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片断一:引入 师:早上我去买点心,一算正好4元,我拿出一张100元钱付款。可是店主一来忙于生意,二来怕收进假钞,三来备的零钱不多。于是,他要我换一张面额小一点的钱。而我只拿了一张钱,又非常需要这点心,请大家帮我想一个办法。 生甲:把100元钱拿到附近店里换成小一点的。 师:能告诉大家怎样兑换吗? 生甲:把100元钱换成10张10元,再用其中1张10元去买点心。 生乙:…… 生丙:也可以换成10个1元硬币和9张10元,再拿出4个硬币,还剩下9张10元和6个1元。 师:我们把这个兑换、付钱的过程用数学表达…  相似文献   

2.
小猪逛超市     
猪妈妈叫小猪到超市去买食品,她给小猪一张5元钱、一张10元钱,并对小猪说:“你可要把多余的钱带回家呀!”小猪在动物超市买了自己最爱吃的点心和  相似文献   

3.
课外活动 :教师在教学元角分之前提前一周让学生先去实践操作 ,跟家长去购物 ,参与家里的日常消费 ;老师也不经意地问学生 :“你这支铅笔多少钱呀 ?”“你这条衣服真漂亮 ,要花很多钱吧 ?”课前活动 :出示农工商超市学生喜爱的玩具和食品价格的广告宣传纸。教学片断一 :师 :你认识钱吗 ?生 :认识。师 :见过什么钱 ?生 :100元。生 :5元。……师 :有没有不认识的 ?生 :没有。师 :说说怎么认 ?生 :100后面是元就读100元。老师跟着学生的叙述 ,用光标点中100元钱币。让学生再认几张钱币20元、5角、2元、1分。老师点中1元 (纸…  相似文献   

4.
【片断一】师出示题目:星期天小明的爸爸拿3张壹佰元和56元零钱共356元去商场给小明买衣服,衣服98元,聪明的小明应该怎样付出这98元呢?师:如果你是聪明的小明应该怎样付钱呢?(生独立思考后,相互交流)生1:可以先把56元给售货员,再从100元里给出42元,找回58元,正好付出98元。生2:可以拿出一张100元给售货员,找回2元,这样也付出98元。师:大家同意哪一种方法?为什么?生:第二种方法,因为第二种方法简便。师:如果求爸爸买完衣服后还剩多少元?按照刚才的思路,应该怎样列式?生1:356-98=356-100-2。生2:356-98=356-100+2。师: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两种算…  相似文献   

5.
孙学美 《山东教育》2002,(16):49-49,50
一、密切联系实际,唤起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往往是由所学的数学内容和讨论的问题引起的。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教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巧妙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地组织好教学内容。首先,要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例如,教学减法的速算165-97时,一位教师让学生甲扮演营业员,让学生乙扮演顾客,全体同学观看买鞋过程。学生乙拿165元钱去买鞋(其中有一张100元币),一双皮鞋97元,乙递给甲一张100元币,甲交给乙一双鞋又找回3元钱。这时乙手中有多少钱?让学生回答后,把刚才买鞋的过程用算式…  相似文献   

6.
【教例】归一应用题”教学片断 :师 :同学们 ,五一节快到了 ,小强和小丽准备买花送给为他们辛勤劳动的爸爸妈妈 ,他们去花店买花 ,首先要考虑些什么呢?生1 :要考虑买什么花?生2 :买几枝花?生3 :每枝花的价钱如何?师 :在花店里 ,小强看中了这种玫瑰花 ,(师出示实物图)3枝是12元 ,如果要买的话 ,在付钱前 ,他还要有哪些打算?生4 :假如小强已经有了买几枝玫瑰的打算 ,他要计算要用多少钱?师 :举个例子。生5 :小强买6枝这样的玫瑰要用多少钱?(老师板书 :买6枝要多少元 ?)生6 :也有一种情况 ,小强身边带了一定的钱数 ,他要…  相似文献   

