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源于英美国家司法判例的一项国际私法制度,其产生、存在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根源。本文从分析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产生入手,对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各国的具体运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两大法系对自由裁量权的限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在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时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几类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历史研究法考察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指出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核心问题是自由裁量权的问题。然后从立法权与司法权关系的角度,用比较方法分析在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运用上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不同制约机制,指出:以两大法系的经验为借鉴,在我国移植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关键是要由立法机关运用这一原则为审判机关设定冲突规范,以确保审判机关正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3.
201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将最密切联系原则规定为国际私法的一般原则,以立法的形式确认了该原则在国际私法中的地位,彰显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重要性。伴随产生的问题是,最密切联系原则应该如何对整个涉外民事法律关系进行调整,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方式是什么?为解决此问题,本文从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本质属性入手,阐述了该原则适用方式研究的必要性,最终确立了"法律关系要素分析说"作为最密切联系原则适用方式,以期能为司法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4.
最密切联系原则克服了传统冲突规范的机械性,适合了“软化严格规范”的时代要求.中国在其涉外合同领域立法中一开始就运用了最密切联系原则,但是从立法技术来看,这些规定过于抽象且不全面,适用中过分依赖于法官.因此要完善最密切联系原则立法,增加其确定性乃是该原则今后的生命所在.  相似文献   

5.
连结点的发展趋势向着灵活、复杂、含义多样化的方向前进,其中连结点的逐渐灵活化主要体现在由萨维尼"法律关系本座说"向里斯"最密切联系说"的演变."最密切联系说"给予法官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但自由裁量权并非完全自由,应当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才能更好地实现普遍判决的一致性与个案判决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产生、适用以及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中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体现 ,进而探讨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特点和弊端 ,以求能在借鉴各国做法的基础上全面科学地运用最密切联系原则  相似文献   

7.
酌定不起诉是不起诉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但法律对这一自由裁量权的适用条件限制非常严格,这与刑法中有关量刑的规定不太协调,借鉴国外立法例,应适当放宽不起诉的适用条件,从制度上完善我国的不起诉制度。  相似文献   

8.
比例原则具有限制国家公权力与保障公民基本人权的功能,其在刑法中的适用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比例原则虽缘于行政法,但在刑事领域中,其与刑事立法理念、刑罚思想、基本原则等具有“家族共通性”。一方面,通过衡量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合比例性,比例原则可缓和刑法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冲突,进一步完善刑法体系内部保障机制;另一方面,作为立法理念和限制自由裁量权的方式,比例原则可以“公设规范”和“方法论”形式实现在刑法中的普遍适用,对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最密切联系原则”是确认准据法的重要冲突法规则,最早运用该学说确定涉外合同之债和涉外侵权行为之债准据法的,均为美国纽约州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富德(Fuld)。在冲突法立法方面。我国从一开始就接受了最密切联系原则。但是,我国现行冲突法有关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立法系统性不够。整体水平尚有待提高。从现实需要考虑,我国应完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运用既吸收了大陆法系的"特征性履行原则",又采纳了英美法系的法官自由裁量的灵活做法,代表了该原则运用方式的发展方向,但在立法上缺乏相应的配套细则,操作性较弱,因此,必须抑弊兴利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由于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兼顾了法律选择方法的确定性与灵活性,实现了法律秩序价值与正义价值所体现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统一,其一经确立便迅速波及全球。然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为充分发挥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作用,更好为本国立法与司法实践服务,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我国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领域广、几率大,既体现在立法中,又表现在司法解释中,凸显了确定性与灵活性的结合。但无论是在立法层面、"创造性立法"的司法解释层面,还是在法官的具体司法实践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我国涉外侵权法律适用的立法现状及立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国在涉外侵权法律适用领域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自体法学说”、“最密切联系原则”等灵活的、多元的法律选择方式。我国的立法现状是有些条款尚不明确,基本上仍是传统的侵权行为地法原则。《示范法》以民间立法的形式罗列了近年国际上的一些流行趋势。笔者认为有关侵权行为法律适用原则以侵权行为地法为主,兼采当事人双方共同属人法及最密切联系地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有关于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立法内容主要是存在于1999年10月1日生效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其中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及国际条约的适用存在着有待解决的系列问题。对此,应结合目前国内一些新的立法观念和国际立法趋势制定出与我国现阶段整体立法、司法相适应的新补充性规定或单行法规。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消费合同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琳 《许昌学院学报》2010,29(1):136-139
网络时代的日新月异和网上消费的日益普及,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国际私法规则仍可适用于网络消费领域。网络消费合同适用有限制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和特征性履行原则,各国立法与实践正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消费的法律适用规则,以保护当事人的正当利益预期,促进国际消费者保护统一进程。在网络消费合同形式方面,应对网络消费合同的形式要件适用合同的准据法;对于其实质方面,则需灵活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以期能够寻求灵活、多元、更具有针对性的法律适用原则。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在国际私法立法理念上的重大飞跃,但是相比国际上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立法,该法具体规定在解决跨国侵权法律冲突时仍存在诸多不足。冲突规则中的部分概念具体含义不明晰,意思自治原则的作用被过度扩大,放弃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不同类型侵权行为的冲突规则较为粗糙等等。我国有关侵权的冲突规则需要在立法上进一步明确有关概念,适当的限制意思自治,针对不同类型侵权行为的特点,进一步细化冲突规则,从而形成一般规则和特殊规则相结合的完整体系,使各种侵权行为都能够适用最为适当的准据法,以实现冲突正义和实体正义。  相似文献   

16.
最密切联系说是当代冲突法中解决法律适用问题时广为采用的一种学说,它最早发源干涉外侵权的法律适用领域。目前,随着各国民事交往的日益频繁,它正在向国际民事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最密切联系原则应该作为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列入国际私法的立法和理论中去。  相似文献   

17.
冲突规则的确定性和判决结果的可预见性以及冲突规则的灵活性和判决结果的公正性,一直以来都是冲突法价值理论研究中的焦点。在合同之债冲突法领域,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官擅于运用自由裁量权,为追求)中突规范的灵活运用及个案公正更青睐最密切联系原则。具有成文法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学者们认为特征性履行原则更能实现法律选择的明确性和可预见性。针对两大法系的分歧和国际私法统一化的趋势,《罗马规则I》很好地协调了判例法和成文法在合同之债冲突法领域的矛盾,它的立法原则对中国刚刚颁行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司法适用,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冲突规则的确定性和判决结果的可预见性以及冲突规则的灵活性和判决结果的公正性,一直以来都是冲突法价值理论研究中的焦点。在合同之债冲突法领域,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官擅于运用自由裁量权,为追求冲突规范的灵活运用及个案公正更青睐最密切联系原则。具有成文法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学者们认为特征性履行原则更能实现法律选择的明确性和可预见性。针对两大法系的分歧和国际私法统一化的趋势,《罗马规则Ⅰ》很好地协调了判例法和成文法在合同之债冲突法领域的矛盾,它的立法原则对中国刚刚颁行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司法适用,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诚信原则被奉为现代西方各国民法的最高基本原则。我国仅将其确立为一项民事立法原则。在目前依诚信原则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弊大于利。如果要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20.
生命健康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对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精神损害赔偿,我国民法通则没有规定。应在立法上明确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并从法官自由裁量权原则和适当限制原则两方面来正确行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