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韩青 《新闻爱好者》2007,(10):16-16
我国的新闻出版市场已经进入细分化时代,在这样的媒体市场中,如何寻求恰当的媒体定位、开发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媒体产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成为每一位新闻出版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葛丰 《当代传播》2001,(6):80-81
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营销专家温德尔·史密斯教授提出了市场细分化理论,这种以消费者需求的异质性为依据的理论成了现代市场营销的核心战略。哈佛商学院教授、著名企业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将其表述为:“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地区市场”。该战略是“围绕着很好地为某一特定目标服务这一中心建立的”。其前提是“公司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更广阔范围内的竞争对手”。它意味着对获取整体市场份额的限制,公司可以较好地满足特定对象的需要。 这一理…  相似文献   

3.
论媒介定位     
媒介定位的概念,是由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定位”理论借鉴而来的。定位一词最早是在1972年由美国两个广告经理艾尔·里斯和杰克·屈劳特在《广告时代》杂志上发表文章《定位时代》时提出,并慢慢流行起来的。之后他们在《定位:为了得到你的注意而战斗》一文中指出: “定位起始于一件产品、一种商品、一次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一个人……然而定位并不是你对一件产品本身做什么,而是你在有可能成为顾客的人的心目中确定一个适当的位  相似文献   

4.
葛丰 《新闻实践》2001,(12):43-44
网络时代的多媒体数字信息传播技术可以使网络媒体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服务.因此,在网络时代,根据不同类型的受众群的大体相同的特殊需求而形成的市场细分,可能已显得不合时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网络时代的媒介市场细分化可表述为以"大规模的量身订制(mass-customization)"为特点的,针对受众个体的信息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5.
所谓市场细分化是指根据消费者明显不同的消费需求特性(如要求、愿望、爱好、购买动机、支付能力的差异性),把市场划分成两个以上不同类型的消费者群,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也叫子市场)。这样,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由需要、愿望等消费需求特性大体相同的消费者群所组成。据此,我们可以说,媒介市场细分化则是媒介根据不同类型的受众群所形成的若干细分市场,这种媒介细分市场即是以信息需求大体相同的受众群所组成。我国媒体既承担意识形态的宣传职能,又融入到市场经济大的社会背景中,媒介市场格局渐趋形成。计划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6.
先从媒介的“双重出售”谈起:一方面,媒介通过出售自己的传播资源获取受众资源;另一方面,又通过出售自己的受众资源获取广告资源。如果将时下流行的“注意力经济”引入传播领域,那就是:传播回收并出售给广告主的正是“受众的注意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特说过: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力。 不难发现抢夺“受众的注意力”已成为当下传媒个体间竞争加剧的动力。媒介的竞争说到底是对注意力的竞争。而注意力能否成为恒久的资源,取决于信息源的影响力,也就是品牌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论媒介定位的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定位的概念,是由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定位”理论借鉴而来的。定位一词最早是在1972年由美国两个广告经理艾尔·里斯和杰克·屈劳特在《广告时代》杂志上发表文章《定位时代》时提出,之后他们在《定位:为了得到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媒市场的细分化运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细分化运作是媒介贯彻受众本位、市场导向观念的合乎逻辑的产物,随着中国传媒业竞争的加剧,市场细分化运作已成为中国媒体生存竞争及发展的基本策略。本文就我国媒体市场细分化运作的现状、趋势及问题作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媒体在中观和微观层面上的若干认识和实践误区进行探讨和澄清,以求提高市场细分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9.
媒介的核心受众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红 《新闻爱好者》2003,(11):16-17
媒介的市场定位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媒介自身定位和媒介的受众定位。当前,媒介之争已经成为受众之争。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受众就等于赢得成功,而赢得受众的第一步就是明确传播对象。所以,受众定位是媒介定位的关键,而核心受众定位又是受众定位的关键。无论哪一种定位,成功的秘诀在于,寻求市场“缝隙”和传播“盲点”,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作为商业化运作的结果,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媒介格外重视受众调查,每一种媒体、每一家媒体都确立自己的核心受众,并根据受众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传播内容。…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加剧,中国杂志越来越走向细分市场、小众化的道路,追求独特品牌价值,深度开发包含不同特质和市场价值的受众资源,其市场细分程度位居四大媒介之首。①其发展速度和细分化速度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是,且把占领市场比作分蛋糕,如果这块蛋糕本身是大的,那么  相似文献   

