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在,巳有些研究涉及到了明末及清以来的北曲乐谱。比如《太古传宗》琵琶乐谱就是明末流行于江南一带的琵琶弦索曲调,但它是元代北曲音乐的遗存吗!要研究这类乐谱,首先要弄清明中后期以来北曲音乐的状况。本文便立足于此,试图阐明当代北曲音乐留存、衰落的情况以及当时北曲音乐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对于散曲的研究正逐渐由主题转向文本的艺术结构,尤其是白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研究方法,重新掀起了一个散曲研究的新高潮。然而古代与当今音乐不分、词与散曲之小令不分等诸多比较容易混淆的问题依然客观存在,对它们的研究尚且不够深入。因此,本文试从散曲中的北曲小令与词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加以探讨和论述,从而使散曲的文体特征进一步明确化,清晰化。  相似文献   

3.
北曲的产生。主要受女真、蒙古以及与之族源相近的其他北方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影响。为了适应新的音乐,北曲在旧有词的基础上加以翻造而成。可以说北曲是词的变体。北曲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北方民族文化特色,且少数民族作家众多,给北曲带来了不同民族的多样风格。南移之后有汲取南词的营养,从而成就了北曲(元散曲)卓越的风姿。  相似文献   

4.
冯惟敏北曲用韵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坤 《现代语文》2009,(8):141-144
本文通过对冯惟敏731首北曲的押韵字进行归纳,发现和元代相比,明代晚期的语音已有了一系列的变化,表现在<中原音韵>的寒山、先天、桓欢、廉纤四部已经合并,齐微部中开口与合口字有分化的倾向等.研究表明北曲的用韵对于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梁辰鱼考订元剧,可以视为他效仿魏良辅再度改良昆腔的工作之一,这为他自翻新调作了准备,也是新昆腔得以运用于传奇创作并被搬上戏剧舞台的重要保证。梁氏考订元剧的主要成果表现在杂剧《红线女》的创作上,此剧为《浣纱记》的创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元代河北曲家的用韵与《中原音韵》基本相符,主要用韵特点与其他地区曲家一致,这反映了元曲是根据通语入韵的。《中原音韵》反映了元代的实际语音,代表了当时的通语系统。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兴起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监狱改良运动,这是在特殊的国内外背景下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和过渡。本文主要从国内民主政治的要求、追求国际社会的承认和相应国际地位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的影响几个方面对民国时期监狱改良运动兴起的原因进行了历史的分析,并指出其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民国时期进行现代化改革所要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清末监狱改良的原因、内容及评价进行了论述,认为清末监狱改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中国监狱制度的近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晚清戏曲改良是在资产阶级民主思潮影响下发生的,以爱国、民主为主导思想,以时装新戏为特色,戏曲的内容和形式都体现了时代脉搏,迈出了传统戏曲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步,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影响,是我国戏曲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0.
每种民族乐器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特点,这些特色是该民族,该地区人们审美习惯,艺术情趣,传统文化的体现。隋唐乐器作为当时音乐文化的载体和工具也随着音乐的博大精深和不断的改良、革新而异彩纷呈,在历史的舞台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篇。  相似文献   

11.
昆曲艺术在明代传入湖南,在与湖南地方戏曲的长期交流中,逐步形成了带有较浓郁的楚文化风格,变苏昆为湘昆,创造了戏剧史上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2.
昆曲对演员的综合素养有极高的要求,这不仅是昆曲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表演者完美演绎昆曲的必备条件。在大力保护、继承和弘扬昆曲艺术的今天,深入探讨昆曲艺术所要求的演员的综合素养,对昆曲演员更好地学戏演戏、培养更多的昆曲表演人才,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电视纪录片本体出发,来考察和分析八集文化系列片《昆曲六百年》的画面呈现、表现手法与人文内涵。这是一次文本的胜利、媒介的胜利、观念的胜利。在影像背后透露出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新观念、新理念、新趋向的同时,还体现出了创作者的责任和态度。  相似文献   

14.
葛恬 《鸡西大学学报》2013,(7):102-104,135
近代中国,因西方文化的介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经典戏曲昆曲曾经历衰落和黯淡。2011年,青春版《牡丹亭》走进杭州数所高校引起强烈反响。笔者以问卷调查形式在浙江大学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对昆曲所持态度的研究,从对昆曲的了解水平、接受态度、受欢迎的传播方式等诸多方面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昆曲的认识和热情程度不容乐观,高校中的戏曲环境仍欠成熟,昆曲本身方言式的念白、复杂的表演程式及缓慢的节奏是造成大学生对于昆曲难有热情的原因。青春版《牡丹亭》以旧剧新编、现代的舞台效果、合理的演出场次安排以及走进高校与年轻学生零距离的宣传等优点,在年轻人中取得了"传统艺术的现代化成功",对于传播传统文化艺术有着借鉴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昆曲作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新世纪的命运必须得到重视,其传承与发展的方式虽有很多,但最可持续的是文化市场。苏州市兰芽昆曲艺术剧团努力培养观众、勇于走进演出市场的行动为昆曲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政府、剧团、市场与观众的关系值得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歌剧是一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艺术形式,与中国古典戏曲和欧美传统戏剧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在现行的文学史教材中,其篇幅地位与后两者无法相比。从教材研究的角度来看,歌剧进入文学史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近年来在比较文学视域下的外国文学教材改革在此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因此在外国文学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相应地体现出歌剧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虎丘曲会"是昆曲繁盛的标志,它的产生、发展、高潮和式微是同昆曲的命运息息相关的。"综述",拟全面梳理近三十年"虎丘曲会"研究成果,一方面以此来管窥昆曲演出史研究的整体状况,另一方面整理学界对"虎丘曲会"的共识和争议之处,以备深入探讨之用。  相似文献   

18.
杂剧进入明代以后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类型演变,即由明初的宫廷杂剧到中后期的文人杂剧。在作家群体的类型演变中,贯穿作品内容、体制、剧场和主体意识的类型演变,并一同组成了明代的杂剧史。  相似文献   

19.
昆曲男旦创造了表演艺术的辉煌,但"传"字辈艺人之后出现了七十年余年的断层.如何恢复昆曲男旦表演,把"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完好地传承下去,这是昆曲继承与发展不得不正视的严肃问题.恢复昆曲男旦表演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昆剧传习所以传承昆曲为目的,不断改革办学方式,培养了一些著名的"传"字辈演员,延续了昆剧的生命。堂名班则多固守传统戏班的管理模式和学制,采用家族式的传艺方式,以此来传播昆曲艺术。因此昆剧传习所和堂名班都为清末民初的苏州昆曲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