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兼并蜀地的意义与蜀人对秦文化的认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蜀之间的早期交往见诸史籍。战国中期,秦人兼并蜀地,首次以武力进行大规模的领土扩张,为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蜀文化逐渐与秦文化融合,以致秦汉之际出现了“巴、蜀亦关中地也”的说法。通过这一历史过程,可以看到秦文化和蜀文化的若干特质,各有特色的区域文化在战国秦汉时代趋于一统的历史走势也由此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2.
新公布的里耶秦简牍,所记秦蜀郡县级政区共六个,分布于岷江、沱江流域,所记秦巴郡县级政区亦为六个,分布于嘉陵江及其支流涪江、渠江流域。秦人灭蜀后,岷江全流域处于蜀郡的控制之下,在李冰任蜀守期间,在僰人聚居区设置僰道,沿袭至汉晋未改。巴郡之宕渠为賨人聚居地,秦设宕渠道。在刘邦建汉过程中,賨人因功受赏,蠲免赋税,宕渠改道称县。秦灭蜀置郡在先,灭楚置郡在后,为了加强对楚地的管理,不少巴蜀官员转迁楚地各郡任职,里耶秦简牍记载的蜀郡资中县令史到新设立的洞庭郡迁陵县任职,就是一个十分具体的案例。  相似文献   

3.
跟农村的社员促膝谈心拉家常,常常被那种朴素、淳厚、幽默风趣的语言所感染,时时可以透过短短几句话窥见他(她)们心灵深处的奥秘。读西戎同志的短篇小说,就有这种感受——常常被小说语言的艺术魅力所吸引。西戎同志是广大读者所熟悉的著名老作家。过去曾发表过许多名篇佳作,而在  相似文献   

4.
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参观。而对汉兵马俑知道的人却比较少。让我们通过秦、汉兵马俑的比较了解一下它们吧。秦、汉兵马俑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不同:一、兵马俑的数量秦兵马俑数量惊人,秦俑坑估计有武士俑7000个,四马战车100多乘,马匹1000匹。西汉陶俑只有骑兵俑580多件,步兵俑1800多件,舞乐俑100多件。二、俑的制作风格秦俑高度写实,俑人俑马与真人真马同等大小,人物表情各不相同,都显得庄重严肃,武器则全部用实物。汉俑则写意,汉俑在形体上比秦俑要小得多,只有秦俑的三分之一,一般高约60余厘米,人物形象趋向…  相似文献   

5.
秦在巴蜀地区经营了一百一十年左右。巴蜀不仅是秦在本土以外统治时间最长久,亦是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获得很大成功的关键性地区。因此,研究秦在巴蜀的统治政策,当是战国、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巴蜀的角度看,秦是第一个统一巴蜀的王朝,秦的政策对巴蜀大多是具有开创性的,不仅与巴蜀王国的早期奴隶制统治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楚、秦墓葬所反映的葬俗进行了比较,揭示了楚、秦葬俗的区别与联系,楚、秦两个民族各自具有独特的葬俗,两国文化都受到周文化较深的影响,但由于两国兴起的特殊的历史背景,使他们都较早地突破了周礼的羁绊,在这方面秦国比楚国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7.
先秦时期的商於地处华夏、苗蛮、东夷三大族团的交错过渡地带.是秦国与楚国、三晋争夺的"金三角",是北方文化进入南方的走廊,是秦国统一天下的战略支撑点.秦国占据商於,打开了南下东出的通道,形成了威慑关东、进逼楚国的正面基地,基本上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地缘战略;楚国失掉商於之地,不仅使江汉地区门户洞开,处在秦国钳型攻势的包抄之下,而且失去了最大的盟友齐国,从此由盛转衰,直至灭亡.因此,商於之争是秦、楚盛衰的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8.
巴蜀语言的分化、融合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秦灭巴蜀以前,巴蜀语言可以说既是巴人、蜀人的语言,又是巴国、蜀国或巴蜀地区的语言,是与华夏族语言(即汉语)不同的民族语言。秦灭巴蜀以后,由于秦、汉时期大批华夏族移民进入四川,巴蜀语言开始分化,一是部分巴民、蜀民避居山野,继续保留巴蜀语言;二是多数巴民、蜀民受华夏族同化,与华夏族融合,其巴蜀语言逐步形成为古汉语的一支——巴蜀方言。尔后的蜀语或蜀方言,以至明朝、清朝所形成的四川方言,正是沿着巴蜀语言和巴蜀方言的轨道发展变化的  相似文献   

9.
简述长江流域的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特征 ,分析郭沫若对巴楚文化个性的感悟、认同及对现实文化思想的扬弃和升华 ,揭示郭沫若浪漫主义创作和审美取向对巴楚文化的隐性传承  相似文献   

