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电视化类节目主要反映的是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学、艺术以及相关的精神产品的发生、发展、变化,与人们直接需求的物质生活有一定的距离,相对说来它在广播、电视中数量是有限的,以至于有人认为化节目在新闻中具有边缘性。但是,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2.
法制类节目一直承担着普及法律知识、教化普通百姓的责任和使命,但在电视娱乐化倾向日益严重的今天,法制节目该如何发展?如何强化自身的的特性?值得我们去关注去思考.  相似文献   

3.
4.
王博 《新闻传播》2010,(7):19-21
谈话是人类交流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表达方式.它随时随地发生。而谈话类节目则最早出现在广播节目单中。随着电子大众媒体的技术更新和进步,谈话类节目在电视和互联网领域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谈话类节目是传统沟通方式的现代大众媒体版。目前中国电视媒介的产业性日益突出.笔者结合这一现状,从市场营销学中借鉴“品牌”的概念.移用到谈话类节目研究领域中,思考国内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品牌化。  相似文献   

5.
张露 《东南传播》2014,(6):94-96
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和压力的不断增加,综艺类节目的需求与日俱增,快速的发展暴露出综艺类节目存在的种种弊端,对综艺类节目的策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望。文章首先通过节目分析总结综艺类节目存在的弊端;进而通过运用内容分析和个案研究的方法,明晰综艺类节目背后产生问题的根源;最后以《我是歌手》节目为例从内容理念、创新模式、主持创新、社会影响四方面来分析探寻综艺类节目,为解决弊端提出节目策划方法,从而打造更多精彩成功的综艺类节目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6.
金毅  于锡勋 《新闻传播》2005,(12):72-72
如何使电视经济信息类节目抓住人心,笔者认为要在宣传主体的特点上下功夫,要以崭新的视角,并配以靓丽清新的画面,在较短的时间内,冲击、震撼观众的心灵,在观众的脑海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电视文化类节目逐渐独树一帜,脱颖而出,这是电视工作者不懈钻研如何做好一档精品文化类节目的必然。电视文化类节目想要屹立不倒,必须坚持创新,坚守原则。电视节目要突破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手段的创新,电视工作者也要完成自我更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电视节目坚持高品质的制作,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电视精英文化类节目的发展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文军 《视听界》2002,(2):16-17
一生活于钢筋水泥丛林中的独立而狭小的空间,现代都市人渴望沟通、了解与参与。这是电视大众文化类节目的心理基础。经济生活的多元化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人人渴望成功,个个想做英雄,这是电视精英文化类节目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些电视台适时地推出了介绍经营项目类电视节目,给老百姓投资理财提供了的更多的选择方式,不仅扩大了电视台的影响,而且增加了电视台的广告收入。本文就电视介绍经营项目类节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移动电视的生存空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移动电视以其蓬勃发展的态势引起人们关注。充分发挥它的传播优势和广告优势,解决困扰它健康发展的难题,移动电视必将获得更为广阔和长久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1.
电视访谈类节目是近年来广受观众喜爱的一类电视采访节目,电视访谈类节目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现场感,让观众能够近距离地聆听主持人和访谈对象的对话,极大地拉近了观众与访谈对象的心理距离,让节目充满人文主义色彩。而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要注重采访的技巧和侧重点,要凸显访谈对象的心理特点,为整个节目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彰显整个节目的人文关怀。记者的采访更应该以访谈对象为中心,要结合节目的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为节目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而有价值的素材。本文笔者从事电视访谈类节目的记者采访工作多年,现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在本文中重点谈一谈电视访谈类节目的采访艺术。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视谈话节目在国内的迅速发展,对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有了更高的要求。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不同于其他节目的主持人,作为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要通过语言融入到全场所有人中间去,通过组织去激发嘉宾和观众对话。主持人要善于倾听和了解对方的心声以求和嘉宾及观众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此外,主持人要善于和观众交流,与嘉宾沟通,可以挖掘采访中的细节及闪光点,从而使节目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3.
张帆 《现代视听》2012,(5):59-61
主持人应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特别是娱乐类节目主持人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形象和风格定位,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增长阅历,做到娱教于乐,既让受众喜欢节目,又不致流于低俗。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的娱乐功能被逐渐开发、重视、放大,娱乐类节目已经成为仅次于新闻类节目的第二大收视焦点。同时,娱乐类节目主持人也因此成为新的电视明星群体,他们在备受瞩目的同时也备受争议。特别是近几年大量的电视选秀节目将“娱乐”旋风席卷全国时,观众对娱乐节目和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审美疲劳”也达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15.
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是城市电视台生长与发展的命脉,城市电视台应该在其传播范围内充分挖掘本地电视节目资源。制作具有鲜明地域特色、适合本地观众口味的电视节目.以应对竞争。创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类节目,城市电视台应扬长避短,做好宣传,形成自己特有的鲜明浓郁的地方特色,让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刘力 《新闻前哨》2012,(9):64-65
2002年江苏南京的《南京零距离》播出后,我国掀起了一股电视民生新闻热。走过10个年头,民生新闻的同质化、琐碎化,让观众逐渐产生了审美疲劳。于是,作为电视民生新闻一种创新和延续,帮忙类节目应运而生,如《范大姐帮忙》、《小溪办事》、《帮女郎》、《帮女郎帮你忙》等等,这类节目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为宗旨,立足为百姓办实事,贴近生活,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王瑞 《青年记者》2020,(8):77-78
当下,电视文化类节目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各卫视平台也竞相制作可看性强、视觉技术创新的电视文化类节目,用以替代原有的综艺娱乐节目,从而带来了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复兴。尽管发展势头良好,但电视文化类节目的现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娱乐元素在文化节目中的融合方式当下流行的几大类文化节目中,娱乐元素的融合方式主要有幽默化表达、多维化交互、故事化演绎三种。这三种娱乐元素共同作用,为电视文化类节目带来了全新的“文化综艺+”模式,赋予了传统电视文化节目生机。  相似文献   

18.
19.
邢淑慧  李翔 《东南传播》2022,(5):127-130
在知识视觉化的后现代欲望中,电视文化节目的沉浸式传播继承并颠覆了传统媒介传播的特质,成为“第三媒介时代”的主要传播模式。本文以电视文化节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戏剧“影视化”表达和技术赋能强化身体沉浸感的传播特点,从叙事、视听感官和意识三方面阐述沉浸感营造来自虚拟与现实的界限破壁,从而思考电视文化节目传播的价值取向,以供更多的文化节目取长补短、开辟创新。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末,电视招聘节目适时重生,高调返回国内荧屏。尽管起步较晚,但该类节目在短时间内的迅猛发展却是业内人士和观众有目共睹的。笔者梳理了国内电视招聘节目发展的历程,着重对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优势与劣势,为其更好地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