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虽然以狐鬼故事著称,但有不少作品反映的是他所生活的康熙时代与他所属的清贫士人阶层的生活。《聊斋志异》这类写实性作品具有认识价值和历史价值,它提供了关于17世纪明末清初京杭大运河北方地区乡村社会与都市社会的清贫士人家庭妇女这一社会群体的真实生活处境,有助于我们对这一社会群体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的认识:在清贫士人家庭经济活动中,妇女承担主要的家庭经济生活重任,具有独立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蒲松龄是一个想象力异常丰富的作家,但是几千年的男权思想却禁锢了他的想象。他在《聊斋志异》中创作出千姿百态的爱情故事,但情爱模式却不脱书生、青娥和书生、侠女两类,而且都是以男性为中心视角的。  相似文献   

3.
从清朝康熙年间起,就有文献记载唐梦赉选青州神童为女婿,并且还有《聊斋志异》曾经记载此事的传闻,然而当下《聊斋志异》的所有版本中均未见有关内容。经考证,唐梦赉确实招过一位神童女婿,但《聊斋志异》却不可能载过此事。之所以出现《聊斋志异》曾经载过唐梦赉招女婿一事的观点,很可能是人们把《秋灯丛话》误认为是《聊斋志异》。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文学史上,蒲松龄是为数极少的既在传统文学的领域中,又在通俗文学的领域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作家之一。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诗词文赋以及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而且也给我们留下来璀璨的通俗文学巨著《聊斋俚曲》。  相似文献   

5.
《聊斋志异》艺术风格管见——从语言视角的观照程显平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作家的精神个性在其作品中的艺术再现。作家要把他构思成熟的生活图画、人物形象传达给读者,让读者心目中也映出色彩斑斓的图画,活动起有血有肉的人物,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工具...  相似文献   

6.
与生活跳舞     
余水金 《新作文》2004,(11):28-28
作与生活的命题是艺与生活的命题在作教学领域的延续,艺与生活的命题又是出自艺为政治服务的要求。实际上,任何的艺创作(当然也包括作)都是表达作对生活的感受、思考、判断和诉求,也都是主观化了的东西。生活再多,也不会自动生成作品或作;生活再少。也未必成不了作家。每个人都会有相同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比如恋爱,但是,又有几个人会写呢。又有几个人能写好呢?金庸并未做过武侠。却把武侠小说写到了极致。鲁迅除了以鲁镇、未庄等江南水乡为背景写了不少小说外,还写了几篇很有看头的《故事新编》。作为作家,除了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写作的热情、超凡的想像能力和对字的把握能力。在某些情况下,生活经历只是促使他写作的动机而并非是他写作的内容,如蒲松龄写《聊斋志异',卡夫卡写《变形记》。即使像批判现实主义学大师巴尔扎克,也没有强调要增加多少多少生活才能写出多好多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伟大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创作中的一部重要作品。作家在他一生的最后几年(1925—1936)一直从事这部小说的创作。《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共四卷。第四卷最后部分未能完成,高尔基就去世了。这部规模宏大的小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作家全部创作生活的总结。《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有一个副标题:《四十年》。这部具有史诗性质的小说正是用鲜明的艺术画面再现了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一九一七年这个历史时期俄国广阔的社会生活。十月革命前的四十年是充满尖锐矛盾和斗争的年代。这四十年经历了俄国解放运动第二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初名《石头记》,最早以曹雪芹写的前八十回手抄本形式在社会上流传,后来连同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共计120回,被人们广为传诵。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他出生在封建贵族家庭,祖父,父辈任织造之职达六七十年之久。曹雪芹的曾祖母是康熙皇帝的奶妈,祖父当过康熙的伴读和侍从。康熙六次南巡,五次以曹氏任职的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雪芹的儿童时代是生活在荣华富贵之中的。  相似文献   

9.
一个被评为“海外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家”——二月河。一个短短几年时间内创作了长达500万字系列历史小说的作家——二月河。一个年过半百仍求学不止、笔耕不辍的作家——二月河。一个当年曾被老师判定为“饭桶”,而今却名扬天下的作家——二月河。随着三部长篇历史小说:《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的横空出世,作家二月河就像他的名字——冰消雪融、浪涛汹涌的二月黄河一样,以不可抵挡之势奔流而来。一时间红遍大江南北、享誉海内海外的他,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们《语文世界》的“探访目标”。  相似文献   

10.
知人论文,是研究文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蒲松龄接受佛教思想,以净土宗和禅宗为主,反映在《聊斋志异》中的佛教思想也主要是禅宗与净土宗的理论。虽然同受佛教影响,蒲松龄却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他借用佛教思想尤其是因果报应之说,劝导善行,惩诫邪恶,以期人心归正,世风复淳。这也是他创作《聊斋志异》的主观命意之一。  相似文献   

