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了工学结合模式中影响高职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探索如何利用这些因素,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2.
工学结合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目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有效运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本文从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如何在专业教学中构建"工作室制"的教学形式,同时对这种工学结合教学形式的作用和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院校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河南省部分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开展的工学结合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结合访谈,了解英语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现状,学校、企业对工学结合的认识,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工学结合模式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对于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要解决和完善,因此本文结合工学结合基本理论内涵和演变过程,对于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科学的高职会计工学结合模式体系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如何建立高职教育工学结合长效机制的问题,本文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出发,提出了工学结合长效机制的政策制度保障措施,包括政府层面的各种政策制度和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赵爱祥 《考试周刊》2011,(69):196-197
工学结合是将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学习制度。就目前的形式来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采用了工学结合育人模式,这种模式既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更是高职院校的发展之路,在传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给予了学生实践的机会。本文以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强化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作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变革传统学院式教育的同时,也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本文探讨了工学结合环境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并对如何构建工学结合环境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高职网络教育提供了广阔前景,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入点的今天,如何针对高职教学的现实和特点,实现网络化教学、课堂教学与工学结合的优势互补,设计合理、高效的教学过程,是新时期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在工学结合培养人才前提下,如何实现网络化辅助教学,形成特有的工学结合网络化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与探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学结合模式在高职教育改革中的逐步深入,工学结合模式的内涵不断深化,特征日渐凸显,已成为目前高职教改的重要切入点。由于对高职教育的偏见造成的高职生源素质问题,导致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在师生教学心态、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形式,这三个方面长期处于无法突破的瓶颈期。以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工学结合模式给以上问题的突破和进展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启示,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选择了工学结合育人模式,这种模式既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更是高职院校的发展之路,在传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给与了学生实践的机会.本文以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简单的探讨强化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院校应把培养具有"工程师素质、技师水平"的职业技能型高职毕业生,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宗旨,接近生产实际的实训实践教学是探求"产、学、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做"的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有效方法,体现的是"以教师(师傅)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办好特色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是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增强学生就业适应性的重要途径。在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对工学结合内涵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分析实践中学前教育专业校外实训的状况,进而在工学结合理念的指导下提出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校外实训机制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分析了在以网络信息技术化为背景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培养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最后结合实践,探索提出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白寸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article, we research and revisit our own experiences of gender equality work to determine the societal and discursive power relations that have shaped gender equality. We conducted our study in Finland, a ‘Nordic model of gender equality’, but we argue that these results have worldwide relevance, especially since Nordic models of gender equality and education have been exported globally. By combining earlier research, our own extensive experience of conducting gender equality work, and previous literature on feminist pedagogy, we examine the possibilities of what we call ‘gender equality pedagogy’ in an era of marketization. To develop the concept of gender equality pedagogy, we ask how combining an analysis of gender equality work with feminist pedagogy can help to acknowledge and utilize power relations. We suggest that understanding gender equality work as a form of pedagogic practice might help overcome some of the barriers that gender equality work has encountered for decades.  相似文献   

15.
"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的目标是努力培养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商品进出口交易流程的各项工作任务。从"岗、证、赛"的角度出发,结合课程的定位和作用,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体化的设计,为课程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6.
数控技术应用实训方案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数控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数控实训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人才市场的需求,结合该校的具体情况,探索了一条较为可行的数控实训方案,并就如何组织实施数控实训提出了若干观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问题,提出了采取点面结合、拓宽途径、以案说法、注重实效等措施,并逐步把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推向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科学知识的同时,真正掌握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法律知识,以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造就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依法办事的"四有"人才。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是一项内容丰富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上对若干重要问题进行结构性分析,这是推进该项工作的前提。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于中国化、时代化之中,使大众化的意义在三者的结合中彰显重要价值,是正确定位大众化研究的重要立足点;以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目标,以理论与实践结合、历史与现实交汇为着力点,从民族化、实践化、通俗化等多个视阈探索推进大众化工作的规律,构建大众化发展的方法体系,并形成方法论,是有效促进大众化研究的重要思路;坚持重在建设,并使之贯穿于大众化的全过程,是推动这项研究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9.
文章总结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盲文教学的特殊性、盲文实践教学的形式,并对几种实践教学效果进行分组实践研究,结果显示,高校特殊教育学生实践教学更倾向于纸笔以及盲文板笔进行盲文的学习。据此结合调查以及访谈资料对几种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讨论,以期对高校盲文实践教学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刑法第133条之1第2款的规定只是解决了危险驾驶罪同其他犯罪的非并罚问题,却回避了危险驾驶的实害犯的性质。无论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还是以交通肇事罪来定性危险驾驶的实害犯,都无法避免理论和实践中遭受的质疑。在其难以妥当纳入现行体系的情况下,单独规定其刑事责任,将其作为危险驾驶罪的结果加重犯来处理,既能有效解决交通肇事罪的刑罚结构设置的不足,协调交通肇事罪与危险驾驶罪之间的关系,又具备针对性,消除公众质疑,使得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真正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