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宗绪教授主编的《世界近代史》一书,不仅构建了世界近代史新体系,而且对世界近代史上的许多重大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文章对该书的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2.
近日拜读了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夏诚先生的新著《近代世界整体观》一书,颇见新意,深受启发。夏诚教授在该书中以其新颖独到的见解和对世界近代史精辟的宏观分析向我国世界史学界提出了挑战。《近代世界整体观》(以下简称《整体观》)是我国世界近代史研究的一个可喜成果,显示出我国近代史研究已开始突破传统的框架,走向世界。建国以来,我国世界近代史的研究和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走了许多弯路。50年代我们开始受苏联《世界通史》体系的影响;60年代中  相似文献   

3.
刘宗绪先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教授的学术成就涵盖了世界近代史学科体系、法国大革命史以及中学世界近代史教学三个方面。无论是在世界近代史学界还是在中学世界近代史教学界,刘教授均有着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伊始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刘教授相继发表的《试论?..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中国世界近代史学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僵化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范式被打破 ,生产力标准论、横向联系的近代世界整体观和现代化研究三个范式逐渐形成 ,世界近代史研究呈现出勃勃生机。作为生产力标准论范式的主要代表 ,已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宗绪先生为世界近代史学科的范式转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在实事求是原则指导下得出的一系列新论 ,引发了世界近代史研究和教学领域的一系列突破。 2 0 0 3年 3月 ,刘宗绪先生的学术文集《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史学研究与历史教育论稿》①(以下…  相似文献   

5.
浅谈世界近代史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广大教师的需求,本刊约请部分熟谙中学历史教学的专家撰写的系列教学指导文章,将从本期起陆续刊登.北师大教授刘宗绪先生《浅谈世界近代史的若干问题》一文从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的角度,概述了世界近代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的国际工人运动、民族民主运动、殖民主义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从事世界近代史教学多年来,经常听到学生们抱怨世界史内容生疏、难学,世界近代史国别众多,头绪纷繁,更是难以掌握.而我们的教科书又大多都是千篇一律的模式,虽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也有两大时期、三条线索、四个阶段的基本划分,但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走向衰亡这一主千线索不够突出,层次不够分明,学生对世界近代史的全貌难得要领.实践证明,为了更好地促进世界近代史的教学,有必要对当前国内通用的世界近代史教材编著体系进行一定的改革.在此,就这个问题,笔者试图通过这些年来在教学中取得的一点心得体会就教于各位专家和同行,同时,也希望起到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推进国内世界近代史的教材建设.在阐明我的观点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当前国内通用的主要的几种世界近代史教材的编著体系的基本情况.统观国内通行的十多种版本,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型;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我国撰写和出版了好几部世界通史、世界近代史著作,各高等学校自编自用的世界近代史教材更不计其数.对于如何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来研究世界近代史,无疑地取得了极其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打倒了“四人帮”,党中央号召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强调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原著,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坚持理论联系实  相似文献   

8.
吴建华教授,1981年12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留校任教,从事世界近代史教学工作。1984—1985年赴北京大学历史系助教进修班学习,主修世界近现代史。长期从事世界近现代史、日本近现代化、战后东亚经济、主要旅游客源国概况和科技革命史等教学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9.
1.世界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以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为标志——误以为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的高中世界近现代史教材沿用前苏联的观点,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基本接受了国外史学界的主流观点,将1500年前后的这一系列事件作为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课本修订本第一章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这一章按新教学大纲的规定,不属于世界近代史范围.但是从这一章的章名可以看出,它与世界近代史有着密切的直接的关系,因为按照新大纲的定义:“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这一章分以下4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尼德兰革命”.可见,这一章讲的是中世纪后期的欧洲.下面按节介绍本章内容.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近代三大浪潮之一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为响应江泽民总书记“加强对我国近现史和国情教育”的伟大号召,我就太平天国革命学习体会,形成文字,与同仁们共同商磋。 陈胜遴教授指出,“实践要求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应当深化,放在近代世界时空范围内、放在世界整体的联系中加以考察。”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三大浪潮之  相似文献   

12.
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被压迫民族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斗争 ;世界形成整体后出现的复杂国际关系构成了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内容。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资本主义的历史。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宗主国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是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矛盾。一、资本主义制度兴起阶段 ( 1 4至1 7…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许多高校均开设了中国近代史课程,该课程对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品德有很好的塑造作用.但是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中国近代史教学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所安排的课时不稳定、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只重视教材而忽视教学大纲、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不能够连接上世界近代史的教学等等.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苏瑛  郭鹏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5):142-143
提出目前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活动对世界近代史教学方法提出几点思考,以期有助于更好地开展世界近代史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5.
学习历史,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习历史,应该从整体出发,掌握关键性的史实,从宏观上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我们先以世界近代史为例,谈谈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大家知道,世界近代史始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止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夕。这长达270余年的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世界近代史有三条基本线索:(1)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的产生,确立、发展和演进为帝国主义的历史,这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主流;(2)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矛盾的尖锐,引起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3)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和侵略,引起亚、  相似文献   

16.
1987年至1989年间,高等教育出版社为适应高等院校历史专业本科、专科,以及卫星电视教育、教育学院、函授教育和自学者的需要,出版了一套新编历史参考资料书.包括《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中国现代史参考资料》、《世界上古中古史参考资料》、《世界近代史参考资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的世界历史教学始于新中国成立后,教授者是一批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杨生茂教授(字畅如,1917~2010年)是这个时段的亲历者之一。他毕生从事世界历史的学习、教学与研究,其专业方向前期集中于世界近代史,后期主要在美国史领域。本文追溯杨先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教学活动,诸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新史学教学体系的探索、参与《历史教学》杂志的草创、参与世界历史教科书的编撰等,探察其主导这些教学  相似文献   

18.
学院学人     
《巢湖学院学报》2010,(3):F0002-F0002
朱定秀,女,1964年生,安徽省无为县人。历史学教授,硕士。现任安徽省巢湖学院历史旅游文化系党总支书记,中国世界近代史学会会员,安徽省世界史学会会员,曾获得安徽省高校教学成果三等奖,巢湖学院“优秀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安徽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安徽省“就业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9.
学院学人     
《巢湖师专学报》2010,(3):F0002-F0002
朱定秀,女,1964年生,安徽省无为县人。历史学教授,硕士。现任安徽省巢湖学院历史旅游文化系党总支书记,中国世界近代史学会会员,安徽省世界史学会会员,曾获得安徽省高校教学成果三等奖,巢湖学院“优秀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安徽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安徽省“就业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的史学语境中,"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划分具有深刻的含义,比如将近代史主要看成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时代,现代史则被认为是社会主义革命和胜利的时代,两个历史时期的分界则往往以"十月革命"为标志.这一历史分期法曾经是我国世界近现代史体系的正统和主流,目前仍有学者坚持这种分期,但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里,它显然受到较多的批评.与此同时,人们一直试图提出更适合的世界历史体系和历史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