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真诰》和《周氏冥通记》是南朝陶弘景整理的两部道教文献。文章对两书中介词"乎"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其使用情况与中古其他文献进行比较,认为其中介词"乎"多属仿古用法。这两部道书的语料性质既具有南朝口语色彩,又存在一些仿古的成分。  相似文献   

2.
《诗经》是先秦时期重要著作,是西周至春秋时期重要的语言材料,所以从汉语语法研究的角度来说,它对研究当时的语法现象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本文以《诗经》全部“及”字用例为基本材料,对其中“及”字的用法作定性定量的考察分析,试图描绘《诗经》中“及”字的使用状况,为研究虚词“及”的用法及变化提供佐证。同时分析“及”在虚化过程,认为“及”语义演变的主要动因和机制是人为认识的主观化和语境制约的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3.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笔记体小说集,它的叙事接近口语,对话中保留的口语成分较多,比较真实的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活的词汇和语法现象。"从"字是古代汉语中用法比较灵活的一个词,由最初的动词词性,演化出名词、形容词、介词等,并且用法较多。运用定量统计和穷尽分析的方法,将《世说新语》中出现的"从"字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作动词、介词、名词、形容词的用法,以及构成的固定词组的用法。  相似文献   

4.
《真诰》是道教上清派重要经典,记载有不少学道求仙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想象丰富,而且具有人物、情节和主题等小说的要素,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体现出神圣与世俗相交织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道教重要经典《真诰》中的诗歌具有游仙诗和玄言诗的双重特征,游仙诗通过描绘神奇美妙的神仙生活来诱导徒众;玄言诗则阐述道教玄言哲理以教导人们如何修道成仙。二者是有机统一的,并且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6.
明代洪楩编印的《清平山堂话本》口语性强,基本能够反映宋元时期的语言面貌,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在本书中,完备地保留了“得”字的各种用法,除出现在人名外中,包括作谓语动词、作助动词、作动态助词、作补语或结构助词构成述补结构以及以语素身份参与构词五种主要用法。根据677条有效语料,对《清平山堂话本》中“得”字的动态助词用法和构成述补结构用法进行详细描写,梳理“得”字的语法化过程,并归纳得出影响其语法化的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7.
“于”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介词用法。从甲骨文的时代到先秦,汉语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一步。通过对《论语》、《史记》、《世说新语》三部著作中“于/於”的再考察,理清“于/於”从先秦到魏晋的发展演变,在前贤已有的研究成果上。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调查《论语》中使用的“之”字情况,从专书考察的角度分析“之”在《论语》中的使用情况,试图更好梳理“之”字的语法功用。  相似文献   

9.
《诗经》介词“在”继承和发展了西周金文介词“在”的用法。它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和时间等。它既可位于谓语中心语前,又可位于谓语中心语后。其宾语常常前置,不可省略。  相似文献   

10.
《荀子》中的"夫"有名词、代词、助词、语气词四种用法,这几种用法一定程度体现了"夫"的语法化过程。根据"夫"在《荀子》中的分布情况可以试分析它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从《孟子》看“夫”的语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中的"夫"有以下几种用法:1.名词;2.称代;3.单纯指示;4.指示兼句首语助词;5.句首语助词;6.连接。这几种用法形成了一条由实到虚的语法化的链条。根据"夫"在《孟子》中的共时分布情况可以分析它的历时演变过程和原因。  相似文献   

12.
胡彩敏 《现代语文》2007,(10):38-40
语法学界对介词"从"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相当多,并且成果丰硕.鉴于介词"从"以及"从"字结构在现代汉语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与"从"相关的介词框架在汉语语法中更是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为了更好地研究与介词"从"相关的问题,本文着重对介词"从"以及"从"字结构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细致地梳理.  相似文献   

13.
从《国语》看战国初期“以”的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语》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在上古阶段的某些特征,在语言研究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笔对《国语》中“以”的用法进行了究尽式的量化统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以”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并总结出辨识动词、介词、连词“以”的几种方法,为研究“以”的发展演变提供点儿原始语料。  相似文献   

14.
《真诰》作为上清经典,可作为上清派发展过程的原始记录。同时因其大量运用颜色词汇、比喻贴切、以组诗形式探讨问题又具有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历来颇有争议的“者”的词类归属问题,采用穷尽式,专书专题的方法分析《论语》中的“者”字,以期能够准确反映出上古汉语“者”的用法及特点。论文列举了目前学者对“者”的词类划定的不同观点,并对“者”的词性重新进行归类。我们认为古代汉语中“者”应属于辅助性代词、结构助词、语气词,并在此基础上对“者”字结构的语法功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介词“沿”用于介引某动作行为经历的路径,源于其动词义“顺流而下”。在确定介词的判定方式及标准的基础上,利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在历时考察中研究“沿”各时期的语义状态与句法功用,厘清“沿”的语法化过程。同时,从句法位置、语义泛化以及认知因素三方面探寻“沿”语法化的动因。  相似文献   

17.
“为”字被动式产生于战国晚期,表被动的介词“为”由“成为”义的动词“为”语法化而来。在述宾结构“为NN”“为N”结构中,N为名动兼类词,上古汉语名动兼类词的分化使“为NN”“为N”中的N演变为动词,促使“为”由动词语法化为表被动的介词,“为NN”“为N”则由述宾结构演变为“为NV”“为V”被动式。  相似文献   

18.
《国语》这部著作中使用了大量的介词"以"字,也出现了大量由介词"以"构成的"以"字结构。通过对"以"字结构的考察,对"以"字结构的用法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对”的形义来源,学术界尚有不同看法。《世说新语》中“对”字共出现59次,所处的 语言环境大致有5种情况:对 曰;对 N 曰;对 N V;F(能) 对;其他语境。“对”用做动词、 名词,还用做介词,用法具有典型性。据我们考察,先秦典籍中的“对”不用做介词。介词“对”萌芽 于西汉,产生于东汉,成熟于南北朝。  相似文献   

20.
"从"字起初作为动词产生,后来演变为介词,而"从"字的介词用法,在漫长的汉语发展史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本文尝试对介词"从"用法的历史演变做些浅显的探讨,主要对比"从"的上古、中古汉语用法和近代汉语用法。本文参考语料,上古、中古汉语是各时期文献,近代汉语以《红楼梦》为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