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物普遍是一分为三的。一分为三 ,“一”为一个事物的整体 ;“三”为一个事物所包含的三个方面。三个方面之间的矛盾运动 ,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一分为三是事物的客观存在 ,也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最一般规律。一分为三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地运用一分为三的观点 ,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是我们科学地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正确途径。一、问题的提出从“我在何方 ?”中引出的问题。提问 :我的左边是东方 ,我的右边是西方 ,现在我在何方 ?类推 :我的前面是南方 ,我的后面是北方 ,现在我在何方 ?我的头…  相似文献   

2.
论“一分为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3.
三论矛盾“一分为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笔者发表《“一分为三”新议》①和《再论矛盾“一分为三”》②之后,学术界展开了争论,现在还有不少同志仍然持怀疑态度。本文拟就学术界有关对矛盾“一分为三”论题的责难和疑问进行回答,题为《三论矛盾“一分为三”》。何谓矛盾?“矛盾”一词来自楚人卖矛又卖盾的典故。矛,说的是一种进攻武器,盾,说的是一种防御武器。在两千多年前作为武器来说,两者是非此即彼的。但是,自1915年坦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的小学作文教学,一学期就只有8次习作训练,由于作文的次数不多,使作文训练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如人意,导致许多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不快,甚至停滞不前。为此,我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课三练作文法”探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按照“一分为三”的哲学观点研究分析世界的存在、演变和发展,认为人类一共拥有三个世界:第一个是客观的或实在的世界,具有实在性、规定性和变化性;第二个是感觉的或观念的世界,具有可感觉性、个性差异性和经验性;第三个是梦幻的或虚拟的世界,具有超越性、理想性和虚拟性。正常人都具有这样三个世界。三个世界是立体的相互沟通的丰富多采的整体。一分为三是世界事物中最为普遍的现象,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普遍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矛盾“一分为三”争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的推动下,近几年来,哲学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矛盾是否可以“一分为三”的争论。 1979年夏,刘蔚华同志发表《矛盾结构的多样性》,提出:“一分为二”只是矛盾的基本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由三种对立因素组成的矛盾,也是一种大量存在的矛盾形式,此外,还存在着由多种对立因素组成的矛盾统一体。1982年6月,欧阳天然同志发表《事物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的推动下,近几年来,哲学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矛盾是否可以“一分为三”的争论。1979年夏,刘蔚华同志发表《矛盾结构的多样性》,提出:“一分为二”只是矛盾的基本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由三种对立因素组成的矛盾,也是一种大量存在的矛盾形式,此外,还存在着由多种对立因素组成的矛盾统一体。1982年6月,欧阳天然同志发表《事物内部结构初探》,提出:任何事物都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因而都是“一分为三”的。同  相似文献   

8.
近一段时间来,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文章,提出了矛盾“一分为三”的新观点,认为:“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矛盾,有的是‘一分为二’的,有的是‘一分为三’的,甚至还有的是‘一分为多’的,不过‘一分为二’和‘一分为三’是普遍的。对于前  相似文献   

9.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为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并运用学过的字词,能写一句完整的话,能看图说几句话。“问答式”作文法,是在识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组词,说完整的话,然后通过“问答”的形式,把学生的思路串连起来,成为一段文章,使作文教学从一年级开始变成现实。以识字教学“手”为例:“手”是小朋友学习的第十三个字。学生会认、会写后,让他们用“手”组词:一双手、手帕、洗手、手背、手指、手掌、举手……再要他们说说自己用手做什么:用手写字、做数学题、拍皮球、穿衣、漱口、洗脸……使小朋友懂得,人都有一双手。汽车司机用手开汽车,老师用手在黑板上写字,  相似文献   

10.
写一篇作文,应先认真审题,确定文章中心;然后制定提纲,优选写作材料;最后,加工语言,完成作文。长期对学生进行作文方法的训练,将有助于学生作文速度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物理学———无论是力学、声学 ,还是光学、热学 ,或是电学、原子核物理 ;无论是物质的结构 ,还是物质的运动状态 ,或是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切地证明了事物是一分为三的  相似文献   

12.
“一分为三”并非总是取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分为三” ,能否存在与怎样对待三个方面 ,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它们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决不能混为一谈。有的应该取中 ,不可左右 ;而有的又宁可偏右 ,不可偏左 ;宁可偏低 ,不可偏高 ;宁可就高 ,不可就低 ;宁可无为 ,不可负为。还有的则要抓好两头 ,带动中间 ;全面把握 ,不可忘中 ;择其之一 ,但不固定。可见 ,“一分为三”并非总是取中  相似文献   

13.
一分为三论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三的,这可通过三个依次继起的环节来论证。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表明中间形态是任何事物从不成熟发展到成熟所不可逾越的稳定形态,每一事物发展的时间起点和历时长度是千差万别、极不统一的,所以,我们面前呈现的事物必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图景,有的事物处于发展的起始形态,有的事物处于发展的成熟形态,而另一些事物则处于发展的中间形态。“一分为二”说是错误的:①与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不符;②与事物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规律相修;③在其逻辑上自相矛盾;④滋生出“非此即彼”的错误观念,其负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4.
<正>一分为三的哲学思想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思想之一。自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提出了正体、反题、合题,把一分为三的思想推向了最高峰,此后所做的工作似仅限于实践的运用。我国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把线索分成三个部分:我与自己;我与他人;我与社会。粤教版思想品德课本基本上把每一单元分成三课,每一课又分成三个部分。近年来,我开始研究一分为三的理论,结合学为中心、先学后教的思想,在思想品德课堂上予以运用。这是25年以来政  相似文献   

15.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规律。为便于大家理解.有人用“一分为二”.有人用“一分为三”,通俗地说明此规律的基本内容。由于毛泽东常说“一分为二”.故这种解释广为流行.而“一分为三”则被长期冷落,甚至被作为错误观点加以批判。实际上.这两种说法都可以成立。都有助于我们理解对立统一规律的深刻而丰富的含义。而且,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一分为二”更多地是指理论状态,而“一分为三”则是常见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6.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应是“一分为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人们都一致认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即“一分为二”。我却要提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应是“一分为三”(“合三为一”、“三位一体”、“鼎立统一”、“三分法”、“三点论”、“三重性”)。为什么这样看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7.
“一分为三”与“一分为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分为三”是对“一分为多”的科学定性和分类,是“一为分多”的一般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早已取消复指成分,并对原复指成分进行了更新处理:一是列出复指短语,学界已有共识;二是提出不相连的复指,但如何进行结构分析,《提要》未加说明,新时期各种本的现代汉语也几乎没有涉及,有的仍然坚持“特殊成分”说。对此,该运用语言事实简要地进行了句法结构方面的归类分析,得出母语语法教学与研究中仍有重视分析“不相连的复指”这种句法结构之必要。  相似文献   

19.
"快乐作文法"是提高小学生作文的有效方法,它寓写于乐,寓乐于写,充分调动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对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师生双方的问题,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大多数学生畏难写作,主要是因为他们平时积累不够,缺乏资料,无话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