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翔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Z1):105-107,110
通过对某站一起35kV备自投装置拒动故障现象以及设备运行状态的分析,提出了装置拒动的原因,并采取了措施加以防范.指出在备自投装置两回进线处于同一电源时,对侧母线故障引起备自投两回进线同时无压无流,有可能闭锁桥开关合闸,从而造成变电站失去一半负荷.并针对该备自投装置逻辑上的缺陷进行了改进,保证了地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开放式借阅中主要制约图书流通的“隐性拒借”成因的分析,指出了其造成的危害,探讨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高压电器及低压电器设备常见的故障现象及维修方法.包括电磁操作机构拒合,电磁操作机构拒分,电磁操作机构合后即分,液压操动机构油泵建压时间长,低压开关的故障排除及高压开关常见故障等.  相似文献   

4.
电力线路电流方向保护在110KV以下电网中应用很广。该保护装置在设备新投入运行时误动、拒动的事故较多.其中以功率方向元的接线错误为多。本文就新疆北屯电网发生的几起线路方向电流保护误动、拒动事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啤酒厂市电进线保护装置现场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失压继电器拒动的情况,通过试验,找出故障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闭架书库图书拒借的原因,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图书借阅过程中普遍存在拒借现象,产生拒借有多种因素。本文通过对产生拒借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改进拒借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课堂"动"、"静"的梳理与分析,明确在音乐教育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等内在的"动"态才是十分关键和至关重要的."内外兼静"、"内静外动"的教学状态应予以扬弃;而"内外兼动"和"内动外静"的课堂教学状态与境界则是应予以提倡和肯定.  相似文献   

9.
电力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能源,电力贯通线及配电所是供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几年来在金温铁路配电所的运行实践,对配电所贯通开关柜日常发生的典型故障,如:手动合闸拒动、重合闸拒动、并网失败等现象进行总结、原理分析,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生静脉采血遭拒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方法自制调查表对33名护生85例次遭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护生静脉采血遭拒原因与护生自身素质有关的占66%,与患者有关的占34%。结论护生只有提高专业技能、完善职业素养、加强护患沟通才能避免实践操作遭拒。  相似文献   

11.
特困生是当今高校中与众不同的群体,是整个社会教育机构和高校有关部门学生工作的重点对象.从对贫困生的现状分析入手,剖析他们在高校的心理状态.在探究特困生成因的同时,针对其实际情况,提出了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职业道德建设中思想道德滑坡原因,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职业道德建设上应采取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回顾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潜力,提出了我国旅游业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CT19型弹簧操动机构拒动的原因与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变电设备的检修制度中,其主要是以时间作为基础,所采取的统计方式仍旧以人工为主,缺乏对设备综合分析,其检修往往达不到质量.基于这些问题,下面文章就在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状态监控方式的保护临检制度,基于设备状态的监控,按照监控与分析诊断所得到的结果,对检修时间以及具体检修方式进行科学安排,详细阐述电气二次设备状态检修.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了产业组织理论的相关知识对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做了统计分析,并分析了并购对这一行业的影响以及我国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了变电设备的寿命周期和状态检修费用组成,给出了变电设备实施状态检修优化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费用经济性分析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素质结构以及不同层次生源的复杂性特征,提出了针对这些特点和问题在教育管理和教学方法方面应采取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隐性拒借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控制隐性拒措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课堂“动”、“静”的梳理与分析,明确在音乐教育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等内在的“动”态才是十分关键和至关重要的。“内外兼静”、“内静外动”的教学状态应予以扬弃;“而内外兼动”和“内动外静”的课堂教学状态与境界则是应予以提倡和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