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现实主义小说是20世纪末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对这种文学现象,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的论者认为是“现实主义冲击波”,有的论者将其认定为“现实主义的回归”或“回流”或“回潮”,有的论者称之为“新现实主义小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创作的深入和发展,这种论争一直没有止息。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对关于新现实主义小说的论争进行综述,厘清其优劣,对发展21世纪文学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5):8-15
本文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围绕着新课程所倡导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方面的论争统称为课程论争。为澄清课程论争的特征,本文借助伦理学的相关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文章认为,论者以"教学认识论"作为衡量课程教学理论的尺度,混淆理论发展的脉络,使课程论争呈现出明显的非对话性质。文章的最后部分阐发了作者对"课程论争可能出路"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明人文学论争意识非常突出.前期诗学论争主要表现为论争对手不在场的个体式的议论与批评,中晚期至明末主要表现为持不同文学宗尚的宗派间针锋相对的激烈之争.个体式的议论与批评目的是表达论者的观点并企望他人接受,产生为人师的满足感;而宗派间的论争还在于争得文权,以推行本派的诗学主张,在文坛产生重大影响.明代诗学论争日益兴盛及越来越激烈的论争方式,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及文人自觉的文化归属意识等有密切的联系.明代诗学论争虽然有着门户之见的弊端,但却调动起绝大部分文人进入文学活动领域,推动明代诗学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西方教育思潮,对东西方国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在总体上引领着世界教育的潮流。纵观20世纪整个西方教育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各种教育思潮之论争,其实质乃是科学与人文、现代与后现代之争。20世纪上半叶,西方教育思潮的演进以科学与人文的论争为线索,而下半叶则以现代与后现代的论争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吴娟 《鸡西大学学报》2009,9(5):117-119
学术界围绕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争执不休。工具论者从语言的工具性推及语文的工具性,认为语文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思想、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储存传递信息的工具,并因此将语文定位于工具学科。人文论者认为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是站在人的高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笔者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才是语文的真正本质。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学术界呈百家争鸣的状态,而其中历经时间最长、争论最多的也就是对语文教育功能的探讨了。什么原因呢?因为语文教学是我们的母语教育,这就决定了其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且这种功能和价值具有多层的复合性。学术界对此的争论主要就是在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孰轻孰重的问题。这种争论由来已久,上至古代有"文"与"道"之争,下至现代有"功利本位"与"人文本位"之争,其实后人之争,也就是历史上文道之争的延续。"功利本位"与"人文本位"的概念是四川省教育学会研究员纪大海先生根据论争者的意见提出的,其实也就是到底重工具性还是重人文性。纪先生认为,不论是功利本位论还是人文本位论,论者们都从各自审视问题的角度出发来认识语文教育的功能,各有其理,自成体系。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就是他们都属于单功能论者,尽管他们都承认语文教育的多种功能,但他们往往又要在这种功能中起一个核心或基本功能。纪先生的观念是,语文教育绝不是单功能,而是复合功能,也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整合。笔者颇认同纪先生的观点,下面笔者将从语文教学中的一、环——作文教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据笔者的观察、了解和分析,现代中学生作文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钟晓欢 《文教资料》2011,(30):14-15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文艺自由论辨中,胡秋原曾被扣上“托派”的帽子,一时间众说纷芸。这个说法的真正来源不清,有评论者认为来源于鲁迅在论争期间发表的文章《论“第三种人”》,而实际上这是论争中冯雪峰所撰写的《“阿狗文艺”论者的丑脸谱》中所冠以的罪名。胡秋原并非“托派”,也不是所谓的“敌人”。  相似文献   

8.
胡适《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发表引起知识界的论争。论者或主张学术自由先于学术独立,或强调社会环境,所论都指向《学术计划》所体现的自由主义,有意淡化《学术计划》的现实"问题"的解决而过多地强调政治自由之于学术独立的先决条件。学术论争背后潜藏着政治斗争,政治话语支配了学理逻辑,此点不易为时人与后人所察觉。  相似文献   