7.
教“元、角、分的认识”这一课时 ,除了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外 ,我设计了如下一个结尾 ,使学生认识到钱不是万能的。师 :今天 ,我们认识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你们知道钱可以买到哪些东西 ?生 :钱可以买铅笔、买衣服。生 :还可以买电视机、买电脑。……师 :是啊 ,钱可以买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好多好多东西 ,钱的作用可真大。有什么东西钱是买不到的呢 ?生 :老师 ,墙上的一等奖奖状用钱买不到。师 :为什么一等奖奖状用钱买不到 ?生 :因为这是奖给我们的 ,不是买的。师 :为什么要奖给我们呢 ?学生说出原因。师 :是啊…  相似文献   

8.
[题目]张老师原计划买20枝每枝5元钱的钢笔,后来,他从买钢笔的钱里拿出一部分买了5枝每枝4元钱的圆珠笔。那么,剩下的钱可以买多少枝钢笔? [一般解法]先求出原计划买20枝钢笔一共需要的钱数,即5×20= 100(元)钱,再求出买5枝圆珠笔需  相似文献   

9.
课前准备:每两个小朋友一组,每组准备一个纸盒,里面至少有1分、1角、2分、2角的纸币和硬币各5个,5角、5分的纸币和硬币各2个,1元的纸币和硬币各1个。 片断一: 师:小朋友们,你们买过东西吗? 生:买过。 师:那买东西时要用到什么? 生:钱。 师: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 生: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师:你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相似文献   

10.
余莉 《江西教育》2002,(8):31-3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几百几十的加减法(2)”例9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同学们,当你看到这样的广告牌后(投影展示出下图),你首先知道的信息有哪些?又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约几秒钟后,学生纷纷举手)生1:我首先知道了这几种商品的价格。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买一台复读机和一只书包一共要花多少钱?生2:我想到的问题是买一台复读机比买一台计算器要多花多少钱?生3:我想到的问题是买这三种物品一共要花多少钱?生4:我的问题是买一只书包比买一台复读机要少花多少钱?生5:我很想知道买一台计算器…  相似文献   

11.
一、在生活情境中“找”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教学中 ,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 ,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传统数学教育的片面性造成了一种数学远离生活、远离大众的错觉。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 ,它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例如陶莉老师在《认识人民币》导入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多媒体显示小朋友在超市购物、付帐画面)师 :小朋友在干什么呢?生 :买东西。师 :8元、13元、1元5角这些表示什么呀?生 :货物的价钱。师 :这些货物用什么来买呢?生 :用钱来买。师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生 :不知…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人都会有面对诱惑的时候,我也不例外。但有的人面对诱惑时挡也挡不住,有的人就能把握住,我就选择了正确的方向,挡住了诱惑。那天上午我兴高采烈地拿着5元钱去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买一枝中性笔,小卖部的阿姨找给我钱的时候,因为买东西的人很多,匆匆忙忙地找给了我5元硬币。我也没有仔细看阿姨找给我多少钱,就一把紧紧握住手中的硬币飞跑进校门。到了教室,我正  相似文献   

13.
刘玲 《贵州教育》2005,(19):31-32
一、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师: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到商店买过东西吗?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出示商店情境)。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买东西要付钱。生:我看到了售货员找回顾客的钱。……1)激发兴趣。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钱呢?生:买东西。生:游玩的时候。生:报名的时候。2)导入新课。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生:叫人民币。师:今天我们共同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2.小组合作、获取知识1)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师:请每位小朋友拿出信封内的人民币,每个小组的小朋友轮流认一认,看谁认识的人民币最多。(学生互助认识人民币)生问:(…  相似文献   

