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德州学院体育系及高水平运动员共计100人,进行了运动损伤的调查及病因分析。结果显示:运动损伤主要为踝关节扭伤,股后肌群拉伤,膑骨劳损,腰背肌损伤等。发生的主要原因有:训练组织不合理,身体机能欠佳,训练水平不够,心理状态不良等。建议运动损伤应从运动训练、组织管理、心理教育等角度进行防治并举,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解剖学的角度分析高校羽毛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原因。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结果:高校羽毛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原因是运动量过大、局部负担过重、缺乏运动损伤知识、生理及心理水平欠佳、训练水平不足。结论:提高运动损伤意识、提倡科学练习,避免损伤带来的危害性,加强力量训练和医务监督能有效避免肩袖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我院散打班的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我校散打班学生运动损伤符合一般运动损伤的规律;急性损伤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多见;骨折、脱位和严重的颅脑损伤少见。受伤部位以足趾、小腿、膝关节的搓碰伤为主。受伤的原因是技术缺点和组织不当、实战训练、准备活动不足等。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加强身体素质的全面训练,对易伤部位进行针对性训练,科学地安排与组织教学和训练,并进行安全教育,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医务监督,防止过度训练等措施。此研究旨在为我院散打课中的科学训练和预防损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学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由于运动训练安排、运动训练水平、运动项目与技术动作、运动环境和运动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运动损伤。运动损伤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它使运动员不能参加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妨碍运动成绩的提高、缩短运动寿命,严重者还可以引起残疾。因此,中学体育教师要充分地重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体操运动损伤原因及其预防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体操运动的特点和体操运动损伤的规律出发,体操教学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有学生本身的因素、总体运动方面的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其预防措施有建立防伤意识、加强素质练习、培养良好习惯、重视心理训练等.  相似文献   

6.
高山滑雪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经常发生运动损伤,常见部位为胫骨前肌、膝关节和腰部等部位.运动包扎是为了加强这些部位的力量或通过固定限制其活动范围,避免训练和比赛的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7.
杨靖 《华章》2013,(1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0名幼儿师范专业女大学生舞蹈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运动损伤在幼师女大学生进行舞蹈训练时较为常见;舞蹈运动损伤类型多为肌肉韧带拉伤、关节囊撕裂等软组织损伤,新伤比例比较大,陈旧性损伤发生较少;下肢和腰部是幼师女大学生舞蹈运动损伤的主要部位;动作技术不熟练、练习时精力不集中、准备活动不足等是舞蹈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陕西省部分体育高考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运动损伤情况、运动损伤的原因、运动损伤的特点和运动损伤的因素等进行研究,以期对体育高考生的训练及预防运动损伤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田径运动是竞技体育中的一个基础运动.随着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田径运动的竞技水平的随之快速提高,动作难度越来越高,训练强度越来越大,训练时间越来越长,身体负荷也就越来越重,导致田径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运动损伤已成为田径运动员日常训练及比赛中常见的现象,同时也引起了运动员和教练员们的高度重视.运动损伤对运动员的身体、心理以及生活等方面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体育系新生容易发生运动损伤主要是由准备活动不舍理,运动负荷不合理(局部负荷过大),技术动作不规范(训练水平差)等原因造成的。伤后危害程度较大的部位是腰部、膝部、踝部、大腿等部。体育系新生较常见的运动损伤是关节韧带损伤、肌肉损伤、软骨损伤、关节囊损伤。为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对准备活动的认识。教师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运动负荷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云南省高校篮球队的训练给予一定建议,为预防和减少损伤发生,保护运动员身体健康、延长运动寿命提供参考,在各种损伤成因的基础上提出独到的对策。方法: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结果:导致云南高校篮球队男性运动员损伤的因素主要是准备活动不合理、负荷不合理、带伤训练或比赛、身体冲撞、技术动作不过关、身体素质欠佳、机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自我保护意识差、医务监督不到位、场地设施不规格、营养不到位、运动装备差等。结论: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科学合理训练,强调技术动作练习;合理膳食,营养到位,休息充足;加强完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淮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篮球专项班60名篮球运动员一年内的损伤次数、导致损伤的因素、发生损伤的部位、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等进行调查分析。结论:①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生率高。前锋、中锋比后卫损伤发生率高,其中前锋最容易发生损伤。②篮球运动员损伤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男性易损伤部位集中在腰背部、踝部、膝部、肩部,而女性易损伤的部位集中在踝部、肩部、膝部、腰背部。③导致篮球运动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是旧伤病未痊愈、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过度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带伤训练比赛、技术应用不熟练等。④比赛后疲劳的消除、身体素质的全面训练、专项耐力训练、科学组织体育教学等应成为今后篮球教学和训练中预防措施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110名二级以上羽毛球运动员进行腰部损伤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腰病损伤发病率高达39.1%,分析不同级别运动员腰损伤的特点,发现羽毛球运动员专项化训练过早是腰损伤发生的训练体制因素。羽毛球运动发展特点引起羽毛球运动员某些腰病特点发生变化,而疲劳引起的身体机能不良、技术动作不规范及医务监督的不足是引起羽毛球运动员腰损伤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福建省三明学院体育学院网球专修学生81人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网球运动损伤的种类、损伤原因等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结果表明:在参与网球训练学生中,有71.6%存在运动损伤;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以肘、足踝、肩部为主,各占63.3%、53.4%、26.2%。导致网球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负荷太大、网球技术动作错误、场地和运动装备不良。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驻济高校大学生户外运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驻济高校大学生户外运动的态度、活动项目选择、消费投入、活动次数等存在着较多隐患;影响驻济高校大学生户外运动的因素有课程和师资紧缺,场地器材设施差,经济水平和安全保障低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贾磊 《黄山学院学报》2007,9(5):136-139
应用游泳耐受实验、耐缺氧实验及透射电镜研究了小鼠服用EU后骨骼肌超微结构中线粒体的改变及对过度训练造成的线粒体损伤的预防和提高运动能力的关系,结果显示EU能使小鼠游泳耐受力和耐密闭缺氧能力大为提高,使小鼠骨骼肌内线粒体数量增多,体积增大,能明显改善竭力运动后的线粒体破碎和空泡化现象,并且能使线粒体在肌原纤维之间纵行排列,靠近Z线.这些对运动训练中供氧器官线粒体的改变对预防线粒体的损伤和提高运动能力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高职院校80后和70后学生对体育竞赛组织和管理现象对比调查情况出发,对其体育竞赛、体育训练、体育裁判相结合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进行了初步的实验与研究。提出了要指导建立各级竞赛组织委员会,建立各级竞赛制度,提高学生竞赛兴趣,促进竞赛有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五个网球场的业余网球爱好者在运动中产生损伤的部位、原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损伤主要发生在腕、肘、踝、膝等部位.提出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正确掌握动作技术、全面提高身体素质、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等方法作为相应的预防对策,旨在为业余网球爱好者在训练过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