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会喜欢每一个学生吗?”——当你面对这样的提问时,你会怎样回答呢? “我肯定会喜欢每一个学生!”——大概所有的教师都会这样毫不犹豫地响亮回答。  相似文献   

2.
有位哲学家,在搭船渡河时问船夫:“你懂哲学吗?”那人回答:“我不能说我懂。”“那你就失去三分之一的生命了。”哲学家又问:“你懂文学吗?”“我不能说我懂。”那人回答。“那你失去三分之二的生命了。”就在此时,船撞上岩石而开始往下沉。“你会游泳吗?”船夫问。“不。”哲学家回答。“那你就完蛋了,你失去一切生命了。”船夫说。当紧急问题出现时,最经典的理论也不管用。在教育上也一样,紧急问题一出现,所有图书馆的书都帮不上忙。此时此刻,只有技巧派得上用场。面对学生的问题,抽象、深奥的理论往往不管用,需要的是方法和对策。我们都…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在小学历史教学中儿童形成的一种心理品质是:历史课只要听讲和看课本,没有什么可钻研的东西,只要记住老师讲的和书本上写的就行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只发展为记忆能力,而学习历史的方法也被认为就是背书。这种不正确的教学思想阻碍了儿童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历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儿童学会不断地,正确地提出问题。课堂上常见的一种现象是:老师问“懂了吗?”,学生答“懂了”,“还有问题吗?”“没有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经过调查发现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认为课本后的习题能够回答得出,作业能完成,何必多问呢?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人在江湖,嘴也不由己.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有些事不能细说,有些事不必细说.你是否遇到过不能或不必细说的尴尬处境呢?如今,一句“你懂的”可以帮你顺利摆脱这一困扰. 事实上,“你懂的”在网络上已经流行多年.直到2014年3月2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在回答有关反腐败的提问时说:“无论什么人,无论职位有多高,只要触犯党纪国法,就要严厉惩处.我只能回答成这样了,你懂的.”发言人睿智而幽默的回答引发了一阵笑声.(参见《新京报》2014年3月3日)可以说,这一小小的新闻事件正是“你懂的”从网络流行语到大众流行语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5.
很多教师感叹:我们的学生不善提问,不敢反问。老师们常用每节课最后的几分钟让学生提问,甚至主动询问学生:“你们懂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往往回答的是“没问题”。这种“没问题”恰  相似文献   

6.
几经争辩,几经探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为共识。那种“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早已被老师断然摒弃。然而,纵观我们的课堂上,虽然我们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回答权,但学生是否真正可以进行主体性阅读?进而进行个体性精神探索了呢?只要你深入课堂,我们就不无遗撼的看到:尽管课堂上学生举手的人数多了,回答问题的人数多了,但学生的回答却依然是  相似文献   

7.
常有些青年教师捧着教材来咨询:“这篇课文要怎样讲才深才透?”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简要回答是:作为教师钻研教材要深要透,但不等于也要求我们的学生6~12岁的孩子,也要懂深懂透。也许大家对我的回答会感到茫然。于是,我想做如下解说。一是新课标明确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教师,看着每天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学生,您是否问过目己:我是否真正了解他们呢?我是否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呢?也许你未必能答得出。其实师生间的交往正如一首歌中所唱:“你说我像谜,捉摸不定,其实你不懂我的心……”虽然每天我们和学生相处在一起,但是却缺乏真正的沟通,因此有时就会由于彼此间的不理解,造成师生间的隔阂,甚至会引起一些误会,也许学生未必会对你说,可是在他们的心灵上却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9.
张勇 《师道》2003,(12):14-14
凡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可能都遇到过,有时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确实令人尴尬,比如“初恋”“热恋”“情欲”“肉欲”等。这些词语,课本上会遇到,许多课外读物里也常遇到。面对这类问题,许多教师总是感到左右为难,勉强解释,也不过似是而非。从教十余年来,这种现象我每年都发现过。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方面是真不懂,一方面似懂非懂,还有一方面呢?本已懂,装不懂。有的学生为什么会明知故问呢?这大概与他们朦胧的“性爱意识”有关。多数中学生以及部分小学生,年龄大多在13—18岁,这是一个令人相当尴尬、心理冲突非常强烈的年龄阶段,…  相似文献   

10.
鹦鹉     
佚名 《华章》2006,(11)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有: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200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400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800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  相似文献   