9.
顾明远 《成才之路》2009,(10):I0004-I0005
●高中要不要文理分科已成为当前教育讨论的热点,论者似乎都是简单地从高中分科合科的利弊得失、与高考的关系、学生的负担等方面来论争。我觉得,应该跳出这个思维框框,从基础教育的任务、时代的要求、人才的培养、教学模式,以及考试制度的改革等方面全面思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关于语文性质的论争主要可以归结为七类观点,即工具说、人文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说、言语说、文化说、悬置说和消解说。本文对各类观点进行了概述,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人文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共性内容,探讨人文教育的实质是当前我国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有论者指出,人文教育的实质不是知识性、技术性、应用性、时尚性的,它的实质是精神性的。那么,人文教育宣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本刊刊发的关于探寻教育的人文精神的对话,或许对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深入理解人文教育的实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追问人文性     
语文是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担有人文教育的职责,这是毫无疑义的。即使力主语文的本质是“工具”论者其实也并不否认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盖儒者之争皆在名实”,分歧在于对人文性的理解以及人文性如何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呈现。  相似文献   

13.
单宇 《中国教师》2004,(5):21-24
题记:我不是人文教育万能论者,更不是科学教育的绊脚石,我只是发现中国教育的疯狂与病态……  相似文献   

14.
翻译理论研究因为缺乏规划的翻译学术语而引起的理论混乱和论争严重地影响了翻译学的建立。“等值”翻译是中国翻译理论经典,金科玉律。可是有翻译理家质问翻译怎么能够“相等”,翻译中存在什么“值”可以相等。“等值”论者对付质问的第一个策略是回避“等值”中的这个“值”而不谈;第二个策略是偷换“等值”中的“等”的概念,将“等”变成“大体对等-相当、相似”。“等值”论者说翻译理想是“等值,即对等”,而不是“绝对等值-绝对对等”,“绝对等值-绝对对等”是不可能实现的,翻译追求可以实现的“最接近的等值-即大体对等”。“等值”术语违背了翻译本质,造成了翻译理论混乱和论争,可是翻译理论界至今依然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学校教育“泛化论”之反思 学校教育“泛化论”是当前有关学校教育的论争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论点。之所以称之为“泛化论”,是因为持这些观点的论者在论述学校教育问题时,往往有意无意地泛化学校教育的边界,夸大学校教育的作用。概括起来,这种观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唐宋诗之争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领域历时最长久、影响最深广的一场诗学论争。它起于南宋,元、明、清三代的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基本都在其背景下展开。"扬唐抑宋"是唐宋诗争中的主流论调,仔细考辨会发现,这一为大多数论者所认同的观点是建立在对诗歌本质片面认知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7.
持续两年之久的人文精神论争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它始于《上海文学》1993年第6期发表的《旷野上的废墟一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一文。其导火索是发轫者所认为的文学危机。这场论争引发了很多层面的歧义。本文对这场论争的核心问题进行了考察和梳理,并对其人文思想背景进行了深入考量。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论争,并围绕各自关注的焦点提出相应的表征与演化方式,最终趋向是使语文教学的"两极"走向融合、统一.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成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导向.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改: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新课改是一场继承创新的改革.在语文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我认为处理好下列几个关系很有必要。一、人文性与工具性——一个统一的整体曾几何时,“工具性”论者和“人文性”论者“斗”得很厉害。笔者那时在一所重点中学担任语文教研室主任,曾认真地关注了那场争论。当时有两点感觉:一是从“论战”双方的争论中,认识到了语文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二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语文就是很重要的交际工具,其“工具性”无可置疑;语文又不仅有“工具性”,它承载着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活”的精神,它的“人文性”也同样无可置疑的。为什么…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在定义学科性质时表明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取向;在课程理念方面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特点“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在课程目标方面增加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人文教育目标的维度。显然,语文教育的目标、内容、过程和方法等无不蕴涵着宏富的人文精神。关于人文精神,有的论者强调人文精神的普遍性,认为它贯穿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切方面和始终;有的强调其超越性,指出它的实质在于对终极关怀的关注;还有论者把意识形态看作是人文精神的根。笔者认为: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