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曹雪芹给贾宝玉取名“宝玉”,既和中国人的传统取名习俗不符,也与同宗同辈兄弟的以名方式有异,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是与作的创作本心和情感取向有关。“宝玉”二字,有其独特的社会内涵和化底蕴。《红楼梦》奥义宏旨,味之无极。即人物取名,也往往有深意存焉,不可轻忽。  相似文献   

4.
杨帮超 《学语文》2003,(2):9-10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六册小说单元《宝玉挨打》一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在这一回里,贾宝玉被贾政打得死去活来,原因是宝玉“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因此,多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作为封建的卫道士贾政不能容忍封建的叛逆者贾宝玉离经叛道,以免将来“酿到他弑君  相似文献   

5.
6.
王燕 《现代语文》2007,(8):86-86
高中语文第二册(鲁教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对《西江月》二词的解释是:“这两首词用似贬实褒、寓褒于贬的手法揭示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教师用书》上也说“应当从正面理解贾宗玉的叛逆性格。”对此我不敢苟同。在我看来,《西江月》二词是贾宝玉的真实写照。别的且不论,“愚顽怕读文章”确是事实。综观《红楼梦》一书,  相似文献   

7.
8.
对“石”质的维护与坚守,对“玉”质的排斥与抵抗,贾宝玉形象染有浓厚的“谪世”因子。小说借宝黛爱情悲剧的先验模式,宝玉对女性人生价值的褒扬,宝玉由石——玉——石的精神游历过程等的描绘,多方展现宝玉的“谪世”成份。  相似文献   

9.
关于贾宝玉的一偈一曲和他的参禅悟道,红学界历来是众说绘纭。本从意象学的角度重新解读宝玉的禅诗,挖掘出富于“原型意味”的禅学意象、老庄成分、情感流、命运谶语等内涵,试图破译曹雪芹写宝玉少年时期参禅悟道之艺术用心。  相似文献   

10.
11.
宝玉的思想行为应该是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简单地加上“反封建”的内涵,并不准确;他同贾政的关系“统一”方面大于矛盾方面,其矛盾也很复杂,不能简单贴上“反封建”的标签;他同黛玉的婚恋也不能简单地说是同封建势力作斗争;作者曹雪芹对贾宝玉的逆反行为是采取批判的态度的。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中人物形象蕴含丰富,贾宝玉这个形象也是如此。本文从“新”与“真”两个角度试着考察一下这个形象的崭新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宝玉与黛玉之间的爱情没有生物学意义上天经地义的占有色彩;没有社会学意义上地义天经的功利色彩。他们所追求的是真心相许,纯情相依。这种爱情观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几可称之空前绝后,在古今社会生活实际中亦属理想境界。然而,这却符合人类本性的发展方向,是对爱情真谛的本质诠释。  相似文献   

14.
以“宝玉挨打”这一情节为切入点,可以窥探贾府中上至家长下至丫环诸多有关人物的复杂心理状况及其成因,从而认识《红楼梦》反映人性的丰富复杂性和悲剧的深刻性。如:在封建理性的支配下,贾政因焦虑而脆弱的心理,演变成人性的扭曲;而贾母的慈爱恰好成为宝玉“叛逆”思想行为的保护伞;赵姨娘“向上意志”不能实现时的自卑情结,转移成人格阴影,导致弱的“恐怖主义”;袭人“委屈”心理中的潜意识层面;宝玉对宝钗的“少女青春美崇拜”;林黛玉的“缺失性体验”和自我认同,是其多愁善感个性的根本成因。  相似文献   

15.
生日     
吴志建 《宁夏教育》2005,(10):61-61
昨晚,家里来电话催我回趟家。我才觉得:好久没有回过家了。  相似文献   

16.
生日     
我和老伴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每年农历正月初十,儿女们总要摆上几桌酒席,为我们祝寿。望着满堂儿孙和亲朋好友,别提多高兴了。每当大家举杯,共同祝福,一声声“生日快乐”总将我的思绪带回年轻时代,那结婚后的第一个生日才是我今生最难忘的。  相似文献   

17.
生日     
今天是我的生日,和往常一样,我的计划是和同学在外面过。但之前老妈发过话:“要过得在家过,在外过不给钱!” 已经下午四点多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怎么办,没钱怎么过生日呀!本想好好玩玩,这下可全泡汤了。唉,烦死了!”。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始终要关注三个问题:用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师用书真的只是教学“参考”书.文本才是我们教学的根本:依据教参而不同于教参.出得了教参,入得了文本.就有我们的事情可做.下面对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进行例说。  相似文献   

19.
生日     
曾宇坤 《辅导员》2009,(23):I0013-I0013
许多人在生日那天都会成为焦点,得到亲人和朋友的祝福,所以人们都期待着自己生日的到来,我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0.
生日贺卡     
小驴拉磨的年代早已离我们远去了,但一些教师的工作情形,却使我联想起“小驴拉磨”。有的教师工作了几年、十几年,年复一年,水平没有变化。到了退休时,回头一看,除了一辈子“劳苦”之外,别无所获。根源在哪里?是教师们机械重复地做一件事,不仅使他们对工作生厌,而且影响了教师的发展。这种原地转圈的现象是怎么造成的呢?我认为是管理使之然。一是在评价上重分数,重勤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