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阅读,要把语文阅读教学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使之色彩纷呈。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自由自在地阅读,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让学生享受自由自在地阅读,我试着做以下几点尝试:一、“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二、“多元”——学生体验阅读的丰富性;三、“真切”——学生领悟阅读的情感性;四、“受益”——学生达到阅读的目的性。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真切享受到阅读的“自由自在”,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相似文献   

2.
爱国是心灵美的表现,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教材,在学生心灵里播下美的种子——爱国,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激励他们的报国之志,培育他们一颗赤诚的“中国心”。一、教育学生要胸怀祖国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祖国’这个词能够让儿童一听到它就激动得心跳,那就必须——形象地说——悉心地耕耘儿童意识的土壤,并且用美的种子来进行播种。”我以为要播下美的种了,首先就是要教育学生胸怀祖国。爱祖国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教育--为了人的幸福』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荐理由“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懂得满足?谁让他们离幸福的感觉越来越遥远?”一位中学生的发问(见本刊今年第3期《让生活洋溢幸辐》一文)从深层叩击教育的使命之门。“教育——为了人的幸福”!沙洪泽校长将一个崭新的教育理念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教育要对人的生命给以全面的关照和提升。关照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也要滋养其社会幸福的情感。“教育所能做的和应该做的。就是要养成能为学生终身带来幸福的幸福观、幸福品质与幸福能力。”……特别推荐本文,是因为“教育——为了人的幸福”这一开拓性的命题引发了我们强烈的共鸣。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民工队伍越来越庞大。他们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给农村基础教育工作出了一道难题——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由于长期不和父母在一起.留守学生缺乏与家长交流的机会.缺乏正常的家庭关系.加上家庭教育与学校配合不紧密.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目标与兴趣而成为“学困生”。作为教育工作者.决不能抛弃他们,要给予他们关爱.把他们从泥潭中拉回来。  相似文献   

5.
“探究——研讨”教学法,是美国兰本达教授倡导的一种新型自然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事物进行观察、描述和互相交流,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对认识对象的解释的思维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教学中,首先,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激发情趣,诱发“探究——研讨”的动机;其次,要精讲巧问,多次实践,教给学生探究方法;再次,要集思广益,协作发展,培养学生集体研讨的能力;最后,要创设条件,主动参与,为学生“探究——研讨”提供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6.
我听了几位教师的《自然》课,他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怎样认识物体”这一组课文时,普遍忽视了这类课文的核心问题——教给学生认识物体的方法。他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怎样认识物体(一)——水”时,只是要学生认识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也与牛奶、酒精作了比较,而对认识水的方法——观察法就一语带过。在教学“怎样认识物体(二)——空气”、“怎样认识物体(四)——金属”等课文时也不向学生谈认识这两类物体的方法。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未弄清教学这类课文的目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陈琪 《语文天地》2010,(8):74-76
一、点燃期:表情+煽情 点燃期,就是在“第一次亲密接触”时,带给孩子们期待中的美好感觉,将他们心中的“情苗”点燃。 在这里,所说的“表情”,就是表达教师的情——这份“教师情”要浓淡相宜.才能立竿见影;所指的“煽情”,即是煽起学生的情——这份“学生情”要发自内心,才能耐久保温。  相似文献   

8.
叶老说得好:“师范院校要考虑自己的学生的学生,要看到自己现在培养的学生,将来也要去培养学生。”为此,我们组织中师生到小学生中间去,来巩固他们的专业思想,提高他们专业知识的水平,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一、与小学生通信。每逢节日,特别是“六一”儿童节,我们一方面鼓励师范生给小学生写信;另一方面与小学老师联系,请他们指导小学生给未来的老师——中师生复信。通信内容大致是互致节日的祝贺,谈思想、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能再像以前采用体罚等手段来教育学生。现代的学生越来越懂事,他们不再以为老师是权威,他们已逐渐有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师运用教育的艺术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想像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显得越来越重要。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善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地感动,以自觉的行动克服不良的行为。“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学期中考以后,班级刮起一股怪风——“有偿服务”。即个别同学以给同学讲题为名收取金钱,少则十元多则几十元。我对此既震惊又…  相似文献   

10.
交锋     
蒋静雅 《师道》2005,(12):45-45
师生的交锋 学生升入六年级,随着年龄和个头的增长,我明显感受到他们的变化——个性越来越强了,自我意识也越来越明显了,想法也越来越多了。对于低年级学生那种“哄哄骗骗”的一套再拿来应付他们就显得过于幼稚可笑了;中年级学生那种对老师盲目崇拜和言听计从也渐渐淡去,师生间开始有了交锋。  相似文献   

11.
教师越来越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中,学生脱出教师计划轨道的“意料之外”的事情越来越多。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教师的应变能力,是教师创造能力的表现。一、面对这些“意料之外”的情况,教师应当耐心听学生谈他的想法,摸清他们的思路,考虑教师的  相似文献   

