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修辞的语用本质的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修辞的研究越来越宽泛,本质上讲,修辞是一种语用现象,语用理论贯穿于现代修辞的各个方面.这一观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从定义上讲,修辞是一种追求言语交际有效性的言语行为;从对象上讲,修辞研究的主要是言语活动及其规律;从范围上讲,修辞不仅涉及词句的层面、作品的层面,而且涉及言语交际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交际修辞观的视角着眼,建立了新的旨在描写和解释言语交际活动的调控修辞理论,认为修辞是言语交际活动中的话语效果调控行为,即发话人有效调控言语交际的进程和交际的参与因素,运用针对性的话语策略,最大限度地促使发话人所期望的话语效果的成功实现,并对修辞的本质与性质、修辞调控的过程、修辞策略的构成等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接受修辞学认为, "接受修辞具有了受制于表达,又驱动了表达的动力学价值."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是在修辞接受中不断得到提高的.本文试图从图式、言语和角色三个方面阐述如何通过提高学生的修辞接受能力来达到提高言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修辞批评系统分析修辞者的修辞行为是否具有说服力、如何影响受众,从而挖掘修辞者的修辞动机和修辞目的。修辞者的修辞行为可分为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其修辞行为与发展两者有机结合,不可分割。言语修辞行为、非言语修辞行为的内容、形式、过程等等,都可以极大地影响、决定城市发展的方向、策略、甚至成败。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修辞的研究越来越宽泛,本质上讲,修辞是一种语用现象,语用理论贯穿于现代修辞的各个方面。这一观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从定义上讲,修辞是一种追求言语交际有效性的言语行为;从对象上讲,修辞研究的主要是言语活动及其规律;从范围上讲,修辞不仅涉及词句的层面、作品的层面,而且涉及言语交际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  相似文献   

6.
修辞就是对自然语言实行控制。言语的可能性空间是广阔的,言语控制的理想状态是相对的,应以施控者满意为准。修辞活动的标准也应以“满意”为标准。修辞的标准可分为修辞活动的标准和修辞评价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修辞是一种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构建言语的表达行为。修辞学是研究构建言语、实现交际目的的言语表达行为规律的科学。修辞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修辞过程,其次有修辞作品和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8.
语义修辞是利用言语单位语义特点及相互关系构成的一类修辞方法,实际存在五个小的类别,即同义选择修辞、同义配置修辞、反义配置修辞、类义配置修辞和上下义配置修辞.语义修辞对语义单位的选择和配置依据的是语义本身特点和语义之间的关系,产生修辞效能所凭依的也是这些语义特点和关系.语义修辞与辞格是不同视角的分类,关系交错.  相似文献   

9.
修辞是一种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构建言语的表达行为。修辞学是研究构建言语、实现交际目的的言语表达行为规律的科学。修辞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修辞过程,其次有修辞作品和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10.
希利斯·米勒的解构主义修辞批评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用解构主义言语行为理论作指导而有了重要的发展.文章从三个方面对此作初步讨论:(1)米勒的解构主义言语行为理论;(2)从解构主义言语行为理论看文学本质的修辞性;(3)从解构主义言语行为理论看文学结构的非有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