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奚洁 《教育教学论坛》2012,(22):188-189
在课堂教学中单纯地听老师讲课不能充分发动学生的精神力,只有学生能提出问题,才更有利于形成和巩固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鼓励学生多多地去学去问。而如果要使我们的"问题教学"更有质量,教师就要做到合理引问——精确追问——延伸新问,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双结合,使我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程下的每一位科学教师都知道科学课堂是由许多提问串联而成的,课堂提问既是学生思维的向导和路标,又是学习知识、掌握方法的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但如果提问仅仅停留在表面,那么即使看起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质量也是不高的。而运用"追问"教学手段,则会弥补这一不足。课堂"追问"是在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追问",作为一种提问技巧,是为了使学生理解掌握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穷追不舍,  相似文献   

3.
正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问,即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内容"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或完全理解为止。成功的追问,能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暴露真实的思维进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更深入。"是不是"、"对不对"、"行不行"等  相似文献   

4.
"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地问.<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是这样给"追问"下定义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  相似文献   

5.
陈晓浒 《生活教育》2012,(21):75-77
"打破砂锅问到底"这句俗语的意思是"比喻通过反复追问而追究事情的根底。"体现了追问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帮助我们寻求真理的作用。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查问,多次的问。我们教师常常鼓励学生在学习上要有这种精神,其实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灵活有效的运用追问技巧,就能够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6.
所谓“追问”,顾名思义,是指追根究底地问。具体而言,它指的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在动态的品德课堂中,往往会出现答疑、讨论等各种形式的追问契机。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契机进行适时、有效地追问,品德教学就会呈现出理性交锋、心灵碰撞、情感交融的情境,从而将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7.
教学意义上的"追问",是教师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通弄懂,往往在一问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作为引导学生更深入理解文本的手段,体现在"追"上,是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有效深入作疏导,给主体学习过程作控制和指导,直接指向思维的深度和思维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追问",简单地说,就是追根究底地问,即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内容进行多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应该说,一次成功的追问能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暴露真实的思维进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也便于教师把握教学,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追问是紧接前一次提问实施的,有着随机的、临时的外在特征。也有着指向学生思维的过程,要求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个好的追问往往能让我们的课堂魅力四射。因此教师如何把握好这个特性,实现追问的价值,体现教学的有效性,在何时追问、在何处  相似文献   

9.
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提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思维,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然而对于数学课堂中的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仅有一问是不够的,需要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时进行二度或深度的追问,直到学生能领会数学知识,从而有效提高思维品质.一、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意义"有效追问"是教学过程中教授者(教师)为使学习者(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把握学习内容所作的再一次或更多次的提问,是一种为使学习者更好地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问题式教学方法.它可以是建立在教  相似文献   

10.
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地问.《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是这样给"追问"下定义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追问是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它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追问不是一般的对话,而是对知识点进行深刻挖掘,是逼近其本质的探究.数学课堂追问是师生课堂对话的主要形式,它不仅是课堂预设的生成和重新建构,也是课堂效能的关键所在.追问,是教师对学生思维的深层次引导,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适时的、恰到好处的"追问"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保持学生思考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1.
追问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理答行为。它的价值在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展现思维过程、提升教师的课堂智慧。数学课堂中的追问要凸显教师的教学机智,根据不同内容、不同情况找准时机巧妙追问:追问意外,问得"非预设知识生成";追问关联,问得"认知结构拓展";追问内涵,问得"错误认知修正";追问过程,问得"内隐规律外显"。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无论老师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灵动的课堂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也孕含了丰富的生成性。所以课堂追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精妙的教学艺术。追问,作为一种提问技巧,在数学课堂上经常为教师所运用。《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是这样给"追问"下定义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它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组成部分。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对主体学习过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追问”?“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我认为“追问”本身不是目的,只是引导学生更为深入理解文本的手段。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即时的疏导、点拨,适时“追问”可以对主体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努力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巧妙、适时的“追问”无疑是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一、课堂教学中适时的“追问”能…  相似文献   

14.
徐志娅 《学子》2013,(7):60
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有效地实施"追问"策略,从某种角度讲,直接决定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语文课堂教学就好比一座高塔,追问就是进入高塔的梯子。这梯子若能搭好,学生就会更上一层楼,眼界将更宽阔,思维将更活跃。但前提是,教师的追问必须是有效的。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构建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追问",顾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问。《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是这样定义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追问"是有效课堂的催化剂,能让教学走向"对话",走向思维的纵深,走进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6.
<正>"追问",就是追究根本地查问,反复多次的问。对于这一教学策略想必教师都较为熟悉。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和解读知识文本,教师通常会采取追问的教学形式,引领学生在有效"追问"的带领下,生成对文本的独特深刻见解。追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机智,更是一门行为艺术。笔者在此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追问"。一、追问需有"着眼点",寸积铢累追问,是将问题聚集在某一内容,通过一个问题的创设,穷追猛打,找出正确理解的过程。追问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进行延展,从而生成正确理解的过程。不过,  相似文献   

17.
许梅 《广西教育》2013,(33):74-74
我国古代学者刘开曾经说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有效的追问不仅能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更能激发学生向知识的更深、更广处思考。而有效的追问,需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在学生需要疏通和点拨的地方展开追问,以实现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一、基于教学重点追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说明人只有在不断的疑问中,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我们不难发现,课堂上学生提出的大部分问题过于分散、零碎、肤浅,甚至毫无探究价值.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不仅敢问、能问,而且还会问、善问呢?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质疑,要从"关键处"切入  相似文献   

19.
孙洪伟 《云南教育》2015,(Z1):28-29
追问是学生在对某一问题深入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追根究底地继续发问,这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的再次补充和深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追问无疑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指导策略,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智力,提升学生的认知潜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追问是学生学习的有效催化剂,当追问的内容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时候,就可以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法国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过:"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课堂追问是师生课堂对话的主要形式,它不仅是课堂预设的生成和重新建构,也是课堂有效性的关键所在.那么何为"追问"?"追问"是追根究底穷追不舍地问,是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在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直到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它是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进一步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