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阅读,是读者、作者和文本之间的深层沟通与对话,作者通过文本的叙述进行表达、倾诉,读者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感知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文化主张,而文本则是双方沟通的桥梁、对话的平台。合理  相似文献   

2.
赖静 《广东教育》2009,(7):104-104
阅读,是读者、作者和文本之间的深层沟通与对话,作者通过文本的叙述进行表达、倾诉。读者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感知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文化主张.而文本则是双方沟通的桥梁、对话的平台。合理的阅读方法。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读者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总结才能逐步习得。在这个习得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的指导者.有必要对学生阅读过程的一般特点进行足够的了解,并能够根据这些特点.结合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更好地使学生尽快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3.
考测点导航在阅读中质疑,就是能够在阅读中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写法技巧、修辞表达、结构形式、语言运用等多方面,提出疑问,加以思考、分析,发表出自己的评议和见解。对中学生的要求就是要能够在平时多进行一些以探究发现为主要方法的自主性阅读。典型题点击一、阅读散文《樟树赞》,然后答题。①上海宋庆龄故居庭前有两棵树。②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得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③这是两棵樟树。④广东有种英雄树,它长得很高。如果在它周围有别的树木,它一定要长得比别的树高出一段,方才罢休…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传统的小学阅读教学,只重视了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观念必须彻底改变,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才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唤起学生的热情,激起学生的兴趣,达到有效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真正进入教学过程,参与学习,提高阅读技能。一、从课题处质疑。  相似文献   

5.
谢秋英 《考试周刊》2010,(56):42-42
传统的课堂在导人新课以后,总是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问题的答案,学生的活动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思维完全随着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走,一旦自己拿到一篇陌生的短文,头脑里却是一片混沌,因为他们失去了阅读思维的拐棍(教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根本不知道这时该想些什么?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也说:学问,学问,要学习提问。可见,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重要标志。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疑为线索,  相似文献   

7.
张春梅 《文教资料》2013,(5):173-174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很有效的一种学习方法。"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质疑"是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的"舵手"。老师要注意"积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其乐于提问;消除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使其敢于提问;教给方法,让学生有"疑"可质,使其会问。"等几方面鼓励和引导学生不仅敢质疑问难,而且会质疑问难。经过思考,能提出问题,会提出问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由浅层次向更高层次逐步发展,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最近读了孙郁的杂文《语文课本的“信”与“疑”》,其中有这样一段话:“问题不仅在于课本的篇目选择的理念,还在于如何借助训练增加知识的同时,让孩子们生长出有趣的智慧和独立的意识,这才是语文课本和语文教学要存有的色彩。”这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我多么希望老师能把学习语文的主动权交回给学生自己。  相似文献   

9.
人的欣赏能力高低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去培养,只有在阅读中学会欣赏,才能领悟文字的魅力,体验文字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阅读的乐趣,最终将阅读作为一种需求,将文本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毕金艳 《考试周刊》2009,(29):67-67
多数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都有这样的体会,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每篇文章的字,词,内容,结构,问题特点,写法特色,中心主旨乃至作家作品,这么多的教学任务,整节课不得不教师讲,学生听,甚至教师提出问题也只能自问自答,  相似文献   

11.
民主氛围是学生学会质疑、敢于质疑的土壤;没有这块土壤,学生质疑能力的形成只能是一句空话。民主氛围应该包括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学生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学生可以向老师质疑问难等。营造这种氛围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应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而教师应创设一种让学生独立探究的情景,引导学生去怀疑、去发现、去创造。为了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我紧扣“疑”字,在“导”字上下工夫,促进学生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学贵知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由此可见,课堂上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是给了他们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4.
15.
想象,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用大脑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或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创造新形象。在阅读课文时展开想象,才能深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深刻感悟课文的思  相似文献   

16.
想象,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用大脑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或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创造新形象。在阅读课文时展开想象,才能深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深刻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才能发现新的事物,提出新的见解。那么.阅读课文时,应从何处展开想象呢?  相似文献   

17.
18.
学会质疑     
一个细微的声音,都可能是划时代的霹雳。
  一天,一个11岁的小女孩来到养蜂场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没有扇动,却仍然嗡嗡地叫个不停。  相似文献   

19.
读文章,我们就要读懂它,要从作者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中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要从作者动人的情感中得到思想上的教育和启发。在我们的语文课本、自读课本以及各种书刊中有很多好文章值得我们去阅读、欣赏和体会,但有很多同学读书一目十行,只看热闹,过后一问只记得文章中的一些好玩情节,对优美的语言文字和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却印象不深,这确实是同学们在时间上和精力上的一大浪费,这样读的书即使很多,但收效却是很低的。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你难道不希望自己是一个会读书的行家吗?一篇文章,不论其长短,总有个观点,有个内容的…  相似文献   

20.
学会质疑     
这一天,一个11岁的小女孩来到养蜂场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没有扇动,却仍然嗡嗡地叫个不停。想起教科书上和《十万个为什么》上关于蜜蜂等昆虫发声的原理,她不由得产生了怀疑:为什么书上说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每秒达200次,如果翅膀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可现在蜜蜂的翅膀并没有振动却仍然嗡嗡地叫个不停,这声音到底是哪来的呢?她问老师,老师说书上说的怎么会错呢?于是她把蜜蜂的双翅用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