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当下,让学生学会感恩,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为此,学校开展了以“感恩·关爱”为主题的感恩系列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意识,塑造孩子们的感恩心灵,让孩子们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报恩之举。[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目前中学校园的教育现状出发,详细阐述"感恩"教育的意义,从根本上分析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并建议学校应该如何进行"感恩"教育,最后表达了对"感恩"教育的一些感悟.  相似文献   

3.
让孩子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孩子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学会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学会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学会尊重自己。只有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始终,才能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生应该知道感恩,孝敬父母,尊重长者"。然而,当前农村小学生身上感恩意识淡薄的种种情形令人痛心和警醒。为此,了解造成农村小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探讨培养农村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对策,是当前农村小学思想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杨益  陈澈 《家教指南》2005,(10):18-20
“家长孩子感恩对对碰”现场会日前在长春举行,40多对家长和孩子各坐一侧,各种观点碰撞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正>"落叶用化作春泥更护花来感恩大自然让它拥有了衬托红花的一生;雄鹰用展翅飞翔来感恩蓝天的广阔无垠";"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是动物界感恩的最佳典范;孔融三岁让梨的动人故事家喻户晓,成了大人们教育孩子懂得感恩的生动事例。无疑,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意识,使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  相似文献   

7.
站在校门口,你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幕:孩子慢吞吞地下了车,然后由爸爸妈妈拿好书包,帮助孩子背上。有些家长还拿着早点,给孩子喂好,然后千叮嘱万叮嘱,看着孩子走进学校大门,自己才开始放心地离开。而孩子们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亲那种虔诚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黄:从现在孩子的日常言行来看,我发觉现在的孩子缺乏感恩意识,在他们看来,父母、老师、同学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该的。  相似文献   

9.
家长的苦恼 作为班主任,经常与一些学生家长交流关于学生的问题,发现很多家长最苦恼的事情是难以和孩子沟通、交流。他们反映孩子进入中学后,甚至不与父母交流自己在学校的事情以及自己的生活、兴趣爱好,逐渐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无形中与父母之间出现了一堵墙。  相似文献   

10.
雨舟 《家庭教育》2007,(2S):12-13
宁波读小田来电问:“我们发现孩子对人对事缺乏感恩的心,似乎什么都是父母应该做的。我们应该怎样教育他理解父母,理解他人,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父母,对待他人和社会呢?”[编按]  相似文献   

11.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中国的古训。但在生活中,却常常碰到一些让善良遭遇尴尬的事情,不禁有些慨叹:我们的孩子是怎么了?是否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读完<时代呼唤感恩教育>,我早已热泪盈眶,陶星--个未成年的孩子令我感动,促我反思. 反思一:作为家长,怎样培养出"陶星"式的孝顺孩子? 我校曾在一年级的小朋友中开展过一次"我为父母来洗脚"的活动,从收上来的家长反馈意见中,我们收获了些许欣慰与感动:"谢谢学校能开展这样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从小懂得孝敬父母.""第一次享受孩子的爱,我感到很幸福."  相似文献   

13.
感恩是一种方式,感恩是一种境界。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与爱戴。 爱如一股涓涓细流,虽无声,却能滋润干涸的心灵。它虽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着一份惊人的伟大。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重视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  相似文献   

14.
唤醒学生的感恩情怀,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进一步提高,当今学生时常表现出感恩意识淡薄、感恩情怀缺失、不知感恩的问题。因此,重树传统美德、弘扬感恩文化,诱发生命的感动,唤醒心灵的真善,能在学生稚嫩的心灵灌输感恩的思想,进行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当一个人由于饥饿濒临死亡时。你给他一碗米,那么他很可能会把你当作救命恩人、再生父母。可是。你还想继续帮助他,于是从满满一缸米中。又给这个人挖一碗米,谁知那人却有点小嘟囔了:你那么多,为什么才只给我一碗?你继续献爱心做好人,又给了他一斗米,结果他的心里竟变得愤愤不平了:凭什么他有满粮仓的米?这太不公平了!  相似文献   

16.
徐芳 《江西教育》2007,(6):45-45
夕阳西下,学校师生都踏上了回家的路。我骑着自行车往家赶,春风还有丝丝寒意,却吹不散心中的那份快乐那份份舒畅,因为“家”是每个人温馨的港湾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时下,“感恩”突然成了教育的热门话题:有的学校“让孩子每天带生鸡蛋上学”,体会父母呵护他们的一片苦心;有的学校专门设立了“感恩节”;还有的学校让学生给家长写“感恩信”,体悟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有的学校甚至以“剖腹产手术DV”为题材教育孩子懂得感恩……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积极实施“感恩教育”本无可厚非,但以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接受程度,这些方式能否使感恩教育得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8.
马明 《家长》2011,(11):13-14
在韩国工作了多年,我发现韩国的小孩不仅非常孝敬,而且对待他人也特别有礼貌。我想,这和韩国家长平时对孩子的感恩教育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道德品质的感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中国传统感恩文化重视受恩者对施恩者的感恩,轻视受恩者向施恩者之外的其他人施恩;而西方感恩文化既重视狭义的感恩又强调受恩者对施恩者之外的其他人施恩.感恩教育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感恩教育具有培养施恩品质的必然性,并且在施恩教育效果方面分段式优于渗透式.  相似文献   

20.
我被陶星带着母亲求学的事迹感动了.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用稚嫩的肩膀,支撑起一个苦难、贫穷、残缺的家,其尽心侍母的孝行,身处困境却积极乐观的态度,令人敬佩;其对母亲、老师和许多人的感恩之心,让我们的心里充满温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