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对话的方式探讨“课程目标”在课程“目标模式”与“传统模式”中的不同意义 ,“课程目标”分解及“课程目标”行为化表述的利弊 ,课程“过程模式”的倡导者对“目标模式”的反思 ,以及中国“课程目标”问题 ,从中大致揭示了 2 0世纪课程模式演变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绍兴市积极改革现行的课程设置,以职业资格为导向,以“项目教学”为载体,以技能训练为重点,以“项目教学”课程模式引领职教课程改革,建立起由“学科为中心”向“多元整合”转移的课程模式,逐步形成具有绍兴职教课程特色的规范化、制度化的“项目教学”课程模式运作体系。  相似文献   

3.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结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结构是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采用的课程模式之一。本文对“宽基础、活模块”结构的框架、与传统课程模式的区别、“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的主要特征等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4.
"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静  张友芳 《职教论坛》2006,(18):14-17
“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是德国面临新时期挑战而推出的课程模式,其课程构架与相应的“行为导向”教学法,为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模式。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按照“学习领域”课程模式进行了三年多的试验,尝试模拟实际工作过程,制定“教学工作页”实施教学,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试验取得了许多值得推广的经验,也提出了一些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借鉴"双元制"进行中职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研究讨论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特征入手,分析“双元制”课程模式与我国现行的中职教育课程的差异,进而提出借鉴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对我国企业需求的“多能一专”的职业人才而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6.
高职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必须不断探索的问题,通过对现有课程模式的分析,提出“目标-导控型”课程模式,并探讨其建构的相关问题,以克服“学科中心”型课程模式和“活动中心”课程模式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7.
“扬长”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的有效方式,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和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是“扬长”教育的终极追求。“扬长”教育着力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其内涵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课程改革提出的学生评价理念是构建“扬长”教育学生评价模式及策略的基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斯朦豪斯的课程观视“课程即研究假设”、“课堂即实验室”、“教师即研究者”,倡导教师的课程行动研究,凸现了教师“专业主义”的理论取向,提出了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及相关的知识观、教师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对我国正在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如何适应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网络课程开发与应用的时代要求,关系到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本文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从教学分离模式走向“网络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即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模式,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信息技术模式,教学管理模式;二是“网络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多维功能,即综合功能、监控功能、反思功能、导向功能;三是“网络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基本策略,即:固本策略、元认知策略、问题策略、协作策略、激励策略。通过对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理论与实践模式的反思,界定远程开放教育“网络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概念和操作步骤,为中国远程教育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提供网络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全纳教育"视野下的"毕业设计"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以“全纳教育”理念审视了十年来的“毕业设计”课程改革,对其间亲历的典型教学事例作了反思分析。以“批判教育学”的自主、参与、协作三原则和柯勃(Kolb D.A)的学习风格差异理论,分析了可以实现“全纳教育”的理由。作为“全纳教育”实践的一个案例,对“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作了剖析,得到教育观念向“全纳”转变、课程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的两点启示。最后指出“加强学生参与”和“减少学生被排斥”,应成为评价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农校对接"供应链接模式发展前景广阔,积极有效地促进了农校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基于"农校对接"多赢模式的释读与运行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困境分析,提出"农校对接"模式良性循环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本式”研究范式使理论教学论研究走入困境;“田野式”研究范式使实践教学论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并不断向上追求。教学论研究者通过变革观念,明确主题,充分利用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和现代信息技术,逐步从“文本式”教学论研究者转化为“田野式”教学实践研究者。  相似文献   

13.
模式数字"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与数字现象,几乎无所不在.以"九"为模式的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先秦"九州"的划分,不仅使华夏地城区划化而且也使以"九"为模式的文化深深植根于华夏民族思想意识中,并逐渐形成巨大的辐射力,影响着中国古代文化、文学、政治等各个层面,形成了中国古代以"九"为最的模式数字.  相似文献   

14.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界积极探索可行方案,文章对于在教师培养过程中什么是"对象范本化"与"个性培养"作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平衡"对象范本化"与"个性化"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5.
大学"交往-研讨-发现"教学模式是通过师生交往、生生交流、相互研讨,使师生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获得教学生活整体意义的教学活动模式.交往、研讨、发现是构成这种教学模式的三个基本要素.其理论依据主要是:主体教育理论、交往教学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基本程序、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构成其基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远程开放教育是“教”与“导”的转变,这不仅是教学模式的改变,更是一次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要认真研讨学习者、导学者、教学内容和网络工具等导学过程,处理好面授教学、教材和媒体资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的普及,计算机网络课程已成为高职院校的重点课程。为了迎合以职业能力为本、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适应行业技术发展的高职教学原则,根据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理解难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提出"三个融合"的教学模式。"三个融合"的教学模式,要求理论的讲授和实践的应用,都在实验室或者计算机机房一同完成,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及校企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全面概括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和经验的“中国模式”也引起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对“中国模式”的探究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分别就以下几个方面谈了几点自己的认识:“中国模式”的内涵;“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中国模式”面临的挑战;与时俱进地不断完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9.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定岗双元"培养模式是德国"双元制"本土化的具体体现,它与德国的"双元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定岗双元"培养模式为企业、学校、学生带来多方益处,但实施过程中也要尊重国情,注意一些要点,才能保证"定岗双元"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0.
试论外语教学中的"动态中心"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既具有合理性,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在“以学习为中心”的外语教学中,教师、学生和学习之间更为和谐,但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差。“动态中心”———学习中心的转移模式可以更好地解释师生之间的主客体关系结构的转换,辩证地把握学习的主体性建构,是外语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