换;(2)课程为教学提供指南,教学则为课程实施提供主要途径;(3)二者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产生矛盾,由此而推动双方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概念重建”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运动,批判了泰勒原理僵化、封闭的知识观,辨证分析了二者的融合与合理性的渗透,完善了对泰勒原理的批判、重组与超越,确立了多元的课程理论的新价值取向。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泰勒原理科学的重塑。积极全面影响着应用型高等院校课程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课程建设是独立学院提升内涵建设的重要途径,而被誉为世界教育史上的"课程理论之父"的泰勒,其哲学理论及教育思想对课程与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再次回顾经典,从中汲取养分,必对独立学院课程建设实践、课程理论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泰勒被誉为"课程理论之父",他的教育思想在课程研究领域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结合泰勒原理分析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的问题,对我们提高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规范课程设计,促进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向系统化、科学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曹文 《湘南学院学报》2014,(6):92-94,108
课程改革实践需要科学的课程理论作指导,泰勒模式一直被奉为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其技术理性和操作的简易性非常适宜于高职课程的开发。但泰勒目标模式也有其显著缺陷,文章结合高职课程开发的要求,按照泰勒原理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分析其不适宜之处的同时,综合认为高职课程开发:从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来看,在培养"专才"的同时,还要兼顾"通识教育";从教学内容选择及教学过程的组织来看,要以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为主;从课程的评价来看,要将"形成性测验"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泰勒原理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课程专家泰勒提出的课程开发的普适性流程:目标-内容-组织-评价,至今对于各个层次、类型的教育依然具有意义。文章在探讨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今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问题,提出了可借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海事专业语言能力培养方案中通用英语(EGP)和专门用途英语(ESP)两大课程群缺乏衔接模块,未能形成渐进、统一的课程体系.依据泰勒课程设计原理,以目标形成、内容选择、课程组织、课程评价为设计框架,将海事文化英语作为衔接课程,导入EGP+ESP课程体系,从语言能力培养和海事人才综合能力构建两方面融通两个课程模块.衔接课程...  相似文献   

17.
“泰勒原理”作为课程领域的主导范式,在西方世界盛行了几十年。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课程学家派纳对以泰勒为代表的传统课程理论和学校教育实践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反对否定人的自由意志和人类行动自主性的“工具理性”。派纳提出从词源上去理解“课程”,把它理解成“存在经验课程”并倡导“自我履历法”。本文从对二者的课程思想的哲学基础、思想渊源以及课程观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中,试图找到一些课程研究的新思维,以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19.
喻春兰 《教育学报》2007,3(3):34-40
概念重构学派和后现代课程范式是在对现代课程理论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分析近年来发生在以概念重构学派为代表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学者和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现代课程理论学者之间的激烈论争,可以看出现代课程与后现代课程范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各有优点也各有其局限性,两种课程研究范式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因而并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需要考虑到课程理论的不断建构。考察泰勒原理与多尔后现代课程观及其转变,认识到高职课程改革需要:构建开放性的课程体系、倡导"学生参与"的教学过程、建立以"转变"为导向的评价观念、促成"对话型"的师生关系。同时,需要处理好两种课程观在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