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谈高职高专教育文科类专业实训教学的改革新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高职高专教育文科类专业的实训教学一直处于一种低迷徘徊的困境,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国家级教学改革示范性专业——民政行政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实践,阐明了高职高专文科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了其实训教学改革的原则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把现代教育的理念与当前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提出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程云蕾 《教育与职业》2005,(35):140-141
在全球化、网络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必须进行新的教学改革,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就是从教学改革面临的困境入手,分析在多元化背景下进行教学改革的新要求,为学校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学校层面推进教学改革,需要在"改什么、怎么改、往哪里改"这三个原点问题上形成正确的共识。它们分别指向改革的对象、改革的组织、改革的方向。教学改革的对象应当指向学校情境当中的突出问题;教学改革的组织应当以建立教师的信念为基础并以制度化为保障;任何有价值的教学改革,都应当符合从传统教学走向现代教学,即从知识中心走向经验中心的总体方向。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要求提高技工教学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改革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数学教学改革也应提上议事日程。本文分析了技工学校数学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数学教学改革的三大原则,详细论述了关于技工学校数学教学改革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新课程改革正不断向纵深发展,中学政治教学改革呈现出良好局面,在纵观这些教学改革成果的同时,我们应当看到部分教师在这一方面存在不平衡性,对课程改革理念把握不够准确,具体推进措施存在偏颇,导致整个中学政治教学改革没有按照既定方向科学发展,陷入了困境。下面笔者主要针对当前中学政治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维 《江苏教育》2011,(12):33-36
学校教学改革成功的内在机制是校长领导的教学改革共同体在较为宽松的教学改革环境中,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步将教学改革的理念转化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而且,严格的教学制度保障了教学模式的实施。这样.教师们形成了教学改革所期待的教学行为,乃至养成了更具有持久性的教学习惯。当前的学校教学改革无法回避考试评价的问题,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考试优秀的教学改革才有生命力。基于学校教学改革的内在逻辑,我们可以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但要实现我国基础教育学校的整体变革.需要实现外部策动与学校内在的教学改革的深度统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文科大学数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阐述了文科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从教学思维、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和考试形式等方面探讨了如何促进文科大学数学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双语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双语教学改革近十年来,重点高校凭借强大的师资队伍、优质的教学资源等建设了很多优秀的双语示范课程,走在了双语教学改革的前列。而普通高校尤其是地方教学型高校在这一轮教学改革中步伐迟缓,明显滞后。在高校双语教学改革不可逆转的背景下,地方教学型高校应积极推进双语教学改革,成为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采用考察和问卷等方式,对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进行分析,通过对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效果的研究,能够有利于对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和认定,能够进一步为完善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可靠依据,能够为今后深入开展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选择性教育理念的提出伴随当前教育深度改革历程的演进而来,并进一步在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中发酵。结合当前小学教育专业改革的实际困难,以及选择性教育理念的未来价值,高校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小学教育专业改革方向,开展并落实基于选择性教育理念的课程改革方案,以生为本,给师以权,优化课程结构、内容、难度,真正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推动教育科学发展,让改革真正有益。  相似文献   

12.
文化变动是教育变革的深层动因。文化变动是引起教育变革的根本性决定力量,是教育在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基础性促进作用,中国未来文化决定中国未来教育。中国未来文化与未来教育的特征应当是"以儒为主,多元融合"的,具有民族性、国际性、现代性、人文性和科学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13.
高考与招生制度改革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制约、促进、导向作用。一定程度上,"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模式成了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制度性障碍,因此,必须改革不合理的高考制度。高考改革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客观分析这种作用有现实意义,即不能把素质教育的推动寄托在高考制度改革一个方面;高考改革引出的是学校评价问题,改革现实的学校评价制度则是推动素质教育实施的一项根本性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市场化改革及其伦理审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市场作为一股驱动力正推动着基础教育改革在市场经济道路上现实前行。但市场化改革与教育的伦理精神是根本相悖的,它不仅消解了基础教育作为公共、公益事业的价值信念和道德追求,还滋生了种种教育腐败与社会不公,导致教育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方向,因此应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15.
高师应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师应确立新型教师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凸显教师专业化理念;构建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产学研结合,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6.
批判性思维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二者互促共进.一方面,批判性思维是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高校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对大学生的主动、全面、继续发展和有效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防止高校课程改革仅停留在表面活跃的浅层次上.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改革推动批判性思维的课程化为批判性思维教育积累丰富...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60年来的教育历程大体是一个改革的过程。其间诸多重大教育改革,均为基于政治—经济需要和逻辑推论而操持的教育改革。建国初年,伴随着新民主主义教育政策的颁布,思想改造运动政治化地整饬了教师的角色;"52调整"既是经济重工业化的迫切需要,也是政治整齐化的重大举措;"85决定"则直接造就了此后20年转移政治—经济义务的"义务教育",并与重点学校制度一道使教育公平问题积重难返。1992改元市场经济以降,教育改革,尤其高等教育改革惟经济主义马首是瞻,走上"扩招""、升级"、"并校"的产业化和大跃进之路。作为政治—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要么沦为政治的工具,要么用于经济的筹码,抑或受二者钳夹,效果堪忧。有必要改革教育改革,走向作为社会—文化的教育改革,并保有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教育改革价值观是人们对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价值的看法与理解,包括了人们对高等教育改革某种价值取向的辩护,是确定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理想与目标的指导性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导性高等教育改革价值观主要是国家主义、经济主义、精英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产生了值得关注的后果。未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应该考虑校本主义、生本主义、大众主义和专业主义的价值路线,使得高等教育改革真正成为大学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促进大学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大部分高校都十分重视教改项目的立项工作,但对项目的过程、结题及推广管理却重视不足。由于教改项目管理流程不规范、过程监控体系不健全、项目评价指标不合理等,教学改革的进程中逐渐凸显绩效不达标、项目无法结题等问题。文章以上海高校为例,围绕高校研究生教改项目的现状,分析目前教改项目存在的问题,并且就高校研究生教改项目的改革创新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0.
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其他领域社会改革一样不断扩展和深化,极大地推进了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教育改革可以划分为四个大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酝酿与教育事业恢复发展时期(1978-1984)、教育改革起步与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时期(1985-1992)、教育改革全面展开与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时期(1993-1998)、教育改革持续深入与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时期(1999-2008)。在此基础上,从教育改革的性质定位、背景认知、路径选择、价值诉求等四个方面对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进行理论分析和概括,可以发现,30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从根本上说还是具有社会性和政治性的,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政策表达;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因不在于教育自身,而在于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提出的客观需要;教育改革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路径;教育改革的价值诉求明显侧重于国家主义和经济主义等。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未来10到15年中国教育改革的社会性质会更加突出、教育改革的背景认知更加全面、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更加多样、教育改革的价值诉求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