12.
“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讲评”这一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流程长,结构散,主客倒,反馈少,忽视对学生情感的激发与培养。因而,一提及作文,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皆“谈虎色变”——怕教或怕学。三年级学生尤其畏惧作文。为了攻克这种心理障碍,就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优化。作文课堂教学结构,以“乐教”促“乐学”,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激发兴趣,连句成段新大纲提出:三年级作文要侧重训练写好一段完整、连贯、通顺的话。要练好这个基本功,教师在学生尚未掌握写一段话的技能时,要“扶”他们一把,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一、学生消费心理误区的表现——矛盾与冲突相交织1.猎奇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摆阔心理学生在消费活动中常常有一种猎奇心理,他们往往会被一些新产品和新食品以及一些五光十色的玩具、小玩意、图片、图书、服饰所吸引,总会不知不觉地“掏口袋”,对以前没参加过的一些商业性的促销和娱乐性活动也总想去尝试一下。学生消费具有摆阔心理,跟着名牌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特别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跻身于“贵族学子”的行列。他们吃高级食品,喝高级饮料,穿名牌服装,戴昂贵首饰,逛精品商店,他们追逐的是豪华气派。他们中间普遍流行一套不成文的…  相似文献   

14.
<正>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所谓教学,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叶圣陶先生亦认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以上两位教育大师早就提出了要教会学生学习的问题。下面谈谈如何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  相似文献   

15.
一、“入”——首先要进得去金老师常给学生说:“语文学习是一场战斗,它好比攻打堡垒.先要打进去,占领它;但这不是终极,还要打出去,继续前进,扩大成果.“这是极有见地的形象化的说明.——它充分体现了金平老师教学生学语文的指导思想。所谓“入”,就是要“钻进去”.在课文教学中.金老师强调“四入”,也称为“四步教学法”。 1、入文教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路,力求甚解。在引导学生“入文”时,也并非简单的提出几项要求,要学生逐项完成任务;而是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去钻研课文.金平老师在教《风景谈》一课时,他根据课文所给条件,简单地勾勒出六幅画面,每幅画面中,故意遗  相似文献   

16.
“探究式”学习走进了越来越多的课堂,它改变了教和学的方式,本刊学生版特开设“探索平台”一栏,选载教师和学生教学实验的成果,欢迎荐稿。深圳市新安中学高二(6)班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把“专题探究式学习”引入课堂。做法是:一、列序,选材;二、设疑,探究;三、写作,编辑。至今,他们完成了“百年寻梦——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走进鲁迅世界——读《呐喊》《彷徨》”、“生与忧患——解读苏轼”三个专题的学习。他们主张“精神和言语共生”,“什么样的血液流淌什么样的文字”。通过学习,大部分同学精神境界得以提升,言语运用能力得到加强。这里,选发他们的两篇习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认识的”因素和“情感的”因素。认知的过程沿着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运用)的路线进行;情感的过程则按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路线进行。二者缺一不可。知识智慧首先要从感性世界中去获得。让学生对一篇作品阅读一、两遍后就让他们进行理性分析,这是远远不够的。它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力,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智慧的获得,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探究式”学习走进了越来越多的课堂,它改变了教和学的方式,本刊学生版特开设“探索平台”一栏,选载教师和学生教学实验的成果,欢迎荐稿。深圳市新安中学高二(6)班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把“专题探究式学习”引入课堂。做法是:一、列序,选材;二、设疑,探究;三、写作,编辑。至今,他们完成了“百年寻梦——读蒋廷(?)《中国近代史》”、“走进鲁迅世界——读《呐喊》《彷徨》”、“生与忧患——解读苏轼”三个专题的学习。他们主张“精神和言语共生”,“什么样的血液流淌什么样的文字”。通过学习,大部分同学精神境界得以提升,言语运用能力得到加强。这里,选发他们的两篇习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为师之道     
初为人师时,我才18岁。稚气未脱的我带着天真和梦幻走向一群十五、六岁的少年,“传道、授业、解惑”,我好不得意。 说真的,象我这个年龄,做他们的哥哥倒还可以,可这“老师”、“学生”的称呼却硬把我们划隔成了两代人。因此,我发誓:在他们面前,要表现得更加成熟,以维护教师的“尊严”。 于是,我不再随便高歌,讲话也慢条斯理的,换下了学生时的西装革履、仔衣仔裤,穿着我不爱穿的中山服给他们讲课;走路也不再蹦蹦跳跳,而是迈着“稳健的步伐”。总之,我越来越严肃了,也越来越老成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抛弃了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大量涌入城市打工,开拓自己崭新的天地。他们的子女只好托亲人管护。村镇学校每个班级都有一部分这样的留守学生,他们或思想比较落后,或学习、纪律较差,或性格较孤僻等。对他们的教育转化,是每位教师工作的重点之一。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