11.
自从提出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以来,听见过有人提出这样的怀疑:教师讲少了,学生是不是能懂呢? 作业减少了,学生是不是能够掌握书本知识呢?课业负担减轻了,学生的纪律是不是会乱呢?……对新出现的事物提出种种“是不是”的怀疑,这往往是人们认识新事物的一个阶段。人们认识任  相似文献   

12.
说“以为”     
在古汉语中,“以为”是一个常用词。这个词,有时可译为“把……当作”,有时可译为“认为……”。学生问:这里有什么规律呢?是否怎么翻译都可以呢?我们说:这个词的两种译法可谓大同小异,然而联系到上下文,它究竟该怎样翻译,也确实有其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陈文英 《上海教育》2005,(5B):60-60
上新授课时,讲完课,我会习惯性地问学生:“新学的知识大家都懂了吗?”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懂了。”这时,我会满意地点点头。这种现象在其他教师的课堂上恐怕也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年级的升高听障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举手回答问题、讨论问题或提问的次数减少.那么,是什么影响了听障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呢? 第一,笔者认为是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所造成的影响.(1)由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听障学生的特殊性,忽视了学生的"看"问题,从而造成学生回答问题的障碍;因手势汉语会造成大量的有效语言信息的流失,使听障学生有时无法完全看懂或了解教师所表达的内容,在没有看清楚教师(手语)"问题"的情况下,听障学生怎能会举手回答问题呢?  相似文献   

15.
教育心理学上有“皮格马利翁效应”、“马太效应”、“边际效应”等十几种著名效应,可“领带效应”还名不见经传。“领带”能有什么“效应”呢?我的一位同事这样说:“我发现,当我打起领带上课时,学生们注意力非常集中,回答问题非常踊跃。”这是否只是偶然现象呢?  相似文献   

16.
牵住小手     
“你与学生牵过手吗?你多久没跟自己的孩子牵手了?”面对这个问题,作为教师和父母的我们会如何回答呢?恐怕很多人都会跟我从前的回答一样:“最后一次跟孩子牵手还是他六岁那年,哦,不,好像是五岁……跟学生嘛!好像从来没牵过手,老师是教课的,与跟学生牵手有什么关系?”但是,现在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则广告,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老师问:“小朋友,谁会唱歌?”顿时孩子们小手如林,七嘴八舌:“我爸爸会!”“我妈妈会!”“我也会!”……就在这吵闹声中,一声“我家的盘子会唱歌!”让人耳目一新。这个广告因此让观众难忘。每次看到这个广告,我都为这个与众不同的回答而拍手叫绝。是啊,多么意外的回答啊!如果我们的课堂也能多一些这样“意外”的回答,是否意味着我们的课堂也因此而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精彩呢?  相似文献   

18.
教师讲完了长方形面积计算以后,对正方形面积计算,只提出了一个问题:根据我们前边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谁能想出来,正方形的面积应该怎么算?全班学生都举手要回答。这位老师说,“我还没讲呢,你们怎么就会了?你们很会动脑子!”这时,班上非常活跃,每个学生都非常高兴,“老师还没有讲呢,我就会了”。然后,老师说:“你们都会了,你们能讲出道理来吗?”老师点了一个学生的名字,这个学生回答说:“因为正方形是长宽相等的长方形,求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贯彻‘三个面向”、深入进行创造教育的过程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创造力,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质疑问难,是培养和发展小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怎样引导小学生质疑问难呢?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诱发思维,引起提问。小学生学习历史有一个特点,就是容易满足于对书本上知识的粗浅掌握。这时你若问他们:“大家都懂了吗?”回答一定:“都懂了”。果真懂了吗:当然,一般的内容可以说是掌握了,但对于更深刻一些的历史道理,就不一定理解了。这时学生的思维状况,好比没有点燃的烟火花,一旦点着了,就会呈现出一  相似文献   

20.
与学生共同品味散文的语言,有时会惊叹学生的独有的观察力。《我的空中楼阁》的语言很值得玩味,上课时让学生谈谈看法:有的说文章语言华美;有的说文章意味深长;有的说文中运用了很多整齐的美的对偶句与流畅的排比句,并且长短参差,错落有致……就在大家各抒己见的时候,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文中用了很多的‘一’!”这个回答大大出乎我的意外,他们的对于语言的敏感在某些方面并不逊于老师。我的神经一下子振奋了起来,于是沿着学生的思路问学生:作者在文中到底用了多少个“一”呢?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一”呢?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