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工人群体曾是这座城市的主流,工人文化也曾风靡一时。如今,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工人形象早已发生改变,工人们的业余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特选上海市档案馆馆藏老照片一组,与大家一起重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人们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  相似文献   

2.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产业工人比较集中,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进一步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上海党组织十分重视对工人进行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创办工人夜校,对工人进行启蒙教育和文化教育,团结组织工人,扩大了党在基层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这里选取的档案文件,系上海地下党组织在解放后不久撰写的一份关于党的工人夜校工作的总结报告,原文标题为“解放前上海的工人夜校工作”,限于篇幅,我们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节。档号D1-1-1884,选编者王慧青。  相似文献   

3.
暑期的晚上看了一档本市的新闻节目,报道的是某公司为了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工人们加班加点地工作。为了企业的利益,工人们的奉献精神值得学习。不过,坐在家里看电视都流汗不止的我,也生出这样的疑问:工人们放弃休息,在酷暑里工作,企业有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从电视画面上看不出来)即使工人们自愿加班,加班工资是否按规定发放?也许这与我们的报道内容关系不大,报道不可能面面俱到嘛!不过如果媒体大力宣传的某企业经济效益很好,却对工人克扣盘剥,肯定会造成负面影响。“加班加点”的事在一些企业经常存在,这样的新闻…  相似文献   

4.
1925年上海发生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当时担任上海总商会会长的虞和德(字洽卿,以字行)代表上海资本家阶级在这期间进行了多方面的活动。长期以来人们对他在运动中的表现贬多褒少,他久道很多不公正的非议,本文根据可靠的史料,重新讨论这一问题。一、组织“五卅事件委员会”合乎情理,并非“破坏”运动1925年5月15日,上海口资“内外棉”纱厂七厂(今上海国棉二厂旧址)发生劳资纠纷,日籍职员开枪打死我国工人顾正红、打伤工人10多人,激起纱厂工人罢工抗议。5月30日上海各大学的学生在公共…  相似文献   

5.
高信 《出版史料》2007,(4):68-70
黄文农书衣发微 1925年5月15日,上海内外棉纱第七厂日籍职员枪杀了工人顾正红,打伤工人十余名,激起上海工人、学生、市民的愤怒。5月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进入租界演讲,声援工人斗争,号召收回租界,散发“打倒帝国主义”的传单,近百名学生被英警逮捕,拘于南京路老闸捕房。当天下午,上海各界群众万余人集中在巡捕房前要求释放被捕学生,被英警开枪打死打伤十余人,  相似文献   

6.
一段时期以来,电视荧屏真可谓此风未息,彼风又起,刮过一阵古装武打戏、警匪戏风之后,又是一阵风花雪月的情场戏,“情场”风波尚未平息,以历史为题材的“戏说”又风云突起。最近,以反腐倡廉为题材的反贪戏也风风火火地闯进了屏幕。细想来,电视里有情场,有商战场,有官场……唯独缺少工厂,工人们说:“我们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而生产精神产品的影视工作者却偏偏把我们忘了!反映咱们一线工人生产生活的影视作品太少了。”许多人都还记得,20世纪60年代的电影《铁人王进喜》鼓舞和激励广大群众,各条战线的工人们精神振…  相似文献   

7.
老照片热不仅限于上世纪末,新世纪初仍在延续,一张“老上海照片”或“老明信片”5年前只售5至10元,如今已涨到100至200元一张,而且市场上很难见到原件“老照片”。老照片热不仅涉及到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新闻单位,还引起了一些商家的注意。最近笔者看到《新民晚报》和《新闻晚报》分别报道了上海老城隍庙旅行社、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利用老照片进行旅游促销。前者是和江苏宜兴善卷洞联合举办,善卷洞旅游组织对象是老干部,只要老干部能拿出一张本人曾在善卷洞拍摄的黑白照片,即可免费重游;后者是与绍兴市文化旅游集团公司联合…  相似文献   

8.
光明 《新闻三昧》2005,(8):54-54
6月5日上海《解放日报》5版《枫泾南镇旅游规划撩开面纱》一,称原居住在上海金山区枫泾镇的我国一代围棋国手顾水如“熔中日棋理于一炉,在当时中国围棋界享有极高声誉”。笔以为,作在这里用错了“熔”字,应是“融”。  相似文献   

9.
刘燕浔 《出版参考》2007,(5X):21-21
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旅游图书在市场上的销售也逐步火了起来。而在众多旅游图书中,一本叫做《老爸老妈去旅行》的图书吸引了读者的目光。这本书是一对上海普通退休夫妻写的,记录他们历时83天,自费自助游历了欧洲五个国家的过程和感想。显然,在大多数人印象中,本书并不具备“时尚”、“年轻”等旅游图书必须必备的要素。  相似文献   

10.
我从去年初开始学写新闻稿以来,已经在各级报刊发表二十七篇“读者来信”。我从实践中体会到:抓住社会上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做到一事一稿,力求使“来信”稿内容有针对性,这样的稿件,群众喜欢读,而且还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去年初,我厂不少工人不愿签订承包合同,原因是前年签订承包合同时,领导把上交利润指标规定好,工人在承包合同上签上名,厂领导就甩手不管了,让工人自己找活干,工人们普遍意见很大。我就写了《工人要求企业领导找活干》的读者来信,投寄给《塔城报》。这篇稿件发表了后,厂里很多工人都争着看,不少工人同志说:你这篇稿件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