14.
师:小明家计划这个月进行一次游泳比赛。于是,小明从自己的钱包里拿出了30元钱,想买些吃的,再给自己选一个游泳帽。他来到超市后选中了两种食品和水:师:可是他只准备花10元钱买食品和水。你们觉得他能把这些食品和水都买走吗?可以买哪些?生:这些食品和水的价钱加起来比10元多,他可以买矿泉水和香肠,或者矿泉水和面包。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2~93页。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做游戏好吗?做游戏前请你们先猜一猜老师哪只手里有东西?(学生猜测,教师出示手中的硬币。)二、玩一玩活动1:抛硬币。师:同学们请拿出壹圆硬币,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一面印有大大的1字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字样,另一面印的是大大的菊花图案。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我们就把印有“1”字的这面定为正面,菊花面为反面。咱们做的第一个游戏就是抛硬币。(板书:抛硬币)师:猜猜看,我们要怎么玩?生:把硬币在桌上一转,再用手一按,看是哪个面…  相似文献   

16.
摊主说:“我能算出你口袋里有几元钱(以元为单位),算对了,你把钱给我;算不对,我加倍还你的钱。你如果要先试试,可以先拿出几元或十几元钱,放入黑布  相似文献   

17.
创设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学生发现知识、探索奥秘,从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在现实的情境中,学生才会感到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魅力,因为有了情境,数学课堂教学就会焕发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呢? 一、情境创设要有趣味性 案例:教学“人民币的认识”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买过东西吗? 生:买过! 师:同学们买东西,不管买什么,都需要用到—— 生(异口同声):钱! 师:关于钱,你了解了哪些知识?(生各抒己见) 师: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刚才一位同学提到有古代的钱,也有现在的钱.谁知道,我们中国现在用的钱统一叫什么? 生(异口同声):人民币.  相似文献   

18.
片断一师 :同学们 ,你买过东西吗?说说看 ,都买过什么东西?生1 :我帮妈妈买过酱油。生2 :我帮爸爸买过香烟。生3 :我春节的时候买过玩具。生4 :我买过铅笔。师 :同学们真能干 ,都学会了买东西 ,能帮爸爸、妈妈做事了。说说看 ,都是怎么买的?生1 :我买的酱油是每瓶1元 ,买了2瓶 ,一共付了2元钱。(师板书 :每瓶酱油1元 ,买2瓶共付2元)生2 :我帮爸爸买的香烟是每盒13元 ,买了3盒 ,一共付了39元。(师板书 :每盒香烟13元 ,买3盒香烟共付39元)生3 :我春节的时候买的玩具小车 ,每个48元 ,我只买了1个 ,付了48元。(师板书 :每个玩具48元 ,买1个付48…  相似文献   

19.
秋游前 ,笔者有目的地开设了一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活动课。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全班 4 6人去“江南八达岭”游览 ,门口的“购票须知”上写着 :门票每人 1 5元 ,50人开始可以享受团体 8折优惠。你认为怎样购票花钱最少 ,最少要用多少钱 ?下面是教学片断 :生 1 :全班只有 4 6人 ,不足 50人 ,不能享受团体 8折优惠 ,所以要买 4 6张票 ,需要 1 5× 4 6=690 (元 )。师 :(笑了笑 ,没有表态 )生 2 :如果买 50张 ,可以享受 8折优惠 ,只要 1 5×50× 80 % =60 0 (元 ) ,比买 4 6张少花钱 90元。师 :为什么会出现多购票而少花钱的现象 ?众生 :(沉…  相似文献   

20.
一、案例1.走进生活【录像提供生活片段实录:王大妈去逛商场,看中了一条围巾(单价:32元)、一双皮鞋(单价:68元),开好发票后到收银台付款,收银员边盖章边对王大妈说:“一条围巾,一双皮鞋共100元。”王大妈的钱包里有240元,抽出一张一百元的递了上去。】出示例题:王大妈带了240元,买了一条围巾用去32元,又买了一双皮鞋,用去68元,还剩多少钱?怎样解答?生1:根据题意,用一共的钱减去买围巾的钱,再减去买皮鞋的钱就是还剩的钱:240-32-68。生2:我认为这样列式更合适:240-(32 68)。(一片赞同声)师:为什么呀?生:这样算简便,王大妈刚才就是这样付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