10.
秦朝末年 ,陈胜、刘邦、项羽三支反秦势力构成了推翻秦王朝的主力。但他们各自的出身、社会地位不同 ,决定了他们反秦的出发点各异 ,形成了各自的反秦思想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主要模型包括:公司化改制、中小型国有企业的股份合作制改造和企业的兼并、承包、租赁与托管等.其中企业兼并、承包、租赁与托管虽属国企改制的过度性模型,但因其操作技术和成本较股份制改造简单、经济,仍为不少企业所采用,但是这四种改制模型存在方法上的差异性和效果上的互补性,下面分别就其内涵予以评析.……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主要模型包括:公司化改制、中小型国有企业的股份合作制改造和企业的兼并、承包、租赁与托管等。其中企业兼并、承包、租赁与托管虽属国企改制的过度性模型,但因其操作技术和成本较股份制改造简单、经济,仍为不少企业所采用,但是这四种改制模型存在方法上的差异性和效果上的互补性,下面分别就其内涵予以评析。1企业兼并(购并)企业兼并是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等有偿方式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丧失法人资格或虽然保留法人资格,但变更投资主体的一种行为。当前较为流行将企业收购即对企业的资产和股份的购买行为与兼并通称为“购并”企业兼并要以产权关系的明确界定作为前提,其实质将是对利用效率低的存量资源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资源的利用律。企业兼并的动因主要表现为:经济协同效应即“1+1>2”的规模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即利用“亏损递延”政策,合理避税和“市盈率幻觉”造成“收购景气”;企业发展动机、战略动机和市场份额效应等方面。国企兼并潮出现在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截至1993年初,我国已有1万家企业被兼并,1994年全国已有20多个产权交易市场,企业可通过产权市场进行实物形态为基本特征的财产权益的全部和部分交易。1993年的...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合资式兼并活动的研究中,直接动机,谈判重点以及收益预期已构成其基本内容。其中,直接动机主要包括技术合作效率,交易成本降低和竞争力提高,谈判重点在于资本比、人事安排和得润分配,收益预期取于双方对总净收益和各自净收益增长的展望与满足。  相似文献   

14.
战国时期,由于连绵不断的兼并战争,兵役的征发成为秦人保卫国家边防安全及进行统一战争的必要常制,国家有戍役与征兵作战之役的区别,亦有常备兵役与预备兵役之分;服役期限因战争频繁而持久,常超期服役;而徭役则是巩固国内后方并进行大型公共工程建设的保障,凡禁苑、宫殿、水利、城防等建筑工程都需兴徭进行建设,因此秦国对国内兵、徭役的征发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可在出土的秦律及后世史书中一见管窥。  相似文献   

15.
在春秋战国最后的对抗中,更为强悍的秦国战胜文明程度更高的齐国而统一天下。其因在于二国的民风不同,变法的性质不同,还有游牧文化与渔捕文化的不同,这是其文化人类学涵义。  相似文献   

16.
秦晋两地都对法家文化做出巨大贡献,即三晋之地诞生了当时中国一批最杰出的法学理论家,创立了法家学派,而秦国即为法家理论的实践做出了卓越贡献,变法改革在秦国的成功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为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相同点乃在于二者有着共同的戎狄文化背景;但三晋能够产生出卓越的法学理论家,变法改革却不能取得最后成功,秦国在变法改革中取得巨大成就,而在法学理论方面却毫无创建,其中差异即由于三晋文化中深厚的人道主义、道德观念和自由主义背景,而秦国人民的文化素养低下,对事物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阶段,而无法上升到理论层面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佛教传入亦随国情而显出地域性和历时性。巴蜀地区是北方、南方丝绸之路的交汇地,故其佛教之勃兴及其演变也自有其特色。今从该区所获千余通碑文,透视其地佛教发展演变,不特可揭示地域之宗教文化面貌,且于我国佛教全史之研究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山药蛋派作家西戎在20世纪40年代异军突起,与马烽共同被誉为晋绥文艺界的双子星座。在这位延安培养起来的作家数量丰沛的作品之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晋绥地区山药蛋派文学的风格特征,更能从当时的社会风貌,折射出更多的文学别趣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9.
20.
秦始皇在位37年,为了完善统一大业,执行法家学术思想,而锐意改革.但是,由于各诸侯国文字异形,语言有碍,故统一文字是第一要务,是重中之重.因此,秦始皇五次出巡,七次立石,最终以小篆为标准文字,第一次实现了文字统一.秦文字的统一促进与发展了秦国的伟大统一,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