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形象是国际舆论和国内民众对特定国家的物质基础、国家政策、民族精神、国家行为、国务活动及其成果的总体评价和认定。这种评价和认定,来源于主权国家的客观实在,是国家实在的主观反映。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物质要素、精神要素和制度要素三个方面。它通过国际新闻流动,主要是国际新闻媒介的新闻和言论报道来呈现。国家形象有三个主要特点,即系统性和多维性,动态性和相对稳定性以及对内对外的差异性。只有全面把握这些特点,理清国家形象的形成机制,才能塑造出理想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2.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随着中国硬实力的飞速提升,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已成为中国国际声望和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同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重要媒介在国家形象传播和塑造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提升。本文从国家形象的定位与传播、网络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网络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家形象塑造、国家形象传播、国家形象提升成了很热门的话题,而承担这方面工作的研究者,大都在新闻传播学界。也因为这个问题的起因之一似乎是西方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常常被中国方面认为是有意无意地扭曲了中国的国家形象,所以新闻媒体,特别是中国的新闻媒体,往往被认为对树立中国积极的国际形象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形象已经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方面。文章以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为写作对象,首先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介绍了我国当前国家形象传播现状,接着分析了我国国家形象传播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公信力问题等等;最后分析了我国国家形象传播对策,从政府建设、政府发言人制度完善、加强媒体建设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李晶 《东南传播》2021,(11):97-100
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可细分为三个方面:国家形象的构建、国家形象的传播、国家形象的评估.全面把握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需要从多维度来认知.具体来说就是国家形象和一个国家的政府、企业、文化、国民和舆论都密不可分.意大利的中国国家形象也是可以从以上维度来认知,没有来过中国的意大利人从文化维度和舆论维度来构建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在中国生活过的意大利人在互动接触中构建其中国国家形象.通过两类国家形象对比,互动接触能够构建出更加真实的一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7,(5):45-51
国家形象的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从互动论、认知论的视角关照国家形象的形塑,认为国家形象存在"自我认知形象"、"他者认知形象"、"自我期待形象"和"他者期待形象"这四个向度上的互动关系,并将这四个向度置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中加以考察,发现国家形象并非固定的,而是在认知中不断发生变化,进而会影响国家形象的传播策略。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国家形象互动模型,以期多维度地关照国家形象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和研究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对构建国家形象具有重要价值.俄罗斯联邦自1991年12月独立以来,历经叶利钦、普京、梅德维杰夫三任七届总统,走过了近30年转型与发展历程.俄罗斯国家形象由最初的体制转型,发展到了大国振兴.这与从叶利钦到普京媒介形象由弱转强的变化有直接关系.考察叶...  相似文献   

8.
浅议对外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琳 《中国广播》2009,(6):67-70
国家形象是某一国家外部公众对该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地理等方面状况的认识与评价,它直接并有力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外交与商业活动。文化代表着国家身份和民族形象,是软实力的主要载体和具体体现。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文化影响力。对外文化传播是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力量和主要途径。我国应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开展对外文化传播,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
大众媒介在对一个国家进行报道的时候,经过不断的积累逐渐形成了该国家在媒介上的表现形象——国家的媒介形象。国家的媒介形象是别国民众认识、评价一个国家的主要的信息来源和参考依据。因此,在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媒介形象居于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国家形象刍议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试图利用系统科学方法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对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国家、形象和国家形象的概念进行初步界定 ,对形象和国家形象的形成过程进行初步分析。从上述角度分析 ,国家是一个大的系统 ,这个系统处于国际社会大系统中 ;其形象的形成过程类似于单纯的物质的形成过程 ,但是国际社会的复杂性造就了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国家形象其实是一种映像的输出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4,(16):34-38
国家形象的研究一直是政治传播、国际传播和国际公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形象理论与媒介化社会中的影像出发,从现实主义、建构主义与社会心理认知的角度梳理了国家形象研究的理论流派和认知维度,并对中外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所呈现的国家形象进行分析,力求对国家形象的认知及其理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基于话语权力理论的中国国家形象广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卉 《当代传播》2011,(5):85-87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权力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国家形象广告通过对“国家品牌”的塑造,对外可以对他国政府的制度、政策、心理、行为及其国民心态产生影响,从而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国家形象广告话语受投放媒体、区域、时机等要素制约,体现了意识形态领域中,国家政治话语权力与经济话语权力的争夺.国家形象广告发展需符...  相似文献   

13.
国家形象被认为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在构建国家形象、提升国家整体的美誉度方面更注重讲好“中国故事”,而对“中国观点”的表达重视不够.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当前我国媒体新闻评论在国家形象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强化主体意识、善于把握契机、坚持原则立场、讲究方式方法等方面努力改进.  相似文献   

14.
作为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工具,国家形象宣传片成为一国向世界展示本国形象的重要载体,受到各国的重视.本文以我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发展脉络为主线,梳理总结了国家形象宣传片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互联网信息时代网络传播对国家形象构建的重要性,以及网络公众参与对国家形象宣传片影响力的渗透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影像制作为基础的国家形象宣传片是推广和介绍一个国家形象最为直接和直观的途径.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传播要受到来自文化及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要提高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传播效果,减少误读,则需要结合跨文化传播的规律,在宣传片的视角、叙事结构、布局安排、内容选材等各方面都需要按照“民族化的内容,国际化的叙事”来把握.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国家形象”、“中国国家形象”以及与此有关的概念“传统形象”、“结构性国家形象”、“自塑”、“他塑”等概念进行了阐释。其中“传统形象”、“结构性国家形象”、“自塑”、“他塑”等概念是作者为了更清楚地理解和塑造中国形象而独创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汤晓山 《传媒》2017,(23):81-84
在读图时代,视觉元素已成为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构既能够承载优秀国家形象信息又具有艺术审美性的视觉元素,是国家形象传播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视觉元素在中国国家形象传播过程中的运用状况入手,指出了国家形象视觉元素建构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国家形象在东盟国家的传播,认为国家形象视觉元素的建构应从视觉信息的选择、受众文化接受经验、视觉审美特征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以2008年北京奥运宣传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方 《当代传播》2006,(5):84-85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最大无形资产。而文化是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支撑因素。笔者认为,建构我国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传播中国文化,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疑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平台。所以,本文以奥运宣传为例,从传播学的角度,阐述了以传播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来建构我国国家形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李南 《新闻知识》2013,(3):29-30
国家媒介形象是媒介在进行信息传播过程中对实际形象的重构,这种重构的结果直接作用于受众,从而使受众对这一国家的认识产生偏差。长久以来,西方媒体在对我国国家媒介形象的构建上往往有失偏颇。本文从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分析了左右西方媒体构建中国的国家媒介形象的客观因素,并提出了一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朱佳奕 《新闻世界》2014,(2):181-182
国家形象塑造是中国对外宣传的重要目标,利用媒体构建国家形象已经成为当今公共外交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也对国家形象的塑造造成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和中国一衣带水的东南亚邻邦,大体相同的文化背景更决定了传媒在国家形象塑造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