11.
《聊斋志异》与《聊斋俚曲》的比较谭兴戎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同一个作家,运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学形式,创作相同题材的文学作品的现象,是颇为罕见的。有之,则当首推清代伟大的作家蒲松龄。蒲氏在创作《聊斋志异》之余,还写了十四篇《俚曲》①,其中,有...  相似文献   

12.
蒲松龄有否在《聊斋志异》中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思想,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搞清这一问题,就要牵涉到对这位伟大作家整个创作思想及《聊斋志异》的评价,其意义不可低估。去年,在山东大学召开的全国性的蒲松龄学术讨论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这一问题,又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综观争鸣全貌,影响最大,比较普遍的观点是:《聊斋志异》虽然有一些不利清朝统治的篇章,但也不能由此认为蒲松龄具备了浓厚的民族意识。对这一观点,我有些不同看法。本文试图通过对《聊斋志异》具体作品的分析,就蒲松龄的民族思想作些粗浅的探索,以求正于前辈。  相似文献   

13.
文学即人学。什么是人?什么是人性?在人性中应当具备哪些品质?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中以儒家伦理为基准,为我们展现了他对于人和人性的一些看法——仁、孝、义、心正、轻利等一系列美好的传统道德,他认为这些应当是人性中所不能缺失的,给生活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的人以莫大的启示。《聊斋志异》这部艺术的瑰宝,其精神价值对现代生活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长篇小说《康熙大帝》中,二月河饱含深情描绘康熙波澜壮阔的一生。实际上,历史上的康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贡献颇多。《康熙大帝》显然有着正面宣传康熙的创作目的,从作品的实际表现看,作家创作动机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在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关系方面,作品既尊重历史,又是在历史真实基础上的新创造。  相似文献   

15.
冰火 《现代语文》2004,(12):7-7
阅读导引:《聊斋志异》倾注了蒲松龄大半生的思想,融入了他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是一部“孤愤”之作:多以狐鬼花妖为题材,作者赋予这些异类以人类的面貌、思想和情感,描摹世态人情,讽刺了社会黑暗,体现了浓郁的理想主义。  相似文献   

16.
评论一个作家的作品,一般来说,评论者最好具有与作家相应的思想水平和知识能力。然而,对鲁迅这样的作家,评论者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是难乎其难的。因此,我们对鲁迅的研究,总是在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上,而对《野草》的研究更是如此。鲁迅在创作散文诗《野草》时,就受到法国象征主义、弗洛伊德学说、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的影响,然而,《野草》研究六十年,我们还在对这些影响进行艰苦地探索与研究。最早提出《野草》有象征色彩的是刘大杰。他在!928年发表的《呐喊与访煌与野草》一文中认为,“鲁迅从《狂人日记》以后,以至《仿…  相似文献   

17.
明清以前狐的形象多呈现宗教态特征,明清以来狐的形象转变为审美创作,特别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出现了一大批蕴涵着人性美的狐仙。本文沿着狐文化发展的轨迹,结合蒲松龄生活的时代以及他的思想去探求这一原因,并发掘《聊斋志异》中狐仙的人性美。  相似文献   

18.
何为,原名何振业,1922年出生:祖籍浙江定海,现为福建省文联专业作家。他早年先后从事新闻及电影文学剧本编辑工作,为日后专心从事散文创作做了充分的思想、生活积累和艺术准备。1956年,他的散文《第二次考试》在《人民日报》发表后,  相似文献   

19.
作家写文,大都体现一种观念,一种思想,然而《聊斋志异》中的魂灵故事体现的思想则是复杂的,细品味它与佛儒思想的糅合,从《聂小倩》、《席方平》、《林四娘》等魂灵故事看,佛教思想占主导地位,但又不同于西方佛教思想,这种佛儒糅合的思想与中国佛教思想相吻合,但更有它独特的地方,笔者称它的蒲松龄的中国佛教思想,这种思想的形成与作者人的生经历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0.
夸美纽斯生于1592年,卒于1670年,相当于中国的明代万历二十年到康熙九年。他从小是个孤儿,在亲戚家长大,16岁才上中学。原本专攻哲学和神学,曾做过牧师,但终生从事的工作是教育。他为瑞典编过教科书,帮助匈牙利改革过教育。夸氏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和改革活动家,被西方称为“教育学上的哥白尼”,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其代表作为《大教学论》,是教育名著之一。此外还有《语文入门》、《母育学校指南》等教育专著。夸美纽斯生活于17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开始解体、资本主义逐渐形成的时代。夸美纽斯建立了自己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