12.
吴珺 《新闻传播》2004,(10):60-61
当前,报业已走向买方市场,在同一地域中,经常有十几份甚至几十份报纸在进行竞争,且定位大体相同。常常是一份报纸产生一个新的栏目,其他报纸纷纷克隆,相互效仿。有时竞争白热化后打起价格大战,完全不顾成本与收入的背离,最后导致几败俱伤。这种趋势使报业总量  相似文献   

13.
论媒介受众定位的战略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俊 《当代传播》2001,(6):84-85
媒介经营包括信息经营、发行经营、广告经营等具体方面,但是贯穿其间的主线则是受众定位。新闻媒介要取得相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就必须清楚地了解: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什么人?他们需要些什么?其特殊性究竟在何处?这些关键的问题都需要受众定位去解决。可以说.在媒介经营的流程中,受众定位是“切入口”,而信息、发行、广告等均是“输出口”,切入的东西不对路,输出时就不可能得到良好的回报。所以,在当前趋于白热化的媒介竞争中,我们应该将受众定位视为媒介经营的首要问题来认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新闻媒介已越来越…  相似文献   

14.
蔡雯 《当代传播》2000,(5):30-34
新闻媒介的定位,是借鉴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定位”理论生发出的概念。本世纪 70年代,美国营销大师 A·里斯和 J·屈特最早提出市场定位思想。他们认为,企业应根据消费者对某种产品属性的重视程度,给产品确定一定的市场地位,即为产品制造一定的特色,树立一定的形象,以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和偏好。这一观点在企业界得到广泛采用和发展,逐步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定位理论帮助企业赋予自己生产的产品以特色,使其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某种特殊形象,从而和竞争者的产品有所区别,有利于企业赢得竞争。现代市场营销学中研究的市场…  相似文献   

15.
电视频道专业化是国际电视业发展的大势,我国电视专业频道的发展应该顺应潮流,适时而动。然而实践表明,电视频道专业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大多数事物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一样,电视频道的专业化也是~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专业频道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即类型化阶段和细分化阶段。电视频道专业化是指在现有电视频道资源条件下,以整个频道为单位进行定位划分,从而使节目内容能反映  相似文献   

16.
浅谈媒介定位策略——以知音传媒集团三大刊群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新闻爱好者》2011,(21):36-37
知音传媒集团下属10份期刊2份报纸,其中有3份百万报刊(月发行量超过100万份的报刊):《知音》月发行量达600余万份,《知音漫客》和《新周报》月发行量均超过240万份,而且知音传媒集团下属所有报刊均实现盈利。知音传媒集团的媒介定位策略对期刊界有哪些启示,本文进行了初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曹鹏 《新闻记者》2001,(6):21-22
报纸应对假日经济新举措去年的长假 ,对国内报纸来说有些猝不及防 ,假日经济成了媒介行业的一个新课题。不过 ,对策总会找到的。今年“五一” ,首都的各主要媒介就纷纷亮出了各自的高招 ,推出一个又一个终于能应对假日经济的方案。电视台大播特播出游向导专题 ,由于各地旅游局来京促销力度非常大 ,因此 ,电视台的节目资源很充沛 ,屏幕上推介的一条条精品线路 ,都挺招人心动。电台也反复介绍如何驾车旅游 ,比如从北京到大同 -洛阳 -开封 -保定怎样安排日程。报纸当然不会落后 ,北京青年报在4月27日以对开80个版的规模发布了度假指南 ,而…  相似文献   

18.
19.
媒介产品是大众传播媒介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和工具生产出的产品,它借助媒介的传播渠道进行传播和交换,能够满足特定的需求,因而具有了商品属性。媒介产品的市场交换过程即是消费过程的体现,受众的消费需求决定了媒介产品的生产,而媒介产品具有引导受众消费的功能,所以受众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者,媒介应当依托受众进行媒介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20.
新闻策划这一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后,受到新闻媒介的普遍重视,并在新闻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闻媒介实行产业化运作的今天,新闻策划的作用日益突出。本着重从新闻策划的出发点必须适应媒介市场细分、新闻策划借鉴市场细分战略的理论依据、新闻策划要紧贴媒介目标受众需求等三个方面论述媒介市场细分战略对新闻策划的借鉴及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