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明月 《中国教师》2013,(16):15-15
对于"变异理论",我们已不陌生,但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较好地实践"变异理论",绝非易事。在"认识方程"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我和学生着实体验到"变异理论"的妙处!在一次"变异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教师:你能表示天平秤上的等量关系吗?[教师的目的是引出"方程"这一崭新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2.
<正>高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并有效地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审辩性思维,促使他们能提高学习认识,进一步建立良好审辩性思维,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具体分析,本文从多方面研究了提高学生审辩性思维的方法。一、借助问题引导,锻炼学生灵活思维历史发展本身具有长久性与客观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0,(14):123-124
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主要是让学生养成审辩思维的技能和技巧,能够以审辩式的思维去理解教材内容,去质疑,进而切实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应该做到革新教学理念,启发学生的审辩思维;注重课堂提问,引发学生的质疑意识;丰富授课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创设审辩情境,发展学生的审辩思维;开展审辩活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4.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是数学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文章以“加法交换律”的教学为例,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开展审辩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5.
孙娟 《小学数学教育》2023,(7):31-32+60
<正>《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为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审辩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穆传慧老师对审辩式学习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一个中心、两个理念、三类素养、四种思维、五学课堂、六项评价等维度进行有理念、有工具、有正确价值观的结构性建设,尤其是课堂中的“问”“探”“辩”“融”等环节,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下面是穆传慧老师执教“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课的教学片断与赏析。  相似文献   

6.
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真正落地。运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苏教版五上“小数乘法和除法”为例,从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角度谈谈如何开展运算教学。  相似文献   

7.
韩淑红 《中国教师》2013,(16):16-17
针对小学生在数学概念学习中的特点,教师须在数学教学中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以引导学生对概念的全面把握。那么,怎样才能提升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呢?"变异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具体而言,大致概括为三方面。一、学习源于系统的重复和变异"变异理论"认为:一定数量的重复对于学习来说绝对必要。因此,为了认识某事物,就必须注意到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元认知观点下对数学教育理论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数学教学状况不尽如人意,数学教改研究虽然硕果累累,却无改变数学教学现状的突破性成就,这说明数学教育理论薄弱或有偏颇。元认知理论从新的角度阐释认知过程,揭示了认知过程的自我监控这一深层机制,推动了学科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改革和发展。为此,有必要在元认知观点下对数学教育理论的若干问题进行再认识。   一、关于数学学习过程   关于数学学习过程的认识是数学教育理论的基石。数学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建立在数学学习过程的准确认识之上。目前,阐释数学学习过程的理论主要的可以归为四类: (1)心理成分说,认为数学学习过…  相似文献   

9.
林雨娇 《福建教育》2022,(31):48-49
审辩式思维逐渐被认为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最基本的思维工具。文章从知识迁移、质疑问难、反省概括三个角度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能力,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数学绘本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以数学教材为基础,融入相应的数学绘本故事,不仅可以借助故事情境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感知,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故事续编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审辩式思维。文章以《国王的新衣有多长》绘本故事为例,探究如何利用绘本故事培养学生的数